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LAK/IL-2肝动脉灌注与栓塞化符合用及单纯栓塞化行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即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NF及自身LAK细胞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3升高,CD4/CD8比值下降;sIL-2R及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LAK/IL-2肝动脉灌注即过继免疫与栓塞化疗合用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升高(P<0.01),CD3下降(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1)sIL-2R水平下降(P<0.01),TNF水平亦下降,自身LAK细胞活性增强(P<0.01);单纯栓塞化疗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1993年3月~1995年12月,20例无手术切除指征的肝癌患者接受rIL-2/LAK过继免疫治疗,其中6例(30%)获部分缓解。16例肝癌患者于治疗前后行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显示:1)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T细胞亚群及NK活性是明显抑制状态(P<0.001);2)患者经过过继免疫治疗后,T细胞工群及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上述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病人是明显免疫抑制状态,采用rIL-2/LAK区域过继免疫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脐血CD3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制备CD3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探讨肿瘤生物治疗近期疗效的免疫指标.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IL-2和IL-2 CD3Ab诱导LAK和CD3AK细胞,并测其扩增数量和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测定肿瘤患者用CD3A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NK杀伤活性.结果:脐血LAK细胞和脐血CD3AK细胞均于培养后11天时扩增倍数最高,分别是培养前的18倍、24倍,对K562的杀伤活性分别是培养前的2.6倍和3.2倍;肿瘤患者输注CD3AK细胞一疗程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有明显升高:总T升高66.0%,Th升高68.0%,Ts升高58.0%;其PBMC的NK杀伤活性由63.0%升高到81.0%,平均升高28.0%.结论:1)脐血单个核细胞是LAK细胞和CD3AK细胞良好的前体细胞.2)LAK和CD3AK细胞的数量和杀伤能力在培养的11天时达高峰,而且CD3AK细胞数量和杀伤活性明显优于LAK细胞.3)CD3AK细胞输注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和PBMC的NK活性.4)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和PBMC的NK活性测定可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近期疗效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制备CD3 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探讨肿瘤生物治疗近期疗效的免疫指标。方法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 ,分别用IL 2和IL 2 +CD3 Ab诱导LAK和CD3AK细胞 ,并测其扩增数量和对K5 6 2细胞的杀伤活性 ;测定肿瘤患者用CD3 A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NK杀伤活性。结果 脐血LAK细胞和脐血CD3 AK细胞均于培养后第 11天时扩增倍数最高 ,分别是培养前的 18倍、2 4倍 ,对K5 6 2的杀伤活性分别是培养前的 2 .6倍和 3.2倍 ;肿瘤患者输注CD3 AK细胞一疗程后 ,其PBMC的NK杀伤活性由 6 2 %升高到 82 % ,平均升高 32 %。结论  (1)脐血单个核细胞是LAK细胞和CD3 AK细胞良好的前体细胞。 (2 )LAK和CD3 AK细胞的数量和杀伤能力在培养的第 11天时达高峰 ,而且CD3 AK细胞数量和杀伤活性明显优于LAK细胞。 (3)CD3 AK细胞输注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PBMC的NK活性。 (4 )肿瘤病人PBMC的NK活性测定可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近期疗效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回输自体PHA-LAK细胞对恶性实体瘤患者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入组204例实体瘤患者.并以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采集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PHA—LAK蜘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表型.MTT法榆测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实体瘤患者较正常人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细咆、CD、3^ /CD8^ 细胞、B细胞、NK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下降。扩增的PHA-LAK是以激活的淋巴细咆亚群CD.^ /CD8^ 细胞、CD3^ /CD56^ 细胞、CD4^ /CD2^ 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群体,其数量及杀伤活性明显增加,激话淋巴细胞标记性抗原分子表达亦增加:PHA-LAK细胞回输冶疗后.患者外周血上述激活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加.淋巴细胞系伤活性增强。结论:实体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低下.PHA-LAK细胞过继性免痉治疗使患者体时激活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加.杀伤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P法及LDH释放法,对57例大肠癌患者和33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癌患者CD4^ 细胞值、CD4^ /CD8^ 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 细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随临床分期的增高更加显著(P<0.05);化疗后CD4^ 细胞值、CD4^+/CD8^ 比值的下降和NK细胞活性的降低及CD8^+细胞值的增高更为突出(P<0.01);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及NK细胞活性下降,CD8^+细胞值再回升。结论 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并随病情进展及肿瘤转移而加重,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时辅以免疫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经rIL2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的体外抗瘤活性。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刺激5d再经rIL2诱导12d;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d;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结果 rIL2对两种效应细胞诱导作用基本平行;rIL2CL第12d达到峰值,二周后仍保持相当强度;rIL2CL对人骨肉瘤细胞(OS细胞系)杀伤活性明显强于LAK细胞。 结论 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冯正权  张祺箐  王莉 《中国肿瘤》2014,23(5):417-42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f方法]21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和中药联合化疗组,对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94例化疗后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1);化疗后CD8+细胞比例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联合化疗组125例化疗后患者CD4+、CD4+/CD8+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1),CD8+细胞比例显著性降低(P〈0.01),化疗后CD3+、NK细胞比例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化疗组相比,中药联合化疗组化疗后CD8+比例降低和CD4+/CD8+比例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单纯化疗与中药联合化疗均能改善免疫功能,且中药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且治疗有效的DLBCL患者47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第2个周期、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经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较化疗前与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差异,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进行比较。结果 DLBCL患者组化疗前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70.04±8.87)%、(42.79±6.06)%、(1.68±0.59)%、(14.40±6.02)%]较健康对照组[(63.89±6.67)%、(32.72±5.77)%、(0.85±0.25)%、(9.95±5.24)%]低(P<0.05),而CD+8细胞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27.21±6.54)%比(39.92±7.11)%](P<0.05)。DLBCL患者组化疗第4个周期外周血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与化疗第2个周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组患者化疗第4个周期CD+3、CD+4、CD+8、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治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