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MS 2 0 71 4 7是一个新的口服唑类抗真菌药物。本研究中 ,我们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BMS 2 0 71 4 7对于 2 6株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体外敏感性 (MICs) ,且通过用BMS 2 0 71 4 7治疗鼠肺隐球菌病了解体内抗隐球菌疗效 ,并与氟康唑进行了比较。对于 2 6株新型隐球菌的MIC90 ,BMS 2 0 71 4 7为 0 0 62 5mg/L ,氟康唑是它的 32倍 ;伊曲康唑是它的 4倍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是它的 2倍。而且对于氟康唑耐药的新型隐球菌的MIC ,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是BMS 2 0 71 4 7的 4倍。在肺隐球菌病的鼠模型实验中 ,BMS 2 0 71 4 7不仅能显著地降低由氟康唑敏感菌株感染的肺内菌数和脑内菌数 (CFU/ml)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而且能显著地降低氟康唑耐药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肺内菌数和脑内菌数 (CFU/ml) ,与氟康唑治疗组相比较P <0 0 5。结论 :BMS 2 0 71 4 7具有高效的体内、体外抗新型隐球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新生隐球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隐球菌可导致免疫抑制病人产生致命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如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防御隐球菌感染的第一道障碍,细胞免疫低下的病人隐球菌病的发生率高,如AIDS病人。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可在细胞内寄生的真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是其致病的关键环节。巨噬细胞内活性氧中间体(ROIs)、溶酶体等起到抗隐球菌的作用,而新生隐球菌的多种毒性因子在逃避宿主免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生隐球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临床治疗、探讨隐球菌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明明  郭健 《哈尔滨医药》2011,31(3):211-211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我院日前收治1例术前PET/CT诊断为肺转移瘤的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现将该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蒜注射液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念珠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亚非  汪能平 《医药导报》2004,23(9):0665-0666
目的:探讨大蒜注射液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61例,肺念珠菌病60例;对照组123例,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62例,肺念珠菌病61例。治疗组以大蒜注射液40~80 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1 00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采用两性霉素B 1 mg·kg 1静脉滴注或0.1~0.5 mg鞘内给药,肺念珠菌病采用氟康唑片200 mg,po,qd。以上药物疗程均为10~20 d。结果:治疗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愈率67.2%,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治愈率69.4%,总有效率93.6%(均P>0.05);治疗组肺念珠菌病治愈率78.3%,总有效率93.3%,氟康唑片对照组治愈率75.4%,总有效率7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蒜注射液具有抑制、杀灭真菌作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两性霉素B注射剂疗效相当;治疗肺念珠菌病疗效优于氟康唑片。大蒜注射液不良反应少,特别适用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而致肝肾功能损害和二重感染的慢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肺真菌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荔 《医药导报》2001,20(1):28-29
简述几种常见肺真菌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的进展。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免疫抑制宿主危重的,快速发展的肺真菌病的首选药物。脂类制剂可用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的患者,氟康唑对肺念珠菌病,肺隐球菌病,肺球孢子菌病中的治疗是有效的,伊曲康唑在肺曲菌病,肺组织胞浆菌病,肺球孢子菌病的治疗中有较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隐球菌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内容。方法:通过参与肺隐球菌病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治疗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可以从抗感染方案调整、给药剂量优化,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相互作用监护、对护士和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以及患者随访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供用药服务。从患者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原因,培养临床思维。结论: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的成员之一,可以在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肺隐球菌病患者85例,均进行病理检查、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培养、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培养、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肺隐球菌病34例。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肺隐球菌病确诊率(88.2%,30/34)高于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培养(41.2%,14/34);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84.3%、85.9%、78.9%、91.5%,均高于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培养(41.2%、11.8%、23.5%、23.7%、23.1%)。结论 在诊断肺隐球菌病方面,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比痰培养和肺泡灌洗培养效能更高,可提高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袭性肺真菌病日益成为临床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免疫抑制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曲霉、隐球菌和念珠菌是导致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本文结合我国《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以及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等学术团体最新发布的指南和共识讨论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分级诊断及其适用范围,分别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隐球菌病和念珠菌病的诊断、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及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早期诊断意识,减少对该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3年3月诊治的3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有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3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但是以近胸膜处多发或单发结节肿块影为主。其中15例患者经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确诊,6例患者经手术切除肺组织病理确诊,5例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确诊,5例通过肺泡灌洗液的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确诊。