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同一个体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5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TCD)、CDFI对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分析糖尿病患者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成、管腔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发病特征,观察单一个体不同部位发病的差异。结果糖尿病患者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动脉硬化病变特点:(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下肢动脉,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斑块形成特点一致,均以多发斑块居多,以钙化性强回声斑块为主,形态以规则型为主。(2)动脉狭窄以颅内动脉最高发,颅内动脉与颈部动脉、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颈部动脉与下肢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颅内动脉狭窄特点以多支动脉的轻度狭窄为主,前循环狭窄发生率高于后循环,并以大脑中动脉最为高发。(4)下肢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以股总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则以膝以下末梢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联合应用CDFI与TCD能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进行形态学评价,对预测和预防糖尿病患者脑血管、下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北京市回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所患疾病不同,将其分为脑梗死组、冠心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每组人数不等,另外募集3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综合观察其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等指标,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脑梗死组、冠心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患者,其IMT明显增厚,且形成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检测结果显示,脑梗死组及冠心病组出现软斑、混合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反映颈动脉是否发生了粥样硬化,且检查过程简便易行,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可对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准确评估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并早期诊断,可减少患者的血管并发症,提高疗效及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超声评价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靖宇 《临床医学》2009,29(11):23-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136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探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并记录颈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部位。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3.2%,单纯脑梗死组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75.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其次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右侧多于左侧,两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CCA内径明显小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总数及重度狭窄数较单纯脑梗死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共有90例(66.2%),单纯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74例(5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严重,容易导致严重颈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病程小于5年为A组(36例);5~10年为B组(31例);大于10年为C组(33例);正常对照组为D组(30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如有斑块形成,测量其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重构指数(RI),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糖尿病各组颈动脉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组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A、B组(P<0.05);C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正性重构发生率(P<0.05);A、B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高于负性重构发生率(P<0.05);C组中软斑及混合斑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A、B、D组(P<0.05);软斑、硬斑及混合斑之间重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TC、LDL-C及ApoB高于硬斑组及混合斑组(P<0.0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能够简便、准确、综合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6.
超声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合并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检测一组 2型糖尿病合并糖耐量受损 (IGT)患者颈动脉血管腔径、内膜 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 ,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加 ,颈动脉内径减少 ,动脉斑块增多 ,且IGT患者IMT和斑块也有增加倾向。结论 及早采用超声对IGT和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内壁厚度、内径及斑块检测将有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为临床干预减轻甚至逆转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超声检查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规律。方法 观察279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无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至中层厚度,颈动脉、股动脉、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班块发生率,分析血管硬化程度。结果 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至中层厚度增加(IMT≥1.0mm)发生率为60.57%,对照组40.00%(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7.42%,对照组46.60%(P<0.01);股动脉和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60.21%和47.31%,对照组为23.3%和20.00%(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相关性,高频超声是动脉早期硬化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措施实施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各指标检出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胜利石油管理局滨海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研究组(合并冠心病)、对照组(未合并冠心病),各50例。均给予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分析该检查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指标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P <0.05);研究组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癌症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个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用价值及可行性较高,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各院可进行积极推广,帮助患者实现最佳诊断效果,进而改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脂联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脂联素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APN),将其转染到已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的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内膜,通过血管内超声和病理学测量斑块的面积.结果 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局部转染Ad-APN后,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缩小36.39%(P<0.01),管腔面积狭窄率减小23.37%(P<0.05);Ad-APN组与转染前比较斑块面积缩小37.50%(P<0.01),管腔面积狭窄率减小33.15%(P<0.01).油红O染色结果相似,局部转染Ad-APN使斑块面积缩小30.70%(P<0.05),斑块最大厚度减小20.83%(P<0.05).结论 血管内超声技术能在体准确评价脂联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声像图改变。