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胰岛素和高糖对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浓度胰岛素和高浓度糖(高糖)共同作用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5、25mmo1/L糖或加胰岛素(10^4μU/m1)培养基中孵育24h,然后测定糖的转运率、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的酪氨酸磷酸化,IRsl/2,肌醇磷脂—3—激酶85亚单位(P85)和蛋白激酶B(PKB)的蛋白表达及PKB活性。结果 高糖使这些细胞的糖摄取率、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分别下降了69%、43%和52%,IRs-1蛋白表达下降61%及PKB活性降低42%。高胰岛素加重高糖的以上抑制作用(与25mmo1/L葡萄糖组比较,P<0.05、P<0.01);高糖增加IRS—2蛋白表达20.4%,高胰岛素对抗高糖的此作用。结论 高糖能诱导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加重高糖的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通道各蛋白的磷酸化、表达及PKB活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消糖平对糖尿病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消糖平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加高脂高糖高热量饲料喂养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糖平高剂量组(消高组)、消糖平低剂量组(消低组)、珍芪降糖胶囊组(珍芪组),灌胃8w后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结果消糖平胶囊有降低FPG、Ins、改善ISI,降低血脂、ET-1、TXB2,升高6-keto-PG1α等作用。结论消糖平胶囊能多途径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是一类以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伴有神经病变、大血管疾病、炎症、创伤、骨愈合受损及对牙周疾病易感性增加等特点[1]。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型(1型)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型(2型),其中约90%的患者都是以2型为主。其中,体内持续性的高血糖是糖尿病性骨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可能造成钙(Ca)、磷(P)代谢障碍而导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在口腔种植临床工作中,相比于传统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4.
此项上市后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价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实际使用阿卡波糖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接受程度。中国共有231位临床医师招募了2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次开放性、前瞻性,非对照、非随机的多中心研究。主要的疗效参数是阿卡波糖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的变化以及HbA1c水平的变化。大部分患者入组之前曾接受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治疗,并且在平均为13.5周的观察期内接受了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大部分患者阿卡波糖的起始剂量为50mg,3次/日。在整个研究期间,阿卡波糖使空腹血糖浓度下降了56.1mg/d(18mg/d葡萄糖=1mmol/L葡萄糖),餐后2h血糖下降了111.3mg/d,HbA。c下降了1.9%,体重下降0.9kg。研究期间出现了76次阿卡波糖相关的不良事件,两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主治医师对90.1%的患者做出“非常好”或“较好”的评价,患者对阿卡波糖的耐受性为89.1%,接受程度为87.1%。无论作为单药治疗还是和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每天常规使用阿卡波糖对于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效、安全和接受程度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桂醛对高糖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Ⅰ、Ⅲ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检测肉桂醛对高糖环境下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胶原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高糖组比较,肉桂醛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降低[(3.14±0.12)vs(2.01±0.08),P0.05)]。结论肉桂醛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增加,其作用可能与下调ERK1/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羧基肽酶-H(CPH)位于胰岛细胞分泌颗粒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与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产生有关的一种糖蛋白酶,此酶可催化胰岛素原向胰岛素转化。CPH不仅作为一种胰岛自身抗原在1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中发挥一定作用,而且其基因突变和酶的异常表达还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ⅠB基因多态性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对96例正常对照者及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ⅠB基因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2型糖尿病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大血管病变组升高更显著;②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B1B1基因型频率(37.3%)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16.4%),B1B1基因型大血管病变发生率(68.3%)明显高于B1B2(46.6%)和B2B2(29.1%)型;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和B1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提示: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升高,后者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②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ⅠB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有关,B1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肠促胰素是经食物刺激后由肠道细胞分泌入血、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的一类激素;人体中,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发挥肠促胰素效应.根据近期发表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肠促胰素的生理作用,同时阐述了 GIP和GLP-1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调查估计:现全球约2亿多糖尿病患者,据估计2025年可达3亿,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更快(上升200%),其中1.2亿在印度、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印度、中国和美国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中近90%~95%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比较复杂,涉及多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全面控制,其中糖代谢紊乱的良好控制十分关键,本文就2型糖尿病理性化血糖控制的一些新理念和实施措施要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0.
HLA-DQB1-HLA-DRB1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LA—DQB1.HLA.DRBl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0个HLA.DRBl和8个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Q2,3(8)-DRB1、DQ3(7)-DRB1、DQ3(8,9).DRB1、DQ2,3(7,9).DRB1、DQ2-DRB1、DQ4.DRB1、DQ5-DRB1和DQ6.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DQ2,3(8).DR14.1、DQ3(7).DR16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10vs.0.50、4.18vs.0.99),其RR分别为13.40和4.41;DQ2-DR1、DQ2-DR12、DQ2.DR13.3、DQ3(7).DR1、DQ3(7).DR13.3、DQ3(8.9)-DR13.3、DQ2,3(7,9)-DR1、DQ2,3(7,9)-DR13.3、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4V8.5.60、1.37V8.5.60、4.18VS.11.00、2.30VS.9.89、12.62V8.22.28、5.61V8.11.56、3.70V8.14.40、16.88V8.28.94、5.13V8.12.12、2.30vs.6.13),其RR分别为0.31、0.23、0.34、0.21、0.47、0.44、0.46、0.38和0.35。结论DQ2,3(8).DR14.1、DQ2.DR12、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着关联,而其他单倍型差异的显著性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1.
