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颈部鳞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头颈部鳞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粒酶活性定量分析在头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共检测取自25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55份,其中7例患者同时取有原发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两份样本,以23份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①32份原发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cpm值)在1000以上的28份,除2份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3份正常组织的端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头颈部鳞癌及相关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春作为头颈部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对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及15例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中,27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84.4%;15例癌旁组织中5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33.3%。有淋巴结累及者端粒酶阳性率(86.7%)高于无淋巴结累及者(82.4%),低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水平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改进的PCR—TRAP法对36例头颈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结果:3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有32例(88.9%)阳性表达,癌旁组织有4例(11.1%)阳性表达,正常组织有l例(2.8%)阳性表达,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端粒酶活性水平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呈线性相关,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阳性病例的端粒酶定量水平较肿瘤组织低。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分子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相关组织中端粒酶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hTR)mRNA的表达,研究不同的端粒酶亚单位的表达与喉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34例喉鳞癌病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检测上述三种端粒酶亚单位在喉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mRNA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2%(30/34)、5.9%(2/34)和90.0%(9/10),三种组织的阳性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喉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mRNA在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端粒酶依赖途径是喉鳞癌发生的方式之一。与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上调在端粒酶依赖途径的喉鳞癌的发生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患者与EB病毒有密切关系。其抗体中一种是抗E B V诱导产生的早期抗原复合物扩散成份的抗体〔EA(D)(IgG)〕,另一种是抗EBV壳抗原的抗体〔VCA(IgA)〕。本报告是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共分三组采集血清标本:(1)鼻咽癌组,计151例。〔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法,分为1型,鳞状细胞癌,37例;2型,非角化型癌,18例;3型,未分化型癌,96例。〕(2)病人对照组625例,其中147例头颈部(除鼻咽部外)鳞状细胞癌,71例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407例头颈部各种良性疾病患者。(3)健康人对照组278例。全部标本均用间接免疫萤光法做IgG对E A(D)和lgA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喉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连续光谱扫描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芯片中TERT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靶向抑制喉癌细胞株Hep 2的TERT,运用RT-PCR检测TERT和PCN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恶性头颈部肿瘤中TERT和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RT在病理分级III级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组(P<0.05),PCNA表达在病理分级Ⅲ级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级组(P<0.01),且TERT和PCNA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性(r=0.577, P<0.05);细胞实验中,靶向抑制TERT后,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ERT mRNA表达下调80%,PCNA mRNA表达同时下调70%。结论 TERT和PCNA与喉鳞癌的发生相关,且两者有协同作用,TERT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可能与PCNA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EB病毒基因BARF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EB病毒与鼻咽癌(特别是低分化鳞癌)密切相关。BARF1基因是EBV裂解期中的早期基因,本研究通过检测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希望能进一步揭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及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病人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和13例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癌组织及8例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证实有EB病毒潜伏感染),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BARF1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91.5%(43/47),其中39例相对强表达,4例弱表达;癌旁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46.8%(22/47),其中儿例相对强表达,儿例弱表达;相对正常黏膜BARF1基因表达率为6.4%(3/47),3例均为弱表达;携带EB病毒的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未检测到:BARY1基因表达。结论 从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到癌旁组织再到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的表达趋势为从不表达到表达,从弱表达到强表达。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确实存在密切相关性;提示启动BARF1基因的表达有可能是EB病毒致鼻咽癌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喉鳞癌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喉鳞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过度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TRAP法和免疫组化法对 38例喉鳞癌组织及相关喉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喉鳞癌病例中 82 % (31/ 38)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5 0 % (19/ 38)有cyclinD1过度表达 ;两者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病理学分级无关 (P >0 .0 5 ) ,而端粒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 ,cyclinD1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喉正常粘膜中两者均无表达 ;喉鳞癌组织中两者均表达 18例 ,两者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喉鳞癌组织中普遍存在 ,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端粒酶激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CD4 4在细胞间、细胞 -基质间相互作用及调节基质金属蛋白 (MMP)等中起重要作用 ,CD4 4 v6是 CD4 4在第 6位外显子发生变异的变异体 ,本文报道了人头颈部鳞癌 (HSC)中 CD4 4 v6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1.随机选取 89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石蜡切片 ,将肿瘤标本与 CD4 4 v6的单克隆抗体 2 F10混合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 ,显示 HSC细胞中 CD4 4 v6的表达。按被染色肿瘤细胞的百分比分为四级 :>90 %为+++;5 0 %~ 90 %为 ++;5 %~ 5 0 %为 +;<5 0 %为-。 2 .选取 37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肿瘤标本 ,通过EL ISA法进行 CD4 4 v…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RF1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EB病毒编码的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ARF1基因与鼻咽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BARF1基因在鼻咽癌、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病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ARF1基因在鼻咽癌、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4%和80%,三者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BARF1基因的相对表达强度中位数为11.87,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为0.07,慢性鼻咽炎组织为0.02。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与头颈部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RF1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存在着普遍的表达,而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着较高的表达强度,提示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细胞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和10例头颈部良性病变中eIF4E抗原的表达。结果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均有eIF4E蛋白表达,而良性病变组织中eIF4E蛋白表达较少,所有的特异性条带均位于25.0 KD的位置,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eIF4E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eIF4E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5)。初诊病例与复发病例之间eIF4E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F4E在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头颈部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头颈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03树头颈部鳞癌(喉癌68例,鼻腔和上颌窦癌21例,鼻咽癌14例)和15例正常喉组织新鲜组织标本,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鼻腔和上颌窦癌阳性率为38.1%(8/21),鼻咽癌阳性率14.3%(2/14),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头颈部鳞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头颈部鳞癌发生与HPV感染有相关性,喉癌发生与HPV感染尤为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1〕。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是ML的一大类。以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的ML大多数为NHL,但由于临床特征不典型,早期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笔  相似文献   