29例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或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好转,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未复查胸部影像。结论: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肺隐球菌病具有较高的快速诊断价值,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免疫抑制药的应用,隐球菌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不少隐球菌病病例报告中相继提到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C)增多的现象,其为隐球菌病早期和急性期的血液学特点。隐球菌病致EC增多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新型隐球菌荚膜有些特定成分引起的变态反应,经两性霉素B有效治疗后EC会逐步的减少,其减少的程度可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外周血EC的检测普及性广、费用低廉,相对于隐球菌的其他检测方法是更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1.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易于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发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该例为重症肌无力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使用氟胞嘧啶、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片及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好,多次复查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并长达1年门诊随诊未见明显不适,已达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水平及预后。方法对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经临床与细菌学检验确诊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0例患者中,通过规范性足程、足量地抗隐球菌治疗的患者为58例,其中包括:治愈23例(39%),好转为22例(37%),死亡为13例(24%);2例患者由于未规范性足程、足量地实施抗隐球菌治疗导致死亡。结论降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合理用药,目前采用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黄妹  蔡后荣  张德平  吴静 《江苏医药》2007,33(11):1103-1105,F0002
目的 加深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 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两例确诊肺隐球菌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总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结果 例1曾密切接触鹦鹉,轻微咳嗽为主,CT示左肺结节病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经皮穿刺肺活检确诊,经氟康唑治疗10d症状明显好转,4个月影像学好转.例2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甲氨喋呤和强的松史,间歇发热,气短明显,CT示两肺病变广泛多样,如实变伴小空洞,毛玻璃影,小结节影伴小毛刺、分叶,病灶周围的肺纹理增粗等,经气管镜肺活检确诊,氟康唑治疗10d症状好转,6个月两肺病灶明显吸收.结论 密切接触鹦鹉和免疫抑制都是肺隐球菌病的高危因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继发者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多样,组织病理是最主要的确诊方法 ,氟康唑有效、安全,肺隐球菌病疗程宜长,免疫抑制者更长.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6,(6):1308-1310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对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对策,为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8例,在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并给予优质护理,即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给予心理护理,并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用药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相应措施护理。结果:经两性霉素B和相应支持治疗和优质护理的8例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愈为4例,好转为2例,另2例(1例因抗隐球菌等疗效不佳而自动出院,1例因隐瞒隐球菌性脑膜炎病史而导致延迟治疗而效果不佳,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结论: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配以优质护理,能减轻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附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隐球菌病属于肺霉菌病一类,较少见[1]。但随着抗菌素、激素的广泛应用,有逐渐增多趋势。肺隐球菌病CT表现缺乏特征性[2],现将3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性,33岁。左胸痛不适半个月,深呼吸时加剧,无发热、咳嗽。行胸部平片检查诊断左胸膜肥厚。经消炎抗菌等治疗无效后行胸部CT检查。平扫见:左肺下叶外基底段靠近胸壁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大小约4.2×2.2cm,边缘毛糙,无小棘状突起,内密度不均,CT值35~65Hu,相应的胸膜增厚粘连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内可见二个小空泡征,CT诊断炎性病灶或结…  相似文献   

16.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真菌病,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该病有增加的趋势,常误诊为肺癌、肺炎、肺结核等.现对2002年3月~2006年6月本院12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1例42岁女性患者,因咳嗽、咳痰伴胸闷1月余,咯血3d入院。结合肺隐球菌的病理结果,先后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住院期间药师及时评估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监测、抗真菌药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配制注意事项等提供药学监护。患者首次静脉滴注伊曲康唑结束后,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11d后再次静脉滴注自觉症状加重,第13天停药后未再出现视物模糊,考虑为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32d后,因症状较前改善,患者出院继续接受抗真菌治疗。鉴于肺隐球菌病长期正规治疗的重要性,提示患者关注氟康唑的药物相互作用,谨慎合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8.
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CT表现及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CT表现,分析与肺部恶性肿瘤的鉴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经病理证实的肿块、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4例患者中无肺基础疾患史3例,肾癌切除病史1例。CT表现肿块型2例,结节型1例,肿块、结节混合型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3例,肺穿刺活检证实1例。治疗后复查病变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尤其是肿块、结节型者易误诊为肺部恶性肿瘤,及时病原学、病理学检测提高早期诊断是确诊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如何在围生期多器官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 通过参与 1例围生期多器官隐球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在抗真菌药物遴选、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预防、促胎肺成熟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哺乳建议等方面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从多方面为围生期隐球菌药物治疗给予建议,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在围生期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进川篇     
肺隐球茵病的临床误诊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首次由Sheppe等在1924年报告.免疫缺损或免疫抑制的病人易患,且可播散全身,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