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贲门癌的全胃切除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4年8月~1988年12月采用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64例.其中全胃R_25年生存率为37%,R_1者为14.3%,姑息切除者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全组无Ⅰ期患者.Ⅱ期4例中淋巴结有无转移对生存无显著影响.Ⅲ期35例,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1%和28.6%.Ⅳ期25例无1例生在5年.本组第2站淋巴结转移率不比第1站淋巴结转移率低.淋巴结转移、浆膜累犯明显影响预后.本文认为为改善贲门癌术后生存,应视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全胃切除为宜,力争R_2特别对Ⅲ期患者或只有第1站淋巴结转移者,S_1者应持积极态度采用全胃R_2术式.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选择性根治Ⅲ式手术及其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从1981年开始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合理的淋巴结清除范围。据此,我们提出了选择性根治Ⅲ式手术(简称选择性R_3)方法,明显提高了生存率。选择性R_3切除范围,除与一般根治术相同需彻底切除胃原发病灶、大小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胃近旁淋巴结(第1站及个别组第2站)外,尚需常规清除第1、2站的全部及第3、4站中转移率高的几组淋巴结,如11、12、13、14、15、16组等。如需要,应行联合脏器切除。我科1978年~1980年间,共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230例,其中根治切除组术式为一般根治术,共140例(未行第2站以远淋巴结清除);1981年~1984年间共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369例,其中根治切除组术式为选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胃癌扩大根治手术:选择性根治Ⅲ式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超鸿 《肿瘤》2000,20(3):187-188
目的 对胃癌淋巴转移进行分析。探讨合理切除淋巴范围。方法 通过1498例胃癌洒巴转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胃癌Ⅰ、Ⅱ、Ⅲ站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发现进展期胃癌的Ⅰ、Ⅱ站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Ⅲ站仅部分组淋巴结有较高的移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名叫选择性D3的进展期胃癌扩大淋巴结切除手术。结论 通过廿余年临床实践,选择性D3手术能明显提高Ⅲ期和部分Ⅳ期胃癌的生存期。手术创伤小,可以避免一部分不  相似文献   

4.
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方法 对可手术的504例Ⅰ-ⅢA期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肺切除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凡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均对术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切除总数量)、PTNM分期、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内的复发转移、手术并发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1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用Cox成比例危险率模型。结果 504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320例,研究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对照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Ⅰ期肺癌研究组的1,3,5,9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6.9%、81.4%和74.2%,对照组为88.7%、72.5%、58.5%和52.1%,差异有显著性。Ⅱ、ⅢA期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后分期、淋巴结转移比和淋巴结清扫范围3个因素。结论 肺叶(全肺)切除加上系统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能减少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可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性术式。  相似文献   

5.
随胃切除病例数增加,残胃癌的病例数亦见增多。作者报告信州大学1969年1月到1981年6月共行胃切除术475例,其中4例(0.8%)发生残胃癌。这4例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66岁(52~78岁),原发疾患为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原疾患手术式为毕-Ⅰ式1例,毕-Ⅰ式3例。残胃癌发生在术后13~29年。这4例残胃癌分别发生在吻合部、残胃全部、胃小弯前后壁、贲门部小弯侧。分期:Ⅰ期1例,Ⅲ期1例,Ⅳ期2例。病理学分类:3例为低分化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治疗:3例作了残胃全切除术,R_2及R_3根治切除各1例,R_2非根治切除1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全胃癌手术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岂凡 《中国肿瘤》2002,11(1):40-41
我们对胃淋巴流向的规律及进展期胃癌生物学特性,淋巴结转移规律经过20余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进展期全胃癌(Ⅱ、Ⅲa期)采取全胃切除,选择D3手术是比较合适的,即不行所谓标准D3,D4,而采用:(1)将1,2站淋巴结群全部清降;(2)第3,4站转移率高的淋巴结群(而不是某一淋巴结)常规予以清除,转移率很低的淋巴结群,则视临床病理学因素及术中判定结果决定是否予以切除,即选择性D3手术,临床证实此种做法有一定的效果,截止1995年一共收治胃癌(Ⅱ1Ⅲa期535例),其中有完整纪录的进展期全胃癌(Ⅱ1a期)为175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选择性D3手术,术后5年生态率Ⅱ期55.4%,Ⅲ期30.0%。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方法、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4年7月,对2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其中胃远端癌行毕Ⅱ式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D2)10例(2例同时切除胆囊),胃小弯低分化腺癌(革囊胃)伴不全梗阻行全胃切除1例,胃底贲门癌行腹腔镜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8例Ⅳ期胃恶性肿瘤并幽门梗阻因无法切除而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者,手术时间82~282 min,平均131.5 min;术中出血55~282 ml,平均113.2 ml;患者术后均在48 h内恢复胃肠道功能,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术后梗阻很快得到解除,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21 d,平均8.5 d.22例患者术后1~39个月获随访,在行根治性手术的9例Ⅱ期胃癌患者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24,28个月出现肺转移,全胃切除的患者于术后18个月因广泛转移而死亡,而Ⅰ期胃癌者均存活3年以上.