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马蔺子素胶囊及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药物的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及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以马蔺子素胶囊为对照,考察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药物的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特性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胶囊剂和包合物中马蔺子素的小肠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47 h-1和0.180 h-1,6 h内两种剂型中马蔺子素的吸收量分别为29.58%和69.63%,并且药物的小肠吸收速率与其体外释药呈线性相关性.马蔺子素胶囊和包合物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一室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49 h和0.23 h,AUC分别为19.10mg/L/h和25.57mg/L/h.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3.9%.结论:包合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马蔺子素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和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张学农  阎雪莹  唐丽华  张强 《中成药》2004,26(9):695-698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化搅拌法制备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载药量和收率为指标,考察主客分子摩尔比、乙醇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制备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主客分子以2:1摩尔比,90%乙醇作溶媒,搅拌法制备的马蔺子素包合物载药量为(15.79±0.22)%,收率为(92.03±6 26)%;包合物中马蔺子素溶出速率参数Td和T50明显地小于胶囊剂.结论:优化工艺制备的包合物具有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包合物可显著地提高马蔺子素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3.
张学农  唐丽华  阎雪莹  张强 《中草药》2005,36(2):198-202
目的制备和鉴定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考察了马蔺子素与HP-βCD之间的包合机制及构成摩尔质量比。方法采用冷冻法制备马蔺子素-HP-βCD包合物,摩尔梯度法和连续递变法考察了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主客分子摩尔梯度和反应热力学结果显示,25、35、45℃下HP-βCD与马蔺子素包合摩尔质量比为2:1,具有最大的增溶特性和较大结合常数,其冻于粉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结论马蔺子素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血浆中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大鼠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血浆标本经甲醇-冰醋酸提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360 nm处检测,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在1 μg/ml~150 μg/ml,最低检测浓度为0.5 μg/ml.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中包合物灌胃时t1/2(β)=2.220 h,静脉注射时t1/2(β)=90.871 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皮酚-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设计丹皮酚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应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法。结果:丹皮酚与丹皮酚-β-CD包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结论:丹皮酚制成β-CD包合物没有改变其肠道的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包合材料。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石菖蒲挥发油药、β-CD包合物及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1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石菖蒲挥发油、β-CD包合物、HP-β-CD包合物后,血浆中α-细辛醚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依次符合权重系数为1,1,1/C~2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2.580±0.247)、(3.598±0.756)、(5.645±0.363)μg·mL~(-1);T_(max)分别为(10.120±0.760)、(8.082±0.483)、(5.073±0.610)min;AUC_(0-t)分别为(125.121±4.161)、(263.335±16.377)、(432.138±11.208μg·min·mL~(-1);AUC_(0-∞)。分别为(135.309±9.278)、(295.713±29.775)、(456.652±3.904)μg·min·mL~(-1)。3组间C_(max)、AUC_(0-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0.46%,HP-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45.38%。结论石菖蒲挥发油与β-CD、HP-β-CD包合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且HP-β-CD包合后效果优于β-CD包合。  相似文献   

7.
李贵海  刘逢芹  孙付军  李宏建  刘田云 《中成药》2007,29(12):1751-1754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新鱼腥草素钠浓度测定的方法学,测定注射用羟丙基β-环糊精-新鱼腥草素钠冻干粉针剂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剂量新鱼腥草素钠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含量,DAS新药开发统计软件计算统计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剂量间各种主要药代动力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给药剂量对新鱼腥草素钠的体内分布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经红外光谱测试、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和确证,表明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含量测定证明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1,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槲皮素的溶解度,槲皮素的溶解度由原来的0.0392 mg/ml增至包合后的34.227mg/ml。  相似文献   

