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动脉心肌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中心肌桥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和结果  2 5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 ,共检出心肌桥 1 7例 ,发生率为 0 665% ,均为左前降支心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 >50 %的有 1 4例 ,均有心绞痛症状 ,心电图提示有ST段移位、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 ;5例行心肌核素显像的病人提示有前壁心肌缺血。有 1例患者为陈旧前壁心肌梗塞 ,心肌桥于收缩期致 1 0 0 %血流阻断。 1 7例病人中有 3例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室壁肥厚。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心肌桥现象并非罕见。心肌桥的存在可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缺血改变 ,严重的心肌桥压迫可引起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
8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观察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7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82例心肌桥患的资料。结果:82例患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79例,右冠状动脉1例,左回旋支2例;孤立性心肌桥52例,心肌桥合并冠脉病变30例。39例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电图有ST-T改变。76例接受药物治疗,4倒置入支架,2例行心肌桥松解术。结论: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对可疑冠心病的患应排除心肌桥的可能,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时确诊。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6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和结果  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 ,共检出心肌桥 69例 ,发生率为 4.11%。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 L AD)心肌桥。位于 L AD近段 1例 ,中段 5 7例 ,远段 11例。伴有冠心病的心肌桥 13例 ,伴有瓣膜病 3例 ,伴有心肌病 3例 ,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 0例。孤立心肌桥中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70 % 2 5例 ,5 0 %~ 70 % 17例 ,<5 0 % 8例。孤立心肌桥中有胸痛症状 2 5例 ;心电图提示有 ST- T改变 18例 ;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18例。 69例心肌桥中超声心动图或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室壁肥厚 13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心肌桥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也可孤立存在。心肌桥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期的高度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 ST- 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狭窄程度越重 ,上述表现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16例心肌桥病人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心肌桥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2.85%;其中位于左前降支(LAD)15例,左回旋支(LCX)1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3例。16例病人中,心电图ST-T改变11例,有4例心肌核素显像提示有前壁心肌缺血,有1例患者为陈旧前壁心肌梗塞,心肌桥于收缩期致100%血流阻断。结论冠脉造影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异性诊断方式。心肌桥绝大部分位于左前降支,心肌桥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可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心肌桥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冠脉造影中检出的11例心肌桥患者的资料.结果心肌桥发生率为3.5%,其中单桥10例,均位于前降支,双桥1例,位于前降支及回旋支.临床诊断孤立性心肌桥6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例,并发高血压4例.11例心肌桥患者中10例有发作性胸痛症状,另1例有心律失常,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患者有效.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临床上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33例(9.70%),其中29例为孤立性心肌桥患者,4例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31例(93.9%)位于左前降支(LAD),1例(3.03%)位于第一对角支(D1),1例(3.03%)位于左回旋支(LCX)。按Noble狭窄程度分级:1级有19例(57.6%),2级有12例(36.4%),3级有2例(6.06%)。16例(48.5%)有典型心绞痛症状,15例(45.5%)为胸闷,2例(6.06%)表现为心悸。19例(57.6%)心电图或/和动态心电图有ST-T或T波改变。所有患者均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9例(87.8%)患者症状改善。结论:心肌桥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大多数心肌桥引起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35例心肌桥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中35例心肌桥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例,2级狭窄12例,3级狭窄18例,16例病人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金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23例有心电图ST-T改变,运动试验阳性8例,可疑阳性5例,3例病人出现与相关心肌桥无关的下壁心肌梗死。16例病人随访0.5~3年,无1例发生与相关血管有关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衰。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桥 )的特征和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 (IH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 2 398例患者 ,其中共检出心肌桥 2 2例。结果 心肌桥检出率为 0 92 % ;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 ;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最主要征象 :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 5 4 5 % ;有心肌桥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结论 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心肌桥最主要征象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中 35例心肌桥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造影和心电图的特点。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为 1% ,均位于左前降支 ,其中 1级狭窄 5例 ,2级狭窄 12例 ,3级狭窄 18例 ,16例病人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 ,11例伴有心电图ST -T改变 ,18例运动试验检查中阳性为 8例 ,可疑阳性 5例 ,3例病人出现与相关心肌桥无关的下壁心肌梗死。16例病人随访 6个月至 3年 ,无 1例发生与相关血管有关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衰。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引起心绞痛 ,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的3168例患者中,96例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为3.0%,位于左前降支85例(88.5%),其中3例患者左前降支有2处心肌桥存在;6例(6.3%)发生在右冠状动脉;4例(4.2%)发生在左回旋支;1例(1.0%)发生在左后降支。96例心肌桥患者中,26例(27.1%)有缺血性ST段和T波改变,70例心电图正常。心肌桥深度:浅表型70例(72.9%),深在型26例(27.1%);心肌桥长度:6~15mm 31例(32.3%)、16~34mm 65例(67.7%)。依据Nobe1分级法,Ⅰ级22例(22.9%),Ⅱ级64例(66.7%),Ⅲ级10例(10.4%)。结论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与心肌桥长度和深度及运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