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变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尽管本病有自愈倾向 ,且预后相对较好 ,但仍给患者带来视觉障碍及心理压力 ,为了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缩短病程 ,笔者自1 995年以来 ,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使用中药汤剂内服及血栓通注射剂静脉点滴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病 4 2例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病例 ,男性 39例 ,女性 3例 ;年龄 33~ 4 7岁 ,其中 35~ 4 2岁31例 ;单眼发病 36例 ,双眼 6例 ;病程最短 4d ,最长 2年。复发病例 6例 ,视力…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6岁.初诊日期:2020年12月17日.主诉:左眼视物模糊10 d.现病史:10 d前用眼过度后突发左眼视物模糊,眼前暗影,伴畏光、流泪,于浙江省眼科医院就诊,查双眼视力:左眼0.6,右眼1.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左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其下液体呈无反射信号的液性暗区,水肿高度为592 μ...  相似文献   

3.
尚玲 《光明中医》2009,24(1):81-8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有关,其特征为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  相似文献   

4.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目前认为是黄斑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通透性失常而导致渗漏,引起黄斑水肿渗出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物有色等症状,本病属中医学之"视瞻昏渺"、"视直如曲"、"视瞻有色"等范畴。对此,  相似文献   

5.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全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眼底病 ,虽然大部分人视力预后好 ,但一些病人易复发 ,形成永久性视力损害。一般认为本病常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 ,如妊娠、器官移植等。为了进一步了解与本病有关的全身因素 ,以便更有效地防治本病 ,对我院近 5年内 1 1 0例本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对照组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 1 0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 81例 ,女 2 9例 ;年龄 2 0~ 6 0岁 ,左眼患病 4 8例 ,右眼患病 54例 ,双眼患病 8例 ;规律服用过镇静、催眠、抗焦虑药者为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病例 ,全身用过皮…  相似文献   

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48岁 ,因左眼前黑影 2 0余天来我院就诊。 2 0天前曾就诊于其他医院 ,B超提示 :①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②左眼黄斑裂孔 ?经治疗效果不佳 ,特来我院进行治疗。检查 :视力右眼 :0 5 ,左眼 :眼前手动。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 ,屈光间质清晰。散瞳后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 :左眼底 :视盘颜色正常 ,边界清楚 ,血管走行未见明显异常 ,黄斑区水肿 ,隆起约 3D ,中心反射不清 (图 1 )。右眼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见左眼黄斑区水肿 ,颞上方距黄斑中心凹约 2PD有一渗漏点 ,渗出较明显(图 2、图 3 ) ,后期荧光扩散增强 (图 4箭…  相似文献   

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红 《河北中医》2001,23(3):237-23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 -retinopathy)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屏障功能失常 ,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1 ] 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 ,属中医视瞻昏渺范畴。患者大多为 2 0~ 5 0岁的青壮年男性 ,多单眼发病。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本病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为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虽有自限性 ,但有视力障碍重、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 ,目前西药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1995~ 1999年 ,眼科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进展 ,现就有关临床报道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勇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51-45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 ,是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RPE)浅脱离 [1]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 ,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多为单眼发病 ,为自限性疾病 ,但病程常达数月 ,易反复发作 ,影响视力 ,一般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范畴 [2 ]。近年来随着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比较清楚。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发生障碍 ,致脉络膜毛细血管渗出的血浆通过受损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下 ,液体积聚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之间 ,从而形成后极部视网膜盘状脱离是本病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李翔  谢钊  李娟 《四川中医》2010,(5):45-47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可供临床治疗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方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荣  王玉香  王景洪 《河南中医》2009,29(3):225-226
《伤寒论》方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尊为经方。其常见配伍用药规律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阳对立、寒热并用、舍性取用、反佐、药对、相畏相杀等,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伤寒论》治疗呕吐的遣方用药特点,为学习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治疗呕吐的方剂,对"呕吐"关键词的出现频数,治呕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寒论》中含"呕吐"相关字词的条文达87条,治呕方剂共31首,药味精简,最多不超过10味,除去瓜蒂散及重复的药物后,一共运用了45种药物。结论:《伤寒论》治呕善用辛甘温热之品,从脾胃论治为主,八法之中尤重和法。  相似文献   

14.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11,31(10):1085-1087
真武汤的主要功能是温阳化水,而阳虚水泛之为灾者,可谓泛滥无涯,遍及周身诸经诸脏,其或心下悸,或头目眩,或腹中痛,或咳喘,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遍身烂肿如泥,或身体动不能自持,或四肢沉重疼痛,其症虽不同,然病因病机一也,皆因阳虚水气内乱为患,故用而取效。  相似文献   

15.
张玉英 《河南中医》2013,33(5):633-635
《伤寒论》以六经将外感病进行分类,以阴阳归纳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又以六经所属的脏腑经络与八纲有机结合,将六经病发展演变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病情归纳为六经病中各个证候,使之反映各经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视主症、证候的轻重程度及证候与治疗、病程的关系等.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后世临床辨治有深远影响.论治应以证立法,汤证对应,以法处方用药,体现辨病与辨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11,31(2):105-107
浮脉是太阳表讧之主脉,一般主表证。但在《伤寒论》里却不尽然,浮脉还可主阳、主温热,主水热互结之蓄水证,主结胸病、脏结病,主少阳病,主病在上焦,主痞证等,只有做到脉证合参,才能准确辨证,使投方用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赵娟  周春祥 《河南中医》2011,31(3):209-210
<伤寒论>中共有药物91味,经过加工的有50多味,占总药物的半数以上;炮制方法多达20余种,有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炮制方法.净制包括去皮、去心、去翅足、去皮尖、去皮心等;切制有切、擘、破、碎、捣、杵等;水制有水渍、酒洗、汤洗等;火制有熬等;其他炮制方法有食蜜、猪肤、发酵、制霜等.炮制的目的为:利于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伤寒论》有关“食”的论述,从“辨能食与不能食”、“辨欲食与不欲食”、“辨进食后反应”、“辨食物在体内的停留”4个方面概括了仲景对“食”的辨证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11,(2):107-107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写了一篇著名的医论《用药如用兵论》,他在文中说:圣人用来全保全人民生命的方法,是把谷物作为养料,用果品作为补助的食品,用畜类作为滋补的食物,用蔬菜作为补充食品,而药物则用它来治病。因此,即使是甘草、人参,滥用也会招致祸害,都是有毒药物一类的东西。喜好服食丹药的古人,必然会生大病,  相似文献   

20.
侯晓燕  黄金玲 《河南中医》2011,31(12):1340-1341
仲景临证使用下法时既非"下不厌迟",又非盲目早下,而是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若表证未解,即使有可下之征,也不可单纯使用下法,否则易使病邪深陷于里,导致病情恶化,而应先解表后攻下或表里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