结论腹腔镜对胃癌手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对Ⅰ期胃癌行根治术和Ⅳ期胃癌行胃空肠吻合术,具有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对Ⅱ期至Ⅲ期胃癌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放疗、化疗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Ⅰa期5例,Ⅰb期16例,Ⅱa期13例;术前放疗、化疗13例,术后全部行同步放疗、化疗;单个淋巴结转移26例,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转移8例。结果淋巴结转移率22.1%(34/154),34例淋巴结转移患者全部行术后同步放疗、化疗,5年生存率82.4%。转移淋巴结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86.7%;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57.9%;1个淋巴结转移至1级组患者,5年生存率76.6%;转移至2级组患者,5年生存率45.0%。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术后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同步放疗、化疗,可有效地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是当下胃癌治疗的热点。转化治疗是指经转化化疗后,使原本不可切除或肿瘤学无法肉眼完整切除的晚期胃癌,争取获得R0切除。但目前,转化治疗的适应证未明确。综合文献报道的临床实践,根据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和高度异质性,Ⅳ期胃癌被分为:无肉眼种植转移(Ⅰ类:转移灶潜在可切除;Ⅱ类:转移灶大体可切除,手术可能获益小,不作为首选治疗);有肉眼种植转移(Ⅲ类:不可切除的腹腔种植转移病灶,转化手术后可能获益;Ⅳ类:不可切除转移灶,腹腔种植伴其他远处转移)。Ⅰ类病患的术前化疗归为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的适应人群应为Ⅱ类、部分Ⅲ类、极少数Ⅳ类Ⅳ期胃癌,Ⅰ类、Ⅱ类、少数Ⅲ类晚期胃癌有望通过围手术期化疗联合手术,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期。作者回顾Ⅳ期胃癌的治疗进展,并对Ⅳ期胃癌进行新的分级,试图在临床实践中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贲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20年间手术切除485例贲门腺癌,其中283例行全胃切除术,202例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通过疗效对比研究二种术式的选择。二组病人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期、肿瘤大小、手术根治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胃壁浸润程度和组织学类型相似,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果:两种术式的1、3、5年生存率Ⅰ、Ⅱ期患者相似,Ⅲ期患者全胃切除组优于近侧胃大部切除组,3及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了14.6%和15.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Ⅳ期患者如无远处转移,争取行扩大全胃切除术,如病变超过扩大全胃切除范围,局部条件许可,为解除梗阻或出血等症状,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行姑息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或姑息性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淋巴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超鸿  高仁中 《肿瘤》1990,10(5):234-235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1964~1989年间国内文献五篇、国外文献十八篇中有关胃癌淋巴转移的资料,旨在掌握胃癌淋巴转移规律,进行合理的淋巴切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胃癌淋巴转移概况 综合1,657例胃癌资料,淋巴转移率在52%~88.7%之间。收集淋巴结43,818枚。转移度14.5%~32.5%。淋巴转移率和转移度与病期早晚成正比。分站转移率为Ⅰ站41%,Ⅱ站41%,Ⅲ站18%。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了1204例胃癌手术,237例施行了全胃切除术,术后满5年者儿0例。文中对手术并发症及切除淋巴结数、转移率、转移淋巴结数及转移度的关系和随访结果进行讨论,认为Ⅱ期以上进行性胃癌,行全胃及胃周围淋巴结清扫,应是胃癌手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Ⅲ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中D2淋巴结廓清组114例,D3淋巴结廓清组102例,术中放疗(IORT)组48例,腹腔化疗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腹腔灌注治疗组18例,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淋巴结转移率79.5%(384/484),转移度为41.2%(4169/10121);第1站,第2站,第3站和第4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68.8%,34.6%,19.6%和3.5%,浆膜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23.2%,其中癌性粘连12.5%。D3淋巴结廓清组1,3,5,8,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D2淋巴结廓清组,IORT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术中43℃(温热)蒸馏水 术后腹腔化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灌注治疗明显减少腹膜种植转移率。结论;Ⅲ期胃癌患者因其临床病理的特殊性,手术力求切除足够的胃和淋巴结,结合IORT及各种措施的腹腔灌注治疗,来提高Ⅲ期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54例早期胃癌术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早期胃癌54例,Ⅰ型5例;Ⅱ、Ⅲ各6例,Ⅱ19例、Ⅲ1例、Ⅱ Ⅲ1例、Ⅱ Ⅱ4例;Ⅲ型12例。54例均作R_2术式,7例有淋巴结转移,第1站转移率为12.96%,第站转移率为3.7%.随访率100%。5年生存率为94.5%,其中粘摸内癌5年生存率100%.粘膜下癌为87.5%。本文着重讨论早期胃癌诊断应重视癌前病变的纤维胃镜随访观察。对早癌的手术治疗.术前如能确定为粘膜内癌.可行R1术式。否则以R2术式为宜。  相似文献   

15.
