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方法 对16例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变体积26.5~116.5cm3,肿瘤边缘单次剂量为3~5Gy,治疗10~20次,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后临床和影像手段随访。结果 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1.2%,合并疼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6/7患者黄疸消除,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期11个月,死亡原因多为远处转移;治疗副作用根据RTOG标准评价,68.7%患者有轻度早期反应,1例重度晚期反应。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是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可明显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治疗的并发症可以被临床接受,但肿瘤的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置入和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介入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复发或转移性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案和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腰、腹部疼痛,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法)分级,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3例,均拒绝再次手术治疗,并且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来源的肿瘤,对化疗及外照射治疗欠敏感.因此,对患者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及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注射治疗.粒子置入之前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腹膜后肿瘤内.对于进针路径受限,粒子不能完全按计划分布的患者,采用无水乙醇碘化油混合液(比例为9:1)注射弥散的方法,覆盖病灶,确保最大范围杀灭肿瘤组织.首次治疗1个月后,按疼痛缓解4级法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首次治疗后6个月以增强CT扫描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影像评价.结果 19例患者,首次治疗后1个月疼痛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缓解,所有轻度疼痛患者完全缓解;中度疼痛患者6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重度疼痛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各1例.首次治疗后6个月影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2例.19例目前全部存活.随访时间7.0~31.0个月,平均生存期13.5个月.结论 CT导向下的粒子置入联合化学消融是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辅以脱水、利尿及抗感染,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并结合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6例(26.1%),部分缓解(PR)14例(60.9%),病变稳定(SD)2例(8.7%),病变进展(PD)1例(4.3%),有效率(RR)为87.0%。随访12个月,6个月总生存期(OS)率为78.3%(18/23),12个月OS率为56.5%(13/23)。且治疗后未见明显血液及肝肾毒性,未见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近、远期疗效肯定,不仅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可耐受,且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肝癌伴门脉主干瘤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48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TACE术后1周进行经皮门脉瘤栓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随访时间12-24月,对比序贯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的变化,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48例患者共接受215次TACE治疗,平均每例患者4.5次,每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数16枚,技术成功率100%,全组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肝内病灶客现缓解率为37.3%(18/48)。瘤栓3个月后影像复查平均回缩3.9mm,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3.3%。门脉主干内径恢复大于80%共41例(85.4%)。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7.9%,33.33%,中位生存时间为15.8月。48例患者术后3个月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与术时比较,P=0.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及手术联合治疗中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9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中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21~ 85岁,病程1个月~2.5年.病变位于胃41例,空肠11例,回肠9例,结肠17例,直肠14例.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方案为400mg/d口服,连用3~9个月.按Choi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9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9~50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5例,稳定(SD)31例,进展(PD)14例,死亡6例.临床有效率(CR+PR)为51.1%(47/9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4.6%(78/92).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颜面部和下肢水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白细胞减少等血液反应.新辅助治疗后5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切除率为58.7%(54/92).92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3.4%.结论 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对中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手术切除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能长期耐受.  相似文献   

6.
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及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最佳时机及其价值。方法:对40例晚期(包括局部晚期)、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者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8岁。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向双侧髂内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疗效及所致毒性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标准判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时间3.0-120.0个月,平均30.9个月。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7.5%。其中介入治疗前未行其他治疗的13例全部达到临床有效(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例),其平均生存时间达105.0个月。介入治疗前经过其他治疗[ 包括手术和(或)放、化疗]但病情未控或复发的27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其平均生存期为17.0个月(3.0-40.0),中位生存期仅为14.0个月。治疗后最常出现的毒副作用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血白细胞头减少症等。其中有3例患者在灌注化疗后出现了臀及会阴部的皮肤黏膜组织溃疡、坏死。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应尽可能在手术及放射治疗前或放射治疗 同时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科选择性接收并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12例。Ⅰ期手术,结扎横断大多数结肠癌转移灶隶属肝叶的门静脉Ⅰ级分枝(左:右=1:11),射频消融残余肝叶内转移灶,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植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通过化疗泵行3个疗程化疗栓塞。Ⅱ期手术,全部化疗疗程结束后4周行半肝切除术。随访30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化疗客观疗效和毒副作用、残余肝和肝外发现转移瘤时间以及实际生存时间。结果围术期内患者无死亡和肝功能衰竭,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切口感染(2/2/2,例)是主要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化疗后无CR,PR 83.3%(10/12),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6/3/3,例次)。2例患者术后10月残余肝内发现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4例患者术后17月发现肝外转移(肺2例,骨2例;立体定向R-刀治疗)。1、2年总体实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5%,中位生存期26个月。结论分期手术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部分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患者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且能增加患者肝转移癌切除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治疗结肠癌术后双叶肝转移的较好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术中组织间植入治疗浅表恶性转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B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24例恶性肿瘤切除后28处浅表转移病灶肿瘤组织内,治疗1个月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和瘤灶大小等变化,并定期随访.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因植入125I粒子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随访1~14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均无不良反应发生.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肿瘤病灶疼痛症状完全缓解23处,部分缓解5处;肿瘤病灶体积部分缓解25处,3处无改变.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浅表恶性转移肿瘤,方法简便,近期疗效确切,能缓解癌性疼痛及局部压迫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解放军第309医院2003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保乳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化疗方案为第1天静脉注射表柔比星60mg/m2,第2天紫杉醇150mg/m2,持续3h静脉滴注,21d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对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乳房外形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7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并伴有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病理完全缓解4例,经过58个月的中位随访(8~70个月),局部复发4例(4/46),远处转移3例(3/46),远处转移者中2例死亡.