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时血压波动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拔牙过程中,常出现高血压老人因恐惧和疼痛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进而影响操作。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拔牙过程中,恐惧和疼痛对高血压老人的影响,从而找出操作前后引起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预防血压升高的有效方法。临床资料1本组132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男性60例,女性72例。年龄63~78岁。2拔牙术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操作过程中有28例患者出现疼痛。按照高血压普检标准和方法,作者用同一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患者平躺于牙科治疗椅上,上身与地面呈45°角,安静休息5min后分别测量麻醉前、麻醉中、拔牙过程中、术后15min的血压值,各项指…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病或冠心病患者心电监测拔牙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颇为多见,他们在接受口腔科治疗或拔牙时常因精神紧张、恐惧、疼痛等刺激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者甚至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心源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必须高度警惕另以防范。如果对病人有充分了解,处理得当,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对老年口腔门诊115例患高血压病部分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心电监测下拔牙治疗,并对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干部门诊拔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口的比例明显增长 ,同样在我科就诊病人中老年人的比例也逐渐增多 ,因此 ,能安全地为老年人拔除病牙也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将我科1 0年来为部分老年干诊病人拔牙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分析结果总抽查人数为 2 942人 ,其中男性 2 477人 ,女性 465人 ;总拔牙人数为 1 81 4人 ,占总抽查人数的 61 .66% ,其中男性 1 5 65人 ,占男性抽查人数的63 .2 2 % ,女性 2 49人 ,占女性抽查人数的 5 3 .5 5 % ;总拔牙人次为 3 662次 ,平均每人拔牙 2 .0 2次 ,男性3 1 5 6次 ,平均每人拔牙 2 .0… 相似文献
4.
5.
6.
835例拔牙患者术中血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35例拔牙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血压变化与手术时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825例门诊拔牙患者,否认既往高血压病史者,即实施拔牙手术,行拔牙全过程监测,重点观察局麻后、手术中及拔牙刚结束时的血压变化。结果:827例患者术后平均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45 mmHg,舒张压升高26 mmHg。另有出现心律失常3例,其他不良反应5例。结论:在实施困难牙拔除时,患者血压应低于140/90 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拔牙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变化,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监护拔牙的安全性.方法:将649例老年拔牙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和非高血压病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全程监测并记录血压数值.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刺激下均出现血压升高.高血压病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波动更加明显.当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时,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波动无显著差异.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上升幅度最小.结论:控制老年患者的术前血压,是降低患者心电监护拔牙手术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的多参数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依据观测结果进行分析,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经内科诊断为各类高血压和心脏病需要拔牙的老年患者206例.采用HPViridiaM3多参数监护仪,在术前测量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作为参照,对比观察局麻后、拔牙中、拔牙后患者各项结果的变化.结果:本文206例中,9~11%出现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3%出现心电图一过性异常的改变,1~2%出现心律失常; 3~4%血氧饱和度降低.结论:监测各参数异常变化的"预警"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1]。老年人在患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可能伴随其他全身疾病的发生,其中心血管病较为常见。由于麻醉、拔牙等是可能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病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口腔疾病治疗的过程可能对原有疾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2]。而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并控制术中病情变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血管病患者的口腔疾病治疗[3]。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麻醉前后心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4例具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详细记录术前、术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后较麻醉前80%的患者心率、血压有明显变化。心率平均增加10~19次/min,收缩压平均升高3.45mmHg。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监护拔牙治疗的全过程,可提供安全保障,明显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2.5、拔牙术前不停服抗凝剂华法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门诊100例拔牙术前不停服华法林且INR值<2.5的60岁以上拔牙患者为观察组,200例拔牙术前未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60岁以上拔牙患者为对照组,均拔除单颗非阻生牙,观察拔牙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术后5、10、30 min、24h 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两组均无出血发生(出血发生率为0%).结论 经规范的拔牙操作同时有术后积极的出血监控和相应的止血处理措施,老年人拔除单颗非阻生牙术前INR值<2.5不停服华法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探讨在特殊的适应证下 ,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疗效。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的上下颌中度牙列拥挤病例 ,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 ,拥挤度在 6~ 9mm ,共 2 2例。采用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另外选择 2 2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 ,采用双侧对称性拔牙矫治。对两组病例进行术后牙弓对称性的比较。结果 18个月内 ,采用单侧拔牙矫治的 2 2例拥挤全部解除 ,上下颌中线无明显偏斜 ,上下牙列尖窝关系咬合紧密。两种拔牙方式矫治后 ,牙弓对称性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项研究证明 ,上下颌单侧拔牙能成功地矫治中度牙列拥挤且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患者 ,具有简化疗程和减少拔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11362例心血管患者监护拔牙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心血管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血压和心电变化情况及耐受力。方法 随机抽取被内科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门诊拔牙患者,近1个月来病情控制稳定,即实施拔牙术,并继续对拔牙全过程进行监护,重点观察拔牙前,局麻后,拔牙中及拔牙后的血压及心电情况和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11362例血压明显升高者1291例,占11.36%,心率明显加快者403例,占3.55%,心律失常及加剧者2388例,占21.02%,其它不良反应262例,占2.31%,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 病情控制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可接受安全拔牙。 相似文献
14.