方法 对 8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应用体表超声测量颈动脉血管总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率和偏心指数。结果 斑块部位斑块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正相关 ( r=0 .5 6 ,P <0 .0 5 ) ,与管腔面积无相关性 ,管腔面积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 r=-0 .35 ,P <0 .0 5 )。当狭窄程度≤ 2 5 %时 ,管腔面积与狭窄程度无相关性 ,当狭窄程度 >2 5 %时 ,管腔面积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 r =-0 .38,P <0 .0 5 )。软斑组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正相关( r=0 .6 6 ,P <0 .0 2 ) ,硬斑组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亦呈正相关 ( r =0 .5 9,P <0 .0 1)。向心性斑块组斑块面积与血管面积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1) ,与管腔面积无相关性 ,管腔面积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r =-0 .6 3,P <0 .0 0 5 )。偏心性斑块组斑块面积与血管面积呈正相关 (r =0 .71,P <0 .0 1) ,与管腔面积无相关关系 ,管腔面积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 r =-0 .46 ,P <0 .0 5 )。结论 高频体表超声可准确反映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声像图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糖尿病(DM)患者33例,高血压(EH)患者38例、DM合并EH患者35例及对照组35例,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及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①DM组、EH组及DM合并EH组的IMT、BIMT、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DM合并EH组的最高,DM组和E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比较,DM组、EH组和DM合并EH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均降低,搏动指数(P1)和阻力指数(R1)均增高;DM合并EH组的PSV和EDV在四组中最低,而P1和RI最高。③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的1MT、Crouse积分及H、R1呈正相关,病程与颈动脉的IMT、Crouse积分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病程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样硬化的关系从而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同一患行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并将阳性组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通过超声测定和因管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并计算斑块积分,对各组IMT及斑块积分进行统计等处理。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预测价值。阳性组的IMT及斑块积分均大于阴性组。右侧颈动脉组的预测性较左侧略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其相关因素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177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硬化斑是否存在,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对照组。同期CT观察颈内动脉供血区是否发生脑梗塞。生化检查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级、Ⅱ级、Ⅲ级。结果颈动脉斑块分布:两侧同时存在比例最高,达50%;仅单侧分布:左侧高于右侧,分别为33%、17%。颈动脉斑块组脑梗塞的发生率为79.54%;非动脉斑块组脑梗塞发生率为29.2%,低于斑块组(P〈0.05)。双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双侧脑梗塞比例最高,左侧次之,右侧最低;左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左侧脑梗塞比例最高,双侧次之,右侧最低;右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右侧脑梗塞比例最高,双侧次之,左侧最低。颈动脉硬化斑块组的年龄、血糖均较无斑块组高;发生高血压比例高,且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斑块发生率也逐步提高,Ⅲ级高血压及脑梗塞的发生率高于无斑块对照组(P〈0.01)。而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则相关性不大。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年龄、血糖、高血压密切相关,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增加。与血脂相比,血糖增高和高血压对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体表超声研究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61名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5人)及正常组(26人),利用高频线阵探头测定颈动脉及股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及其程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及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厚,斑块的阳性率高,两者呈高度相关(P<0.05)。并且随着血管病变的增加,冠心病程度加重。结论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对冠心病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及正常对照组人群60例行高频超声检测。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观察管壁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分类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IMT增厚与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中,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为100%,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到92.3%。结论糖尿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项晓宇  王保钢 《上海医学影像》2003,12(2):145-146,141
目的 通过测量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阻力指数(RI)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人)进行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排除了高血压、高血脂、脑梗等疾病后,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的IMT及阻力指数。并选用非相关疾病患者(50人)作为对照组。 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p>0.05),糖尿病组的颈动脉的IMT及R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和阻力指数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对照组)正常颈动脉和6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组)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内镜导航超声成像,将两种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管壁和管腔显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正常颈动脉内壁均匀、光滑,呈整齐环状结构;颈动脉硬化表现为局部内壁不光滑,颈动脉斑块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团块向腔内突出,表面不光滑,管腔不规则变窄;颈动脉狭窄支架表现为凸凹不平的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表面不光滑.2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检出38个斑块,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检出48个斑块;常规超声显示颈动脉斑块伴50%以上狭窄20例,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3例狭窄不足50%;颈动脉狭窄支架后常规超声复查正常6例,未见明显狭窄,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2例支架内可见小斑块.结论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动态、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管腔内结构,提高前壁及侧壁的斑块显示率,更准确地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可作为常规超声有益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脑梗死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TIA患者123人,采用二维及Doppler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14例患者完成观察,平均随访14.6个月,发生脑梗死12例,其中无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年发生率为1.9%,稳定性斑块组为4.7%,不稳定性斑块组为15.4%,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超声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颈动脉行超声检查,并对照其肾动脉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单因素χ^2检验,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而且,颈动脉粥样硬化越重,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也越重。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肾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