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建立的介入术后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家医院1 050例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采用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及ROC曲线下面积,评价介入术后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真实性;通过观察符合率和 Kappa值,评价该标准的可靠性;通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该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前期建立的介入术后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ROC曲线下面积、观察符合率、Kappa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如下:血瘀证分别为95.26%、93.70%、94.86%、15.13、0.924、98.76%、0.969、97.76%、87.24%;气虚证分别为96.42%、95.34%、96.00%、20.70、0.957、99.52%、0.990、97.02%、94.42%;痰浊证分别为88.19%、96.46%、94.19%、24.89、0.923、96.67%、0.915、90.39%、95.58%;心血瘀阻证分别为91.06%、98.77%、97.05%、74.22、0.950、98.67%、0.960、95.54%、97.46%;气虚血瘀证分别为98.41%、96.73%、97.33%、30.10、0.976、98.86%、0.976、94.40%、99.09%;痰瘀互阻证分别为94.81%、94.75%、94.76%、18.07、0.948、97.71%、0.918、72.73%、99.20%。结论 介入术后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胸痛主要原因包括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支架内狭窄(ISR)、无复流(NR)、术后焦虑抑郁、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本文对近年来上述胸痛原因的中医证候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冠心病PCI术后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PCI术后的病机因邪正的盛衰斗争而变化,MVA病位在心肝脾肾,以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3.
荣杰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23):2027-2030
目的通过分析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近30年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采用证候要素归纳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的证候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病例421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中医证候分布主要以血瘀证(33.33%)、气虚证(20.98%)、痰浊证(18.74%)为主;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布亦主要以血瘀证(28.48%)、气虚证(22.98%)、痰浊证(20.64%)为主。介入术前血瘀、气滞、寒凝、热蕴等实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后(P<0.01),而介入术后的气虚、阴虚、阳虚等虚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前(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均以血瘀、痰浊和气虚证为主,但总体介入术后较介入术前有从实转虚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71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选取频数>10%的条目,应用描述性分析及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胸痛、头晕、乏力、神疲、心烦,出现频率在60%以上;患者舌质多见淡白舌,其次是紫暗舌;舌面多有瘀点和舌下络脉瘀滞;从苔质上看,以薄苔多见,其次是厚、腻,苔色多见白苔。脉象频次依次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可大致分为热毒蕴结证、肝郁阴虚证、痰湿阻滞证、瘀血阻络证、阳气虚证、心肾气虚证6类。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不仅可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要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记录237例RA活动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RA活动期患者证候分为4类:邪郁壅络、痰瘀互结、湿热痹阻、气虚血瘀,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RA活动期中医证候可分为4型,基于中医四诊信息的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可确定其各证型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术后再狭窄、无复流、慢血流等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医药在防治介入术后危险因素、改善和缓解症状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对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支持与补充。本文以CHD病变过程及介入后的临床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中医对冠脉介入术后的认识及临床观察,初步探索其中医证型及相应的方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6月,选择山东省7家省、市级中医医院2 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运用聚类分析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症状指标描述分类:第1类以气虚症状为主,第2类以血瘀症状为主,第3类以实热症状为主。聚类结果:第1类为气阴两亏、肾虚血瘀型,第2类为心脾气虚、痰热扰心型,第3类为肝气郁滞、痰瘀互阻型,第4类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型,第5类为气虚血瘀、郁久化热型,第6类为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型。结论气虚、血瘀、痰热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期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期包括气火失调证、肝肾阴虚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期包括痰热扰心证、络虚阳升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期包括土虚木亢证、肝阳化风证。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发病各阶段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运用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及结合临床判定相应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因素主要有痰浊、血瘀、气虚、气滞、阴虚,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结合专家组意见,判定证候名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痰浊壅盛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根据四诊信息可确定各类诊断要点,为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芦瑞霞  张敏  陈鑫  王玲玲  衷敬柏 《北京中医药》2021,40(11):1262-1266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方法 检索CNKI、Wanfang、VIP、CBM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8月30日,提取发表期刊、研究所在地区、研究例数、男女比例、年龄范围、证候采集时间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等信息,并按照不同的中医诊断标准、不同地区进行分组.结果 共检出文献35篇,共计6941例患者;介...  相似文献   

11.
