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要点、手术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7例肘关节"可怕三联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38(14~72)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23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3例采用外侧加内侧入路,1例采用肘后正中入路.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7.5(6~3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腕关节活动度、双侧握力以及X线片情况.用MEPS(Mayo Elbow Perfof-mance Score)和Broberg & Morrey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用Morrey等提出的"5%"校正值对主力侧和非主力侧的握力标准化后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在未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患侧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平均为107°(30°~150°).患侧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平均为147°(0°~220°).患肢握力较健侧平均减少13.7%.MEPS评分平均为93.4(72~100)分,优良率92.6%.Broberg&Morrey评分平均为91.2(68~100)分,优良率88.9%.结论 对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要紧扣其定义,且须与肘关节其它损伤相鉴别.对肘关节"可怕三联征"应采用手术治疗,大多采用单纯外侧入路即可完成,必要时可加用内侧入路.治疗原则为重建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可靠的稳定性、对桡骨头、冠状突骨折尽量进行复位内固定并重视对软组织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2月,本组应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6例。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术中发现肘内、外侧副韧带均有撕裂。按照McKee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0 d,之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亦复位良好,未见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9周);2例患者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2例患者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最后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9±12)°,前臂旋转活动度(97±15)°,未发现肘关节僵硬、复发性脱位以及桡神经损伤症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价,其中优2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由于伴发损伤多,导致肘关节的严重不稳;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同时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厚兆军  王栓科 《中国骨伤》2016,29(7):677-680
肘关节三联征是一种复杂的肘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可达到同心圆复位、肘关节稳定,桡骨及冠突骨折块较小可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若需手术治疗,必须修复桡骨头骨折及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可以采用单一外侧入路也可以联合前内侧入路。MorryⅠ型和Ⅱ型冠状突骨折是否需固定,是否附加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同时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肘关节“三联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祁嘉武 《中国骨伤》2010,23(9):654-656
目的:探讨肘关节"三联征"的诊疗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7例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男6例,女1例;年龄20~68岁,平均36.5岁;均为新鲜骨折。全部病例住院后先行手法复位肘关节脱位,石膏固定,7~10d后手术治疗。均采用外侧切口入路,依次从深层至浅层修复冠状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腱起点,冠状突骨折和桡骨头骨折复位后根据骨块大小采用不同方法固定。疗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elbowperformancescore,MEPS)评定。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6.3个月(5~3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3~6个月),异位骨化4例。肘关节活动度-20°~130°,平均106.5°;前臂旋转度70°~140°,平均121°。本组疗效优2例,良0例,一般4例,差1例。1例桡骨头切除,冠状突骨折复位后克氏针自后向前固定,术后拍X线片示冠状突骨折块发生分离移位,肘关节呈半脱位状态,随访时肘关节仍不稳定,关节功能差。结论:肘关节"三联征"应积极手术治疗,骨与软组织损伤并重处理,结合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对4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0~45岁。均为高处坠落伤。肘关节外侧不稳定3例,内侧不稳定1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1例。  相似文献   

6.