牙科焦虑症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心率及血压增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牙科焦虑症 (DA)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心率及血压增幅的影响 ,为术前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 (DAS)对 13 8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前的DA进行调查 ,对拔牙全过程进行心电监护 ,对DAS得分与心率及血压增幅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AS得分与心率增幅相关系数r =0 .0 2 3 ,P =0 .790 ;与收缩压增幅r =0 .2 17,P =0 .0 11;与舒张压增幅r =0 .177,P =0 .0 3 7。结论 :对于心血管病拔牙患者 ,需要术前进行心理治疗 ,以减轻DA ,避免或减少拔牙时血压升高 ,确保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8.88 mmol/L且≤10.00 mmol/L条件下行拔牙术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心电监护门诊的老年糖尿病拔牙患者100例,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75.8±8.0)岁(65~95岁)。拔牙术前空腹血糖>8.88 mmol/L且≤10.00 mmol/L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空腹血糖≤8.88 mmol/L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均≤8.5%。分别观察拔牙术后24 h、1周拔牙窝处有无疼痛、肿胀、溢脓、瘘口及全身发热,观察术后1个月拔牙窝周围组织愈合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拔牙术前血糖控制目标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空腹血糖分别为(6.92±0.99)和(9.88±0.68)mmol/L,HbAlc分别为(6.76±0.83)%和(7.69±0.7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拔牙牙位、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拔牙窝愈合良好的患者均占94%(47/50),两组均有3例患者拔牙窝局部疼痛,但可耐受,周围组织均无红肿表现。术后1周检查创口愈合良好,术后1个月创口完全愈合。两组患者拔牙术后创口愈合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术前空腹血糖≤10.00 mmol/L且HbA1c≤8.5%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拔牙或口腔小手术的安全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口腔科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监测257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门诊拔牙过程中心率(HR)、血压(BP)的变化,将能间接反应心肌耗氧量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Cardiacrate-pressure product RPP)及舒张压在术前、麻药注射中、麻药注射后、拔牙术中、拔牙术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者在拔牙各阶段的变化。结果: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在拔牙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全程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采取各种手段控制血压及心肌耗氧量能有效降低拔牙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牙拔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116例(170颗牙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患者,在暂停抗凝药物与不停抗凝药物两种情况下,拔牙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探讨对该类患者安全的拔牙方法。方法对116例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拔牙手术,根据患者有无华法令的停药史,分为停药组49例(68颗),非停药组67例(102颗)。停药组术前停药3天,术后次日恢复用药,共拔除牙齿68颗;非停药组在不中止、不减量抗凝剂的情况下进行牙齿拔除术,术后常规拔牙创牙龈缝合,共拔除牙齿102颗。结果停药组44例患者共计61颗牙齿,非停药组61例患者共计93颗牙齿,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效果良好。停药组5例7颗牙齿、非停药组6例9颗牙齿,术后出血经局部再处理后,均达到良好止血效果。停药组与非停药组术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患者拔牙时可不停药、不减量,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辅助局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70~9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麻进行手术,实验组采用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配合局麻进行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有无不良反应。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SBP、DBP和HR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术中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SBP、DBP和HR比较平稳(P>0.05)。结论: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辅助局麻拔牙能够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局部麻醉剂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时,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等变化的影响,探寻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 228 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239 颗牙齿,随机分组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组(实验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分别记录麻醉注射前3min,麻醉注射即刻,麻醉注射后3min、拔牙手术中、拔牙手术后3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利多卡因相比,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在麻醉注射即刻、拔牙手术中心率明显加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注射后3min收缩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任何时点舒张压均无明显升高.两组在麻醉注射后、拔牙手术后血压、心率均回复到麻醉注射前水平.结论 局部麻醉剂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对无心动过速、经过全身系统治疗的、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氧吸入舒适化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电监护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60例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试验组(氧化亚氮/氧吸入心电监护组)和对照组(常规心电监护组),记录T0(术前基础值)、T1(局部麻醉)、T2(手术操作)、T3(术后5 min)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组内MAP、HR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T0与T3时间点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两两时间点MAP、H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2组T0、T3时间点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T1、T2时间点MAP、HR比较,试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氧化亚氮/氧吸入舒适化技术在老年高血压心电监护拔牙中能稳定患者情绪,维持患者血压、心率平稳,从而提高患者拔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