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晓萍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570-1570
目的 通过家庭护理可以使艾滋病患者从家庭中尽可能得到满意的护理照顾。方法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结果 家庭护理不仅对解决艾滋病患者有帮助,同时也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情感需求,并能给予心理支持。结论 家庭护理作用有助于解决患者病痛同时往往还能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患者潜意识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患者自身潜意识出发对HIV/AIDS患者围绕潜意识的六大功能:本能、记忆、习惯、情绪、能量、想像力方面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改变,及时对患者进行暗示,缓解症状;引导患者内心深处潜藏的美好记忆,帮助其排除莫名的恐惧;注意帮助患者潜意识习惯的形成,以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反应;予患者合理平衡的膳食,加强生活护理,并配合电磁理疗,促使患者自感经历充沛、身心愉悦;予放电影、讲故事、读小说等陶冶患者情操,使其内心得到满足.认为全面了解患者潜意识心理状况,在患者心理产生微妙变化的阶段即采取干预措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争取第一时间提醒医生警惕CMV感染可能,以免贻误治疗时机使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方法对协和医院感染科自2002年8月~2003年8月收治的7例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结果7例患者中有3例因就诊时间太晚,引起眼部不可逆损伤,其中2例单眼仅存光感,另一眼视力下降0.3~0.5;1例单眼仅存光感,另一眼失明;3例患者单眼视力下降0.2~0.5,并控制于当前水平.结论经及时护理观察和治疗,可使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患者避免不可逆的失明.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并发CMV视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争取第一时间提醒医生警惕CMV感染可能 ,以免贻误治疗时机使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方法 对协和医院感染科自 2 0 0 2年 8月~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7例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结果 7例患者中有 3例因就诊时间太晚 ,引起眼部不可逆损伤 ,其中 2例单眼仅存光感 ,另一眼视力下降 0 .3~ 0 .5 ;1例单眼仅存光感 ,另一眼失明 ;3例患者单眼视力下降 0 .2~ 0 .5 ,并控制于当前水平。结论 经及时护理观察和治疗 ,可使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患者避免不可逆的失明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智平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120-120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据了解,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二十几年,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全世界累计已有6000万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仅2002年,全世界已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500万。我国正处于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万之众,其中艾滋病患者8万例。广东省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数量已达到5182例(截止2004年3月底),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华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42-144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无法治愈,由于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为了减少因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不利于机体的影响,我院对30例住院患者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比重。经过3年多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到位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其发展到后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艾滋病的蔓延己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不可治愈性以及人们对艾滋病的不了解,使艾滋病患者除了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并且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使艾滋病病人有自卑和报复社会的行为,从而导致艾滋病特殊性。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提供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其免疫力、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不断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寄希望于未来,树立信心及正确的人生观,能够融入社会,白食其力。方法: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总体预后。结果:通过充分认识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提供适合艾滋病患者的最佳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最佳心理护理能改变患者的不良心态,更好的配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减少疾病蔓延,适应社会,使其身心得到完全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提升眼底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组、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UpToDat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PubMed、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库、BMJ Best Practic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提升眼底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研究,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类型的研究,并进行证据总结。结果纳入8篇文献,包括健康教育、围术期护理、深化细节护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文献。结论应遵循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决策,采用健康教育、深化细节护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等方式,提高眼底病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例晚期艾滋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碧香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8):474-476
中毒性表皮坏死(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一种皮肤粘膜的药物反应。特点是表皮及粘膜广泛地坏死。晚期艾滋病患预后差,皮肤损伤面积大。与2度烧伤相似,有体液丢失、感染、疼痛、发热及新陈代谢过度旺盛等许多并发症。从1988年起,越来越多报道TEN与HIV感染及AIDS有关。原因是频繁使用抗HIV感染或治疗艾滋病(AIDS)药物引起的。博茨瓦纳玛利娜公主医院于2000年9月成功地治愈1例由于反复使用AIDS药物治疗而引起的全身性TEN。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景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使他们改变不良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尤为重要[1-3]. 相似文献
14.
21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住院艾滋病患者进行合理护理,使患者增强信心、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切断传染途径。方法对21例住院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各种症状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落实各项治疗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和护士自身防护。结果2例死亡,其余19例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结论病情观察与心理护理以及针对各种症状的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另外,加强消毒隔离、自身防护和宣教对切断传染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综述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包括恐惧、焦虑,否认,悲观绝望,怨恨、报复,孤独压抑,罪恶感和忏悔,无奈逃避,被歧视,侥幸、依赖等心理问题。认为应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的认识,对艾滋病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艾滋病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2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42-43
艾滋病作为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是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自1985年我国大陆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已经在我国经历了传人期、传播期,目前处于增长期。如何做好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我们科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2005年4月我院首次发现了1例艾滋病患者,继之2006年7月又接诊了1例伴有多发性外伤的艾滋病患者。经我院精心的治疗及护理,2例患者病情稳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艾滋病住院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全方位、个体化护理,可减轻艾滋病患者心理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颜道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0)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艾滋病住院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全方位、个体化护理,可减轻艾滋病患者心理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法治愈。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患者已出现猛增趋势。而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使急诊护士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这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