肘关节“三联征”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9例"三联征"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左侧4例,右侧5例;年龄21~67岁,平均41.2岁。桡骨头骨折根据Schatzker-Tile分类: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根据Regan-Morrey分类: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2例。手术方式采用由深入浅的层次修复,依次为冠状突骨折、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关节囊和伸肌总腱起点。如存在外翻不稳定,需要修复内侧副韧带。术后肘关节完全旋前位屈曲90°固定7~10d,6周以内避免进行完全伸直旋后位功能锻炼(这种体位容易导致肘关节旋后不稳定)。8周可以进行肌力锻炼,3个月左右可以恢复日常生活。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1±6)个月。术后3个月:屈伸度为80°~110°,平均(102±3)°;前臂旋转度100°~150°,平均(135±6)°。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5例,良3例,一般1例,差0例。其中3例术后6个月出现异位骨化,2例不影响功能未进行处置,1例影响屈伸功能,给予外侧入路切除骨化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MEP评分由一般升为良。结论:肘关节"三联征"的治疗关键是恢复正常的肱桡、肱尺关节解剖关系,修复损伤的韧带及关节囊,保证肘关节的稳定。如果软组织损伤严重可以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同时并不影响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肘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7.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1~75岁,平均40.4岁.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Ⅱ型7例,Ⅲ型5例;因合并肘关节脱位,按Johnston-Mason分型均为Ⅳ型.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6例.尺骨鹰嘴骨折按Mayo分型Ⅱa型2例,Ⅱb型2例,Ⅲa型2例,Ⅲb型6例.9例肘关节后脱位,3例为前脱位.12例均行手术治疗,冠突、鹰嘴骨折行内固定;桡骨头骨折行内固定、桡骨头切除、金属桡骨头置换,修复内、外侧副韧带.术后石膏托维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3周.结果 8例(66.7%)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6.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4.2周.Broberg-Morrey评分为55~95分,平均88分,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肘关节屈伸范围为70°~150°,平均127.5°;前臂旋转范围为65°~155°,平均122.5°.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关节严重不稳定,必须重建骨关节及软组织的解剖结构,恢复肘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慨念、发生机制、损伤后肘关节稳定性变化以及诊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2008年2月~2009年7月共收治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5.7岁(17~54岁).桡骨小头骨折按照Mason分型:I型3例,Ⅱ型6例,Ⅲ型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I型5例,Ⅱ型6例,Ⅲ型2例.均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伤后7.5 d(1~12 d).术后测量肘关节活动度,并对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分.[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4~31个月). 次随访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117°;平均前臂旋转140°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出现异位骨化.5例患者术后1年肘关节活动时仍感疼痛.随访结束时平均MEPS评分81分(78~96分),其中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上肢外展、前臂外翻及向后外侧旋转时的高能量损伤是发生肘关节在联损伤的主要原因,这种损伤导致了肘关节的严重小稳.早期手术恢复肘关节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足预防肘关节三联损伤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肘三联征(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肘关节较为复杂和严重的损伤之一,主要包括肘关节脱位、桡骨头骨折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等骨与软组织损伤.对肘关节脱位患者,应高度警惕肘三联征的存在,需要联合X线及CT检查加以排除.绝大多数肘三联征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并根据损伤类型决定手术入路.除了关节复位外,还应注重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以及肘关节内外侧软组织结构的修复,重新获得肘关节稳定性.肘关节术后残留不稳、桡骨头骨折固定失败、缺血坏死和异位骨化等为肘三联征常见并发症.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标准手术治疗方案逐步应用,肘三联征预后较以往大为改善.尽管相关医师和学者在肘三联征治疗方面倾尽全力,但最终临床效果仍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32岁。摔伤4例,交通事故伤7例。伤后30 min~9 d入院。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5例,Ⅲ型1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2例。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63±9)°,前臂旋转活动度为(71±8)°。手术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前臂中立位,7~10 d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4周拆除石膏托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7个月,平均14.5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复位良好,于8~19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1周。3例术后6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未作特殊处理;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经康复锻炼后无进展。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3±14)°,前臂旋转活动度(122±1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获优5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0.9%。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恢复肘关节稳定,可术后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手术治疗及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肘部损伤"三联征"(肘关节后脱位复合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分析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期优化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治疗.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17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2~48岁,平均3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5.4 d.桡骨头骨折按照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5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2例.