保乳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结束后1年,对31例患者进行乳房外形评估:优6例、良18例、差7例.结论 Ⅱ、Ⅲ期乳腺癌经过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是可行的,术中规范化切除且术后进行放、化疗及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穿刺热化疗治疗肺、肝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21例肝癌、肺癌和肝、肺转移癌患者行肿块热化疗.将化疗药物加热至55~60℃,在CT引导下注入肿块内,注入量根据V=4/3π(r+0.5)cm3t适当增减.重复治疗2~5次,并依治疗前后CT扫描密度和大小的变化以及生化指标、生存期作为疗效观察标准,治疗效果分为五级效佳、显效、有效、效差、无效.结果效佳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效差2例,无效1例,随访观察时间为36个月20例,病员生存时间8~22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6个月,1例病员结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存活28个月仍健在.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热化疗是治疗肺、肝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结合肝动脉栓塞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性肺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癌的价值.方法 30例不可切除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125I粒子植入术前或后1周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16例,单纯125I粒子植入治疗.两组患者125I粒子植入2个月后行胸部CT检查,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A组植入粒子552枚,9例行了2次动脉灌注化疗;B组共植入125I粒子603枚.CT复查显示:A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D)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B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5例,进展(PD)1例,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 62.5%,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最大径1.5~6.6 cm,平均3.7 cm.结果 粒子植入术后,止痛有效率为60.6%,术后3个月内4例死亡.术后3个月CT复查,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8例,总有效率27.6%.全组生存时间2~1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1个月,6例仍在随访中.随访中无胰瘘和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51粒粒子(18例患者)丢失,11粒粒子(5例患者)出现迁移,移至肠道9粒.肝、脾各1粒,未见放射性肠炎和肝功能改变.结论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但本组病例Ⅳ期患者较多,未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疗效还有待于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症.随访期内死亡3例,生存期最长的1例已达38个月.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合并IVC癌栓的患者实施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安全可行,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均取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30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30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30例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无变化7例,进展2例,2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肿瘤局部均无明显进展,近期总有效率7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控制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生存率,旨在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分期相同但治疗方法不同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其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组27例,全身静脉化疗组1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肝脏增强CT检查.随访其生存结果,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组的CR、PR率(20%、35%)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6.25%、25%)(P<0.05);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5± 0.5)个月,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生存期(13±0.5)个月;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1、2、3年生存率(62.96%、48.14%、22.2%)也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38.89%、16.67%、0%)(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自2005年1月至2016月12月收治的28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检索MM继发第二肿瘤的患者,并对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280例连续诊治的MM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继发浆细胞白血病患者4例,发病率为1.4%(4/280);继发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总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确诊继发浆细胞白血病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出现继发第二肿瘤患者5例,发病率为1.8%(5/280);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总生存期为19~135个月,中位生存为42个月。继发第二肿瘤的类型分别为肺癌1例,膀胱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其中,血液系统肿瘤占60.0%(3/5)。初始治疗方案包括烷化剂、免疫调节剂及硼替佐米。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例(60.0%)。MM患者、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MM继发浆细胞白血病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继发第二肿瘤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缩短,且MM继发第二肿瘤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MM继发浆细胞白血病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ACE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14例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2周后CT扫描,根据扫描确定术前计划,计算放射粒子数量,勾画肿瘤区域.结果 14例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70%.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TACE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疗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马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马刀)治疗31例SVCS患者,就诊时病理诊断明确者17例,其中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鳞腺癌1例,另14例经胸部CT/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为右肺癌,未做病理检查。临床表现为颜面及颈胸部浮肿31例,胸闷、气急30例,呼吸困难23例,前胸壁静脉曲张1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失随访外,其余29例患者均随访至死亡,随访时间为2-20个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31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获随访的29例患者在治疗后1-6个月后复查CT,达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1例,总有效率(CR+PR)为100%,治疗后中位缓解时间为8.3个月。影像学变化:肿块消失(CR)8例,肿块缩小(PR)21例,总有效率(CR+PR)为100%。治疗后生存时间最长者为19个月。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VCS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导致肝脓肿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8月,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208例,观察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及机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 208例患者共行792次TACE术,每例平均手术3.8次,介入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4.9个月,随访时间为2~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共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生存期达25个月,另2例未行外引流术或抽吸术,围手术期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危因素人群给予积极预防措施,及早确诊及早引流能够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2月,45例肝外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我院实施手术,其中外科切缘病理阴性(R0切除)24例、阳性(R1/R2切除)21例,伴区域淋巴结癌细胞浸润27例。术后给予辅助放疗(36~50 Gy)及3~6个疗程化疗(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第1~14天卡培他滨2 000 mg/m2,21 d为1个疗程)。随访5年,观察术后肿瘤局部控制、局部复发或转移情况,分析中位生存期、5年总生存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均接受了术后辅助放化疗及随访。中位化疗周期数4.5个,中位放疗剂量42 Gy;中位随访32个月,中位生存期36个月。至随访终点16例仍存活,其中14例无瘤生存;除1例术后13个月失访外,其余患者死于肿瘤局部失控或伴远处转移(腹膜、肝、肺、骨),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umor lymbp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Ⅲ期患者占92.9%(26/28)。5年内肿瘤局部控制率66.7%(30/45),外科切缘病理阴性、阳性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3%(20/24)、47.6%(10/21)(P<0.005)。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35.6%(16/45),外科切缘病理阴性患者和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8.3%(14/24)和9.5%(2/21)(P<0.005)。TNM分期早(Ⅰ、Ⅱ)与分期晚(Ⅲ、Ⅳ)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个月和21个月(P=0.035)。辅助放化疗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多为1~2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完全中断治疗。结论根治性外科手术(R0切除)是肝外胆道恶性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放化疗有益于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提高了中位生存期和5年的总生存率;外科切缘病理阴性患者优于阳性患者;安全及耐受性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