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17只眼)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有复视主诉,其中13例患者单侧上睑下垂,17例瞳孔均未受累。15例患者治愈,治愈时间约为2~4周。2例好转,1例复发。结论该病为急性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及中西医综合治疗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以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但临床上以眼痛及同侧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也并不少见,少数病例有瞳孔受累。经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全部患者在8~12周内治愈。随访观察6~48个月。结论糖尿病是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较常见病因,诊断正确、及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57例(57只眼)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和眼肌学检查,以内科检查及实验室血生化检查确诊糖尿病;部分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 5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占53%为30只眼,外展神经麻痹占24%为14只眼,滑车神经麻痹占16%为9只眼。复合颅神经(Ⅲ,Ⅳ)麻痹占7%为4只眼。动眼神经麻痹中7例为伴随上睑下垂和瞳孔变化的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夏群  关航  崔宝华  龙力  潘永萍 《眼科》1998,7(3):134-136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常规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内科行全身检查及实验室血生化检查以确诊糖尿病;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39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单眼患病;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21例23只眼,以后依次为外展神经12例,滑车神经和复合神经麻痹各3例。动眼神经麻痹中5例为伴随上睑下垂和瞳孔变化的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近半数患者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重视,达到及早治疗。方法 对24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缺乏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均为单眼受累,动眼神经眼外肌麻痹16例,合并跟内肌麻痹8例,其中不完全动跟神经麻痹16例(66.7%),完全性麻痹8例(33.3%),24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均完全恢复。结论 1.本病突然发病,其发病机制与微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有关,多为单侧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2.眼科医师要重视病因检查,及时诊治,有利于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2 4例 (2 4只眼 ) ,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  2 4例均匀单眼发病 ,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见 13例 (13只眼 ) ,其次为外展神经 9只眼 ,滑车神经 1只眼。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 ,其发病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至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复视症状为主症的眼肌麻痹患者80例,根据病史、详细的查体和眼部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80例病例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动眼神经麻痹16例,外展神经麻痹6例,合并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18例,颅内动脉瘤者10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2例,躯体形式障碍1例,颅内肿瘤2例,多发性硬化1例,神经梅毒1例,脑干脑炎1例。结论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复视的神经眼科体征,其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为最主要病因,脑血管病、动脉瘤眼肌麻痹、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重要原因,其他还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躯体形式障碍、颅内占位等。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明确诊断,以达到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眼外肌麻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病因及特点。方法对113例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病史、临床检查分析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结果眼外肌麻痹的发病部位以核性及核下性眼球运动障碍为主,占83.19%。发病原因以血管性疾病为主,占49.56%。受累部位以动眼神经麻痹占首位为36.28%外展神经麻痹次之,占30.09%。单条眼外肌麻痹较多条肌肉麻痹多见,其中以内直肌受累居多。结论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人眼外肌麻痹多见,其中以内直肌受累居多。结论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人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以血管性疾病多见,以核及核下性损害为主,动眼神经麻痹占首位。必须及早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关治疗,以免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5例(25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分析.结果 25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15例,其次外展神经麻痹6例,滑车神经麻痹3例,复合神经(Ⅲ+Ⅳ)麻痹1例.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眼肌麻痹,糖尿病性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报告9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均确诊为糖尿病,无其他任何诱因,突然发生眼肌麻痹,已经除外其他原因。其中动眼神经受累6例(8眼),动眼神经与外展神经均受累2例(3眼),仅外展神经受累1例(1眼)。全部病例确诊后均经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同时给予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剂、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治疗,症状于3周~5个月内消失。表明病变为可逆性。还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外展神经麻痹住院患者47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10/2007-10诊断为外展神经麻痹的47例住院患者。结果: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有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非特异性炎症(17%),虽然经一系列的检查(如:CT、DSA、MRI、颈内血管超声,糖耐量筛查、鼻咽部活检、腰穿等)仍有17%的患者不能明确致病原因。外展神经麻痹患者除糖尿病性麻痹、良性高颅压综合征外一般预后不佳,有9%的患者虽然经过多种治疗方案(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或血脂等),病情仍然没有改变,85%患者经过一定周期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是治愈率仅6%。结论: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且复杂。单纯的外展神经麻痹并无定位诊断价值。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大脑后交通动脉瘤与动眼神经麻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峙敏  张俊庭 《眼科》1998,7(1):39-40
报告102例大脑后交通动脉瘤,其中伴有动眼神经麻痹者61例,18.6%的动眼神经麻痹作为后交通动脉瘤的首发体征症状出现于动脉瘤破裂之前,作者强调于原因不明的动眼神经麻痹应高度怀疑交通动脉瘤所致,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脑干肿瘤患者眼部临床表现特点,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93至2007年间诊断为脑干肿瘤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磁共振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胶质瘤患者51例,占89.5%(51/57),海绵状血管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各1例.胶质瘤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4例,首发年龄5-55岁,中位数年龄为23岁,发病高峰见于10-35岁.脑干肿瘤患者常见眼部临床表现包括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震、双侧瞳孔不等大和面瘫等,其中以复视为首发表现者占12.3%(7/57).各神经眼科体征总发生率分别为:动眼神经麻痹17.5%(10/57),滑车神经麻痹1.8%(1/57),三叉神经麻痹5.3%(3/57),外展神经麻痹35.1%(20/57),面神经麻痹14.0%(8/57),视乳头水肿19.3%(11/57),眼球震颤21.1%(12/57),双侧瞳孔不等大10.5%(6/57).结论 脑干肿瘤患者常有眼部异常表现,核性眼肌麻痹、眼震等神经眼科体征为脑干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42例患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注射,颞侧皮下注射,2mL/次,1次/d,共14d1疗程;辅助高压氧,1次/d,10d1疗程。结果:治愈:复视、眼睑下垂消失,眼球活动恢复良好,眼位正,瞳孔恢复12例;好转:复视、眼睑下垂好转,眼球活动障碍改善,眼位不正,瞳孔部分恢复29例;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63例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2006年临床确诊的63例THS,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63例患者中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均有头痛和眼肌麻痹,大多数以动眼神经损伤为主,部分呈动眼神经完全损伤,Ⅲ、Ⅳ、Ⅵ颅神经同时受累较多见,可伴有视神经损伤,经CT、MRI排除其他疾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一定价值,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