采用外侧入路9例,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2例,前侧入路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行摘除1例,内固定16例;桡骨头骨折行内固定14例,单纯桡骨头切除1例,桡骨头置换2例.术后测量肘关节活动度,并对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48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不连、骨不愈合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出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1例,异位骨化2例.末次随访肘关节平均活动度:屈伸128.3°±6.8°,旋转74.6°±4.2°.MEPS评分:优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除1例桡骨头切除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肘关节稳定性好,影响评分的主要因素为运动受限和日常生活功能部分丧失.结论 肘部损伤"三联征"为复杂类型的肘关节损伤,应根据骨折和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单一肘关节外侧入路治疗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手术扩大显露、修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采用单一肘关节外侧入路,由深至浅依次修复下列结构: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腱起点.并用自创的方法对冠状突骨折进行扩大显露,直视下复位与牢靠固定,对肘关节外侧结构的撕裂进行有效修复.本组患者均未做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探查与修复.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肘部屈伸活动度105°~135°,平均120.0°;前臂旋转活动度150°~170°,平均168.3°;MEPS评分93~95分,平均93.3分,均为优.所有患者均无伤口感染,伤口一期愈合.结论 单一肘关节外侧入路结合相应手术技巧的改进,解决了肘部损伤"三联征"中冠状突骨折复位与固定的疑难问题,对肘关节外侧结构的修复也更加简单、牢靠,是一种临床可行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authors' surgical technique and to evaluate the final functional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Methods: Eight patients identified with “terrible triad” injury patterns, including posterior elbow dislocation, radial head fracture and coronoid fracture, were available for a minimum of 11 months follow‐up.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outcome was based on Mayo elbow performance, Broberg‐Morrey scores, and 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 questionnaire.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Five elbows redislocated while in a splint after manipulative reduction. Three had residual subluxation after operative treatment. The final mean extent of forearm movement was as follows: 21° of extension deficit (range, 5° to 45°), 126° of flexion (range, 110° to 140°), 75° of supination (range, 45° to 90°), and 71° of pronation (range, 30° to 90°). The mean Mayo, Broberg‐Morrey, and DASH scores were 78.0 ± 13.4, 76.0 ± 14.0, and 28.0 ± 24.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When an elbow joint is affected by the terrible triad, it is very unstable and prone to numerous complications. With operative treatment, the surgeon should attempt to perform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coronoid fracture, to regain normal radiocapitellar contact (either by preserving the radial hea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or by replacing it with a prosthesis), and to repair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LCL). Thus early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a successful final functional outcome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4.
尺骨冠突骨折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尺骨冠突骨折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1具22侧新鲜成人尸体的上肢标本,在6侧上肢上测量尺骨冠突的高度,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开角的大小以及冠突1/2高度处在冠状面的宽度,矢状面的厚度等。在分别距尺骨冠突尖2mm、冠突高1/4处、冠突高1/2处、冠突高3/4处和冠突基底处截骨,测量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度及稳定性。另16侧上肢随机分成两组,在冠突高1/2处截骨行内固定,一组不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而另一组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分别观测伸屈时肘关节外翻角度的变化。结果尺骨冠突截骨高度不超过冠突高的1/4时,肘关节伸屈稳定性不受影响;当截骨高度达冠突高的1/2以上时,肘关节稳定性明显受影响,活动时会出现半脱位或后脱位,同时尺侧副韧带前束受损;而当尺骨冠突截骨再复位内固定后,尺侧副韧带前束断裂不修复与修复之间,肘关节屈曲0°、30°、60°、90°和120°其外翻角度有显著增加(P<0.05),肘关节不稳定,证实尺侧副韧带前束在抗外翻应力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尺骨冠突骨折不超过冠突原高度的1/4时,对肘关节稳定性无显著影响,有手术摘除碎骨片不会影响肘关节功能;当尺骨冠突骨折超过原高度的1/2合并有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时,会明显影响肘关节稳定性,在行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应修补或重建韧带以稳定  相似文献   

15.
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应用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方法对1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2-48岁,平均38岁。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12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14例,斜形骨折1例。13例合并冠状突骨折,2例合并肱骨外髁骨折。对所有病例应用内固定治疗,包括单纯张力带固定4例,张力带加螺钉固定5例,张力带加重建钢板或半管状钢板固定6例。3例行一期植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肘关节和前臂平均活动范围:屈肘105°,伸肘-20°;前臂旋前50°,旋后60°。按照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6例,可1例。其中张力带加钢板治疗组6例均为优。结论  高能量损伤中因尺骨近端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多同时合并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极不稳定,单纯应用张力带固定不能获得稳定的固定,建议用重建钢板对尺骨近端骨折进行稳定固定,以获得正常的鹰嘴宽度和肱尺关节对合关系。一旦尺骨骨折向前移位得到纠正,桡骨头脱位也大多同时得到复位。存在明显骨缺损者应一期植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