14.
喉鳞癌端粒酶及其端粒酶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组成人端粒酶RNA(hTR)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TRAP PCR PAGE凝胶电泳及巢式RT-PCR测定5例喉鳞癌及3例对照粘膜中的端粒酶及hTR。结果:5例喉鳞癌端粒酶表达均为阳笥,3例对照组则均为阴必。所有检测标本的hTR均为阳性。结论:端粒酶在喉鳞癌呈现高表达,而正常喉粘膜则无。hTR广泛存在于喉癌与非肿瘤组织中,因而仅从hTR的表达不能说明与喉部高分化鳞癌的  相似文献   

15.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 4例 ,其中 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 6 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 ,其中 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 6 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 ,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 8个月~ 12年不等。 70 %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6 2 %的先证下咽癌和 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 ,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 ,占本组病例的 2 4 %。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4 %和 2 2 5 % ;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 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oxibe ,NO)水平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vsetrans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OS ,iNOS)mRNA表达 ,探讨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头颈部鳞癌 5 0例 ,男 4 5例 ,女 5例 ;年龄5 4~ 78岁 ,平均 5 7 9岁。原发于喉声门上区 18例 ,喉声门区 17例 ,喉声门下区 3例 ,跨声门区 2例 ,上颌窦 2例 ,鼻咽部 2例 ,下咽部 3例 ,中耳 1例 ,外耳 1例 ,扁桃体 1例。T114例 ,T2 10…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肿瘤免疫主要方面,与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相比较,头颈癌宿主细胞免疫缺陷更明显。现将头颈部鳞癌患者诱导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化疗组[‘’:初治头颈鳞癌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5岁。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2周取血、备检。对照组:健康献血员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25~46岁,中位年龄33岁。献血时取血、备检。2·T淋巴细胞亚群(OKT)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洁。单克隆…  相似文献   

18.
1引言鳞癌是最常见的颞骨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2%[1]。其侵袭性强,预后差。1917年Newhart[2]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报道了颞骨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Moffat[3]等人总结了鳞癌的六种组织学类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透明细胞、梭形和疣状鳞癌。颞骨鳞癌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收集1994~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36例DM和P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6例并发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36例患者中,并发恶性肿瘤17例,其中头颈部恶性肿瘤6例:鼻咽癌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下咽癌1例,占恶性肿瘤的35.29%(6/17)。结论:鼻咽癌是DM和PM患者最易并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对于DM和PM患者,应该将鼻咽喉内镜检查列为常规,以期对潜在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结外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及网织内皮系统的恶性肿瘤,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而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多数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发生结外的恶性淋巴瘤中约1/5~1/4发生在头颈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