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预防吻合口瘘及减轻胃、食管反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Ivor-Lewis术16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改良Ivor-Lewis术式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且心肺并发症及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3.
4.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分析改良Ivor-Lewis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Ivor-Lewis术,观察组接受改良Ivor-Lewis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戴鼻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术前及术后7 d炎性因子水平[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戴鼻胃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VC、MMF、MVV均较对照组高(P 0. 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IL-6、hs-CRP较低(P 0. 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接受改良Ivor-Lewis术治疗,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术后恢复,且对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预防吻合口瘘及减轻胃、食管反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Ivor—Lewis术16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改良Ivor—Lewis术式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且心肺并发症及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vor-Lewis食管癌术中营养管顺行置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心胸外科Ivor-Lewis食管癌手术患者68例,将营养管顺行置入的35例作为观察组,空肠造瘘的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置管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肠梗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Ivor-Lewis食管癌手术营养管顺行置入法安全、有效,不影响患者出院后生活,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手术治疗多采用开胸加腹部切口游离胃,创伤较大,并发症多。我院1991~1997年对56例食管癌采用右侧开胸切除食管癌,经食管裂孔游离胃行食管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此术式简易、安全、创伤小,避免了诸多并发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38~70岁,平均52岁。食管中上段癌12例,均行右颈部吻合。中段癌26例、下段18例均行脑内吻合。病变范围3.O~13.scm。右侧胸膜受浸润者12例。全组病例清除淋巴结共223枚。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2方法与结果仰卧位,右侧背部垫高45”,头转向左侧,同时消毒右颈、胸、腹部及…  相似文献   

8.
9.
总结42例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术前进行完善的准备,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准备面积较大的手术间,便于仪器和手术物品摆放;巡回护士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气腹压力.协助医生摆放和转换体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气肿;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注意保持镜头清晰,及时清点使用过的器械.本组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50~330min,平均220min;术中无大出血发生,出血量100~300mL,术后住院日8~14 d.平均9 d.  相似文献   

10.
胃造瘘术对晚期食管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解决晚期食管癌梗阻或穿孔患者的进食与营养问题。方法:对69例晚期食管癌梗阻及9例气管食管瘿患者进行了胃造瘿术。结果:78例患者皆营养改善,体重增加,提高了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胃造瘿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后96例,采用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食管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5.64±2.85)分,患者知情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关怀度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且以上三因素均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得分处于中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家庭关怀度并且适时地告知患者疾病诊断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全腔镜与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45例接受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观察组)和40例接受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1d的(3.4±1.0)分下降到术后3d的(1.9±0.7)分;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1d的(6.5±1.4)分下降到术后3d的(4.2±1.0)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和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治疗胃癌的手术,相比较而言,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小、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较轻,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Ivor Lewis手术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原因。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将125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Ivor Lewis组和左胸手术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Ivor Lewis手术与左胸一切口手术,观察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胃肠减压量及胸腔引流量,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Ivor Lewis手术组患者中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胃肠减压量、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左胸手术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Ivor Lewis手术组患者中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结论:吻合口位置相对较高,胸胃下坠并扭转,食管裂孔太小可能是Ivor Lewis手术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金嵩  于霓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4):37-38,4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行胸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胸外科及普外科医生共同协助,采用超声刀和LigaSure,经胸腔镜后纵隔游离胸段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及腹段食管、胃食管左颈吻合。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患者中转开胸。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无输血。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前准备,掌握手术过程与步骤,调整和准备好胸腔镜及腹腔镜器械,同时备好开胸、腹手术器械等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学习曲线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不同学习曲线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对 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 32例(A组)和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35例(B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总结不同学习曲线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疗效.所有患者按照D2 根治术式,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将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23例,B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33例. A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B组;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 P〈0.05).结论 不同学习曲线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具有明显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胃癌分期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4例胃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结果:腹腔镜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2.9%,术前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4.3%。腹腔镜分期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在14例术前临床分期均未发现腹膜转移的病例中,腹腔镜探查发现有腹膜转移(P1-P3)者4例,腹腔镜对腹膜转移的评估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结论:腹腔镜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一种补充,能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有助于手术决策制定及估计治疗结果与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6月2008年8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12(256~450)min。术中出血量:145(60~250)mL,术中均未输血。平均清扫淋巴结21.1(16~35)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4(36~56)h,下床活动时间56(24-96)h。常规置空肠营养管,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36(24-48)h,进流质时间2.6(2~4)d。术后近期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早期及较早的远端进展期胃癌经腹腔镜辅助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近,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药物导入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食管癌切除合并胃-食管弓上吻合术(简称胃食管吻合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日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n=50),双日入院的为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自术后第1天开始增加中频脉冲药物导入治疗,2次/d,30 min/次,直至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为止;对照组患者给予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试饮水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两组患者胃液日分泌量。结果两组均无围术期病死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试饮水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胃液日分泌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频脉冲药物导入治疗对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分为经口营养组(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空肠造瘘组(2017年11月至2020年6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围术期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食管癌患者190例。其中空肠造瘘组128例、经口营养组62例。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住院时间[11(9, 13)d比14(13, 20)d, P<0.001]更短,术后辅助化疗完成率更高(95.16%比75.00%, P=0.005), 两组手术时间[335(300,374)min比330(310, 370)min, P=0.75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8.13%比35.48%,P=0.748)无显著差异。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1个月[(23.3±3.5)kg/m2比(21.7±3.9)kg/m2, P=0.006]、3个月[(22.6±3.5)kg/m2比(20.6±4.0)kg/m2, P<0.001]体质量指数均增高,术后1个月[(3.9±2.2)%比(10.3±3.5)%, P<0.001]、3个月[(6.5±3.1)%比(15.7±4.8)%, P<0.001]体质量下降率均降低。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生活质量症状量表评分均升高,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急剧降低,术后1个月时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时症状量表评分(术后1个月时疼痛评分除外)均降低,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均<0.05)。  结论  相较于经口营养,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生活质量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