阿卡波糖肝毒性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和分析阿卡波糖对糖尿病(DM)患者长期使用的肝毒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68例肝功能正常和肝功能异常的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服用阿卡波糖12周后血糖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等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下降明显。结论 长期使用阿卡波糖对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和拜糖平治疗 2型糖尿病时的降糖作用。方法 将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组 3 2例和拜糖平组 2 4例 ,观察治疗 8周。定期检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C肽和体重。结果 瑞格列奈组的空腹血糖从 (11.0 1± 1.63 )mmol/L降至 (6.73±1.47)mmol/L(P <0 .0 1) ,平均下降了 3 .47mmol/L ;拜糖平组空腹血糖从 (10 .43± 0 .5 3 )mmol/L降到 (7.0 5± 1.2 1)mmol/L (P <0 .0 1) ,平均下降了 2 .84mmol/L。瑞格列奈组的餐后血糖从(13 .98± 2 .5 6)mmol/L降至 (8.67± 2 .5 9)mmol/L(P <0 .0 1) ,拜糖平组的餐后血糖从 (14 .17±3 .71)mmol/L降至 (8.80± 2 .14 )mmol/L(P <0 .0 1)。瑞格列奈和拜糖平都能明显降低HbA1c(P <0 .0 1) ,分别降低 1.16%和 0 .91%。两药对C肽和体重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拜糖平 ,两种药物对餐后血糖和HbA1c的降低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五龙克糖口服液对实验性1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 用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65 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造成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模 型组及五龙克糖组(各10只)。另取鼠龄、体重相匹配的雄性大鼠10只,尾静脉仅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正常 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即开始干预治疗。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五龙克糖组给予复方五龙克糖的 提取液灌胃(7 ml/kg·d)。每天上午8~10 h灌胃一次,治疗时间为10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治疗后24 h 尿微量白蛋白(MA).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中转 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在光镜下作肾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龙克 糖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血Cr、24 h尿MA明显降低(P<0.01)。五龙克糖 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组强(P<0.01),但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肾脏组织形态学显示五龙克糖组 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径。结论:中药五龙克糖能改善糖尿病时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少尿MA的排泄,延缓肾功能 不全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26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后与联合治疗前比较,24.h总体血糖达标时段[(19.1±3.6)h vs(2.3±2.1)h]显著延长,24 h平均血糖[(6.8±1.4)mmoL/Lvs(15.2±3.2)mmol/L]、空腹血糖[(5.4±1.3)mmol/Lvs(11.6±5.2) mmol/L]、24h内最高血糖[(10.8±4.2)mmol/Lvs(20.3±5.6)mmoL/L]及HbAIC[(7.7±1.3)%vs(10.8±1.6%)]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提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能有效改善SFS的2型糖尿病24h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5.
1 糖耐量减低的概况和发病机制 糖耐量减低(IGT)是临床最常见的糖调节异常(IGR)之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中间  相似文献   

16.
高血糖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 ,可广泛累及心、脑、肾、眼、神经系统及皮肤等器官组织。无论是 1型还是 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已公认为高血糖的糖毒性作用。对于 2型糖尿病 ,除糖毒性作用外高脂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也是血管并发症 ,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致病因素 ,在此仅介绍高血糖对血管细胞的毒性作用。高血糖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分子致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四种假说 :(1)多元醇通路增多假说 ;(2 )DAG PAC活化假说 ;(3)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假说 ;(4 )氧化还原势能失衡及氧化应激假说。其中多元醇通路增多假说最早…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是 2型糖尿病 (NIDDM )形成的机制之一[1] 。胰岛素抵抗及其所致糖、脂代谢紊乱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与开发胰岛素增敏剂 ,对于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纠正病人的糖和脂代谢异常具有重要意义[2 ] 。1 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lidinedione ,TZD)本类药物对 2型糖尿病有效 ,可降血糖 ,用量较大时可降血脂且对其他合并胰岛素抵抗的疾病有改善作用。其机制是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γ的高度选择性及强力的激动剂。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 2型糖尿病 ,特别是有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 412名健康体检者通过B超检查的方法,观察NAFLD的发病情况,并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抽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比较这些因素在2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及NAFLD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1)NAFLD、高血压病、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在2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空腹血糖、BMI、舒张压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结论 NAFLD在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组中升高,NAFLD与空腹血糖、BMI、舒张压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血糖和NAFLD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治疗NAFLD的同时应关注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β细胞凋亡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增加。首先β细胞内胰淀素沉积,通过细胞膜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其次高血糖通过调节β细胞Bcl家族水平、白介素(IL)-1β/核因子-κB和己糖胺介导的路径,游离脂肪酸通过神经酰胺、Caspase、Bcl-2、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介导的路径诱导8细胞凋亡。此外,高糖和游离脂肪酸还存在共同通路——氧化应激,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胰岛β细胞的"糖毒性"、"脂毒性"与"糖脂毒性"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8  
"糖毒性"、"脂毒性"或"糖脂毒性"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2型糖尿病原发病理机制启动后的继发现象.现对此持有两种观点:(1)脂代谢异常开始早于血糖的升高,可能为糖尿病的始动因素,故提议将糖尿病改为"糖脂病";(2)高血糖是发生脂毒性的先决条件,若无高血糖,脂毒性也难以发生.对此病理现象之认识似可表述为:(1)糖毒性和脂毒性两者可单独或同时存在,前者使后者加重;(2)两者的联合毒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