1001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术后(PCI)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方法1001例PCI术后患者包括前瞻性病例412例、回顾性病例589例,根据中医证候调查表,对前瞻性病例采用现场调查、后期随访(分别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于回顾性病例进行定期随访(时间同上)。调查结束后,统计患者证型分布,并分析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001例患者中各证型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血瘀证>气滞痰浊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交阻证>气虚血瘀证>寒凝气滞证>阳虚寒凝证>气阴两虚证>寒痰凝滞证>寒瘀内结证,其中阳虚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多,共261例,占26.1%;其次为气滞痰浊证,共218例,占21.8%。组间比较,阳虚血瘀证与气滞痰浊证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所占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各证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病机复杂,虚实并见,其中阳虚血瘀为PCI术后术后再狭窄的重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安心颗粒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安心颗粒对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症状及血脂变化;比较术后1个月白细胞介素-18(IL-18)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PCI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血脂、室壁运动节段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IL-18与Hs-CRP水平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心颗粒对降低PCI术后再狭窄率与常规治疗相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可减少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调节血脂及IL-18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的835例冠心病病例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客观有效的冠心病中医四诊信息融合模型。方法采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及舌面一体仪等收集8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证候信息,在专家辨证和先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对四诊证候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的融合模型对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血瘀、痰浊5个证型的识别率分别为69.34%、84.85%、65.12%、83.87%和65.12%。结论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建立的四诊信息融合模型在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类客观化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邓铁涛教授论治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铁涛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属于中医“祛邪”治法,术后患者的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兼有邪实;术后中医治疗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研制通冠胶囊用于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理障碍发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 108 例行 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术后 1 周内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心理障碍组和非心理障碍组,以此为基础分析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发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结果:108 例冠心病患者中,有 47 例(43.52 %) 在 PCI 术后 1 周内发生心理障碍,其余 61 例患者未发生心理障碍;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50 岁、病程≥ 1 年、残余狭窄、经济状况较差(< 5000 元·月 -1)是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年龄、病程、残余狭窄和经济状况是引起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予以针对性的干预,规避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疗效与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14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前后脉图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脉图变化特点,旨在客观评价脉象信息在冠心病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前后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结果冠心病患者支架后脉图时域波幅较支架前有降低趋势;支架置入对脉图波形C3模态的X波有很大的影响,支架后有82%患者的C3模态出现明显改善,接近于正常人的状态。结论脉图方法作为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对评价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是有价值的,中医脉象参数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东莞南城医院收治的 386 例 CHD 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进行 PCI 治疗。术后 1 年,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ISR 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变部位、CHD 家族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血尿酸(SUA)水平、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脉病变支数、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分析 PCI 后发生 ISR 的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 1 年后,发现有 60 例发生ISR,发生率为 15.54 %。ISR 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CHD 家族史、动脉病变支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是患者 PCI 术后发生 ISR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受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等因素影响,患者 PCI 术后 ISR 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针对上述指标积极制定预防措施,降低 ISR 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宗气来源的探讨阐述了调理宗气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体会,总结了气血、营卫、心肺与冠心病的关系,并由理论基础和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补宗气,调气血,和营卫,治心肺的治疗体会。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体力恢复情况,并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1 日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 PCI 术治疗的 10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测定患者术前、术后 7 d 时体力情况,将患者按照体力评分区分为体力未恢复亚组和恢复亚组,收集两亚组患者的婚姻状况、自我效能等资料并进行赋值,并分析冠心病患者行 PCI 术后体力恢复情况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 6 个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区分为再狭窄亚组和无狭窄亚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各类资料并进行赋值,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入组 100 例患者术前量表评分为(51.03 ± 6.32)分,术后 7 d 时量评分为(65.23 ± 4.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i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以及自我效能得分是影响患者术后体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患者实施为期 6 个月随访,显示有 39 例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 39 %;多因素 logisitic 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冠心病行 PCI 术后患者体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而年龄、心功能分级以及自我效能得分是影响患者术后体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 6 个月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其中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记录所有患者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同时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归纳出主要证型。结果:300例纳入调查的患者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十项症状依次为:胸痛(96.0%),心胸闷重(81.7%),痰多气短(73.3%),舌苔白腻(67.0%),形体肥胖(60.0%),心悸(57.3%),自汗(55.3%),咳吐痰涎(46.7%),舌体胖大(45.3%),舌质紫暗(43.3%)。聚类分析结果:在300例患者中以痰浊痹阻(180例)、心血瘀阻(80例)、寒凝心脉(40例)为主。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其中痰浊痹阻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