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消疸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7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采用自拟消疸汤口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第3日、第6日血清胆红素值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日、第6日胆红素值分别为(185.16±53.93)、(106.71±59.2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15.9±94.76)、(138.67±73.39)μmol/L.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疸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皮肤黄疸消退迅速,疗程缩短,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宝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201-2201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防治工作 ,笔者就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 10 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5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高胆诊断标准 ,其中男 72例 ,女 33例 ;足月儿 80例 ,早产儿 15例 ,过期产儿 10例 ;发病日龄≤ 7d者 6 8例 ,>7d者 37例。入院体质量≤ 2 .5kg者 2 0例 ,>2 .5kg者 85例。1 2 病因 本组感染性因素 5 8例 (5 5 .2 % ) ,窒息 17例(16 .2 % ) ,早产儿 11例 (10 .5 % ) ,颅… 相似文献
3.
黄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5):1461-1462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以下简称高胆 )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由感染、溶血、围生因素等引起。近年来 ,母乳喂养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我院于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高胆患儿 12 0例 ,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符合病理性黄疸标准 ,即黄疸出现过早 (2 4h内 ) ;黄疸过重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 ,早产儿 >2 5 6 μmol/L) ,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进展过快 ;持续时间过长 (足月儿 >2周 ,早产儿 >4周 )均列入其内。本组共 12 0例 … 相似文献
4.
敏炫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9):1685-168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果。现对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例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统计分析来探究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的病因所在。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20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对其病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统计表明,其中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ABO溶血病而引起,其他病患则是由于母乳性黄疸。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大部分是母乳性黄疸。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6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依据入院时血清血总胆红素值,根据临床诊断病理性黄疸标准(足月儿>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1])筛选。发病年龄均<28 d。足月儿745例,早产儿160例,过期产儿21例。男522例,女404例。1·2病因分析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分析、血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等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病史,依据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进行分类。2结果2·1各种病因及胎龄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防治。方法 对共收治的6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培菲康与菌栀黄进行治疗。结果在所诊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有效率为96%,其中显效80%,有效16%,无效率4%。结论显示培菲康与菌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新生儿溶血症、肝炎等)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相关因素及治疗原则。方法对9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女高于男,黄疸持续时间2~3周,感染因素占首位,光疗及对因综合治疗效果佳。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主要途径,对生理性黄疸合并其他疾病等高危因素,即使未达高胆红素血症程度也需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治疗以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方法:自2012年3月开始对所有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新生儿护理制度,选取其中7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2012年3月之前接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和第一次排胎便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显著降低(P0.05),黄疸消退时间和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护理方法,能更快速而显著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黄染,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常导致严重后果。由于引起高胆的病因较为复杂,故明确病因,及时诊治,对防治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核黄疸发生率极为重要。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就其临床诊治作一探讨,以期能进行科学防治,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对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其病因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产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对母乳喂养、出生不足3 d出院的新生儿胆红素进行动态随访,建立预测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方 相似文献
12.
宾昌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58-58,6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生1年后进行随访,进行智力、听力和神经系统的检查。结果:268例新生儿中,有52例出现智力缺陷,45例听力损伤和11例神经系统异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智力、听力和神经系统异常率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但单凭血清胆红素值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早期了解缺陷,及时进行评估、干预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对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其病因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产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15.
张金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59-335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疾病,一般足月儿血总胆红素(TSB)超过342μmol/L、早产儿超过171μmol/L即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或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降低高胆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当务之急,及早预防和诊治是关键。2006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和光照方法。自 1995年 10月至今采用自拟利胆冲剂配合药物及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金氏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出生后2 4h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 ;出生后 72h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 μmol/L ,早产儿 >2 5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均为近 5年间以高胆红素症入院的新生儿 (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症外 )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王冀湘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医院(西宁810000)高胆红素血症,系新生儿中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病情严重时可并发核黄疸,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并可加重肝功损害,胆汁郁积,危及患儿生命。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相似文献
18.
中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茵陈、栀子、黄芩、制大黄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潘爱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84-184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每个新生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表现,其中部分会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而生理性黄疸同样可以导致核黄疸的严重后果。2003年1-6月,本院对50例剖官产正常足月新生儿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在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