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对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月,首次行胃癌切除术病人224例,其中早期胃癌26例,进展期胃癌198例。随访率91.5%。全组均行次全或全胃切除加R1-3淋巴结清扫术。结果:①生存率比较:早期胃癌R1与R2,P>0.05。进展期胃癌R1与R2,P<0.01;R1与R3,P<0.01;R2与R3,P>0.05。②病灶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提示病期预后。③肿瘤大小与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④早期胃癌Ⅲ型生长、进展期胃癌浸润型生长预后最差。结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早期胃癌行次全胃切加R1,选择性R2淋巴结清扫为宜;进展期胃癌宜行距肿瘤5cm以上的次全或近全胃切加R2,选择性R3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16.
胃贲门癌两种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我院自1954年12月至1981年底用根治术治疗胃贲门癌440例的经验。本组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70%。全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18.5%,10年生存率为10.7%。Ⅰ期贲门癌根治术Ⅰ式与根治术Ⅱ式的疗效相似。Ⅱ期贲门癌无论区域淋巴结有否转移,Ⅱ式的疗效皆优于Ⅰ式,但统计学处理并无显著差别。Ⅲ期淋巴结阴性患者,Ⅱ式疗效虽优于I式,但无统计学意义;惟淋巴结阳性患者,Ⅱ式疗效确实优于Ⅰ式(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月8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细气管肺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全组74例行肺叶切除,8例行肺楔形切除,3例行全肺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化疗31例。术后复发或者远处转移44例(51.8%),其中Ⅰ期4例,Ⅱ期10例,ⅢA期13例,ⅢB期16例,Ⅳ期1例;淋巴结阳性者34例,有32例未行化疗。1年生存率为90.6%,3年生存率为77.7%,5年生存率为61.2%。术后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是治疗细支气管肺泡癌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化疗与否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但术后复发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未行化疗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行放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1994年 1月~ 1996年 12月收治乳腺癌 3 8例 ,其中Ⅰ期 3例、ⅡA 期 10例、ⅡB 期 13例、ⅢA 期 12例。行根治术或单纯乳腺癌切除术 ,术后行常规放疗预防照射 5 0Gy ,并同时行至少 2个疗程以上CMF方案或CAF方案化疗。结果 全组 3、5年生存率分别是 84 2 %、68 4%。Ⅰ、ⅡA、ⅡB、ⅢA5年生存率分别是 10 0 %、10 0 %、76 9%、2 5 % (P值 <0 .0 5 ) ;腋淋巴结阴性、腋淋巴结转移数 1~ 3个及≥ 4个的 5年生存率分别是 10 0 %、85 7%、2 3 1% (P <0 .0 1)。 5年内有 13例 (占 3 4 2 % )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癌术后行放化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直径≤2c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4年间治疗组共138例直径≤2 cm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病例。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病理类型等对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样本总体的5年生存率为71.7%。其中138例患者中共有24例(17.4%)发生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82.7%,而pN1和pN2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接受肺段或肺部分切除的患者(P<0.05)。患者术后肿瘤分期Ⅰ期、Ⅱ期、Ⅲ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77.8%和43.1%(P<0.05)。结论:直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与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程度及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肿瘤的大小不应作为是否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Nevin、AJCC、JSBS三种胆囊癌分期法与胆囊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1988年 10月至1998年 12月,新华医院收治的 30例胆囊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分别按三种分期法归类,评估不同分期的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所有Ⅰ期患者均长期生存。NevinⅡ、Ⅲ期的病例数较少,其 3年、5年生存率优于其余两种分期法的Ⅱ、Ⅲ期。NevinⅢ期的术后 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NevinⅣ期(P<0. 05)。NevinⅣ、Ⅴ期的术后 3年、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JSBS及AJCCⅣ期(P<0. 05)。JSBS及AJCCⅣ期患者无长期生存者,术后 5年生存率为 0。其中,JSBSⅣ期的术后 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JCCⅣ期 (P<0. 01),JSBSⅢ期与Ⅳ期术后 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P<0. 05),AJCCⅢ期与Ⅳ期则不明显。结论:胆囊癌的分期与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关系,JSBS分期详细划分了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比较手术效果及判断预后的较好的分期方法。JSBSⅠ、Ⅱ、Ⅲ期的胆囊癌应行根治切除手术,JSBSⅣ期(肿瘤侵犯到胰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或肿瘤浸润肝脏超过 2cm、侵犯2个以上邻近脏器)患者根治手术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