9.
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经薄层色谱、X线衍射、相溶解度曲线、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冰片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冰片,使冰片在水中溶解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灌胃给药后在Wistar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方法:大鼠分别灌胃和静脉注射金丝桃苷,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大鼠血浆、组织和排泄物。生物样品先用β-葡萄糖苷酸酶将样品水解成苷元槲皮素,再以山奈酚为内标,HPLC测定槲皮素浓度并折算成金丝桃苷。结果:大鼠灌胃给药12.5,25,50 mg·kg-1金丝桃苷后测得的t1/2e分别为(3.47±0.76),(3.52±0.87),(4.17±1.02)h;tmax均为0.5 h;Cmax分别为(0.528±0.230),(1.136±0.451,(2.033±1.147)mg·L-1;AUC分别为(2.67±0.28),(4.11±0.37),(6.72±0.83)mg·L-1·h-1。Cmax和AUC均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9,表明其消除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与静脉注射相比,大鼠灌胃给药金丝桃苷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6.0%。大鼠灌胃给药25 mg·kg-1金丝桃苷后0.5,3,6 h的药物组织分布由高到低的顺序大致是胃>肠>肾、肝、肌肉、肺、心>脑、子宫>脾、睾丸>脂肪。排泄试验结果显示,72 h内由尿排出的总量约占给药剂量的(0.71±0.13)%,粪排泄量占所给药剂量的(2.04±0.36)%;给药后24 h内,由胆汁排出的总量约占给药剂量的(1.56±0.22)%。结论:灌胃给药后,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长,血液及主要脏器无药物蓄积,金丝桃苷的主要排泄方式不是以原形或苷元(包括苷元的其他糖基化衍生物)形式从尿、粪或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11.
大鼠体内阿魏酸的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并进行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7,(5)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GC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以甲基正壬酮为对照品),计算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包合时间为影响因素,包合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再通过高温、高湿、强光照试验考察包合物稳定性。结果搅拌法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包合率、载药量均最高。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1∶25,包合温度50℃,搅拌速度420 r/min,包合时间80 min,包合率77.35%,载药量4.48%。所得包合物为白色粉末,质地疏松,溶解度显著增加,体外累计释放度达80.05%。其在高温(60℃)、强光照(3 000 lx)下稳定性良好,而在相对湿度大于75%时潮解结块,包合率和载药量明显降低,但复水性良好。结论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是简单的混合物,有可能生成了新物相,在储藏时应保持干燥密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蛇床子素的水溶性,并考察体外释药特性及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制备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以崩解时限、硬度及溶出度为综合指标L9(34)正交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 最终确定优选处方的辅料比例为10%微晶纤维素(MCC),6%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12%交联聚维酮(PVPP);所制备的包合物分散片的崩解时间(52.7±2.4)s,硬度(5.13±0.47) kg,1h内的累积溶出度(93.1±1.2)%;大鼠体内原料药组的Tmax为2.65 h,Cmax为2.87 μg/mL,AUC0-24为21.32 μg·h/mL,包合物分散片组的Tmax为2.14 h,Cmax为36.64 μg/mL,AUC0-24为272.41μg·h/mL,经配对t检验,Tmax、Cmax、AUC0-2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蛇床子素包合物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性,并能提高其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5,(3)
目的:比较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姜黄素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探讨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方法:SD大鼠口服灌胃给予姜黄素药物制剂及游离药物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结果: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的AUC0-∞为(1 126.20±323.24)μg/(L·h),较原料药姜黄素(191.08±43.27)μg/(L·h)、姜黄素磷脂复合物(754.93±55.33)μg/(L·h)、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961.21±253.65)μg/(L·h)均有所提高,分别为其5.89、1.49、1.17倍。结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较单一的磷脂复合物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丹皮酚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丹皮酚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设计丹皮酚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应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法。结果:丹皮酚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顺序下降,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结论:丹皮酚适宜设计成为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6.
银可络是银杏叶加工而成的天然植物制剂,具有扩张冠脉,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活血化瘀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国内外有关银杏叶成分研究报道很多,也有一些测定生物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报道。芦丁为银杏叶中的黄酮式,在银可络原料中含量为10%,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大多以其为代表物,但尚无有关服用银杏叶制剂后芦丁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报道,笔者以HPLC法研究了大鼠ig银可给后体内芦丁的代谢动力学过程。1方法与结果1.1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1:1(V:V),用HAc-NaAc缓冲液调pH7.0,流速为1.0mL/min,固定相:…  相似文献   

17.
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靖  董诚明  张铁军  廖茂梁 《中成药》2007,29(2):211-214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降香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得率、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优选HP-β-CD对降香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降香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重量比为1:30,HP-β-CD的包合浓度为10%(g/100 mL),包合温度30℃。结论:确定了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豆蔻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包合物开展显微鉴定,采用UV、GC-MS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豆蔻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重量比为1:8 (mL·g-1),包合时间3.0 h,包合温度为 35℃.UV法验证了包合前后紫外吸收图谱基本一致,显微鉴定油已被包合,GC-MS法验证了包合前后挥发油中各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结论:该包合工艺合理,可行,流程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血浆中8-乙酰哈巴苷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大鼠不同给药途径给予8-乙酰哈巴苷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注射和灌胃8-乙酰哈巴苷,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异丙醇-水(1.8∶10.2∶88),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1,绘制药-时曲线,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8-乙酰哈巴苷在血浆中的回归方程为Y=613 753.13X-86 995.55(r=0.999 2),在0.015 3~22.995μg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个剂量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59%,0.38%,0.55%;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9%,2.1%,1.5%。回收率分别为94.89%,95.85%,95.25%。灌胃途径在体内基本检测不出;注射途径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1.15±3.36),(24.26±5.50),(16.58±5.65)min;tmax分别为(4.98±0),(4.98±0),(4.98±0)min;Cmax分别为(2.25±1.41),(0.09±0.03),(0.02±0.007)g.L-1。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快速简便,可用于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注射给予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快且不完全,消除相对较慢,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房室模型拟合分析为一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安息香主要成分苯甲酸在大鼠体内的RP-HPLC测定方法,研究安息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 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05,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25℃.结果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雌性Cmax=(0.055 8±0.050 8)mg·ml-1,tmax =(1 ±0)h,t1/2=(0.168±0.084 5)h,AUC(0-∞)=(0.076 3±0.076 7)h·mg-1·ml-1;雄性Cmax=(0.077 4±0.0369) mg·ml-1,tmax=(1±0)h,t1/2=(0.533±0.417 4)h,AUC(0-∞)=(0.115 4 ±0.058 1)h·mg-1·ml-1.结论 所建立的RP-HPLC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安息香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