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上,孕妇DR3、婴儿DR3、母婴DR3同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胎盘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HBV官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4.71(1.62~13.66)、3.91(1.18~12.94)、5.96(1.14~31.15)、6.59(2.72~15.97)、4.53(1.93~10.64)和2.51(1.12~5.60);在α入=0.05,α出=0.10水平上,进行HBV宫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DR3(OR=4.65,1.44~15.05)、孕妇血清HBV DNA(OR=6.56,2.65~16.23)被引入回归方程,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其他因素的暴露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其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χ2=16.74,P<0.os).结论 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HLA-DR3阳性和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HBV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增高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aepatitis B virus,HBV)宫内传播是导致人群中众多HBV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可靠的措施阻断和预防,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以太原市各省市级医院筛检的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了解该地区HBV宫内传播的频率及其危险因素,为HBV宫内感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母婴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HBV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4年1月-2007年9月于住院分娩的孕妇  相似文献   

4.
垂直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重要传播方式,婴儿感染了HBV及HCV后,不仅容易终生携带该病毒,在人群中形成新的传染源,而且也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发生.本文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孕产妇HBV和HC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随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125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进行了随访调查。按0、1、6方案对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时,同时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及婴儿的HBV感染指标。结果,共检出13例婴儿血清中HBsAg阳性,其中8例出生时即为阳性,5例为随访时阳转。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0.4%(13/125)。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母亲HBeAg阳性、先兆早产与宫内感染的发生有关。结论:母亲HBeAg阳性、先兆早产是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其RR值分别为31.27和10.87。  相似文献   

6.
杨柳  周世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29-383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将6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胎儿为观察组,60例HBsAg阴性孕妇及其胎儿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sAg、HBeAg、及经利凡诺尔引产的胎儿心脏血清HBsAg,用Southern印记杂交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DNA和胎儿肝细胞HBV-DNA。结果观察组62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eAg阳性26例,HBV-DNA阳性44例;其胎儿HBsAg阳性9例(14.52%),HBV-DNA阳性10例(22.73%)。对照组60例HBsAg阴性孕妇血清中,HBeAg阳性4例,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胎儿HBsAgl例(1.67%),HBV-DNA检测结果均阴性。胎肝HBV-DNA的整合与孕妇HBV-DNA存在相关(x2=4.88,P<0.05)。结论 HBV可以进入宫腔内感染胎儿,同时证明孕妇HBeAg和HBV-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机制。共调查35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调查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母亲HBeAg阳性、先兆早产史是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64(2.79~6.48)和5.22(3.12~7.3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掌握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探讨HBV相关抗体在胎儿体内产生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筛选出HBsAg阳性孕妇及引产胎儿153例 ,HBsAg阴性孕妇及胎儿65例 ,共218例。然后用多聚酶链技术对孕妇 -引产胎儿HBV宫内感染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HBVDNA宫内感染率为53.59 %(82/153) ,HBsAg阴性孕妇静脉血中6.15%(4/65)检出HBVDNA阳性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母亲血中HBsAg、HBeAg、抗 -HBc同时阳性其相应胎儿HBVDNA感染率为92.5%(74/80) ,46例抗 -HBs阳性的胎儿血有5例检出HBVDNA阳性。结论HBV宫内感染率较高 ,HBsAg阴性孕妇也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 ,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新生儿的转归情况,并探讨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进行随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分析比较新生儿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的差异,并对母亲HBeAg阳性与宫内感染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到214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有10例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其中2例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母亲既往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既往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在新生儿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6.68和14.80,P<0.05)。母亲既往HBeAg阳性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组和非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母亲既往HBsAg和HBeAg双阳性、既往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宫内感染危险增加,母亲既往HBeAg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刘格琳  田鹏 《现代保健》2012,(5):120-121
目的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7例孕妇弓形虫感染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弓形虫感染与饲养猫狗宠物、喜食烧烤和涮锅、菜板生熟不分、从事接触生肉职业、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有关。结论孕妇弓形虫感染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应开展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可导致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已有研究显示,目前尚无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特效药物,预防仍是控制HBV感染的关键.目前,有关藏族人群乙肝感染影响阂素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即分析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用STRPCR、As-PCR及hemi-n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胎儿DNA及母亲DNA,通过检测TH01、GSTM1、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以GSTM1、ACE基因多态性判定母亲源性或胎儿源性等位基因,42对信息病例中有26例新生儿发生了母.胎细胞转运(61.90%,26/42);40对信息病例中有32例发生了胎-母细胞转运(80.00%,32/40);10对母胎发生了双向转运。统计分析显示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有关联,胎.母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无关联,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无关。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二者未显示交互作用;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有关,两因素间亦未显示交互作用。结论母胎之间存在细胞转运,母-胎细胞转运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对HBV宫内感染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江苏省一般人群HCV抗体的阳性率分布,分析感染HCV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3个地区的传染病防制示范区以乡镇和行政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CV抗体检测,利用SPSS软件分析抗体阳性率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Cox模型拟合1:4配对的logistic回归分析HC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HCV感染情况在不同人群分布有差异,女性感染率(0.965%,95%CI:0.899%~1.035%)高于男性(0.572%,95%CI:0.517%~0.632%);3个县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31%,95%CI:0.103%~0.164%;0.316%,95%CI:0.268%~0.370%;2.173%,95%CI:2.039%~2.3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577%,95%CI:1.425%~1.740%),<30岁年龄组最低(0.161%,95%CI:0.125%~0.204%); 受教育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其中流动人口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率最低的地区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史(OR=3.049,95%CI:1.322~7.036)、输血史(OR=14.319,95%CI:2.318~88.459)和共用剃刀(OR=3.604,95%CI:1.096~11.851)是HCV感染的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较低的地区分析显示仅血制品使用史(OR=7.202,95%CI:1.170~44.310)是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显示献血史(OR=7.496,95%CI:6.121~9.180)、输血史(OR=2.305,95%CI:1.578~3.369)和侵入性检查史(OR=1.258,95%CI:1.021~1.549)为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年龄组单因素分析显示,30~39岁组与他人共用剃刀是独有危险因素,50~59岁组有针灸史是该年龄组危险因素,50~59岁和60~69岁组有侵入性检查是危险因素。结论 HCV感染在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强的人群中感染率高,不安全献(输)血、血制品使用可能是既往几十年中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灸、侵入性检查以及共用剃刀等在不同人群中的危险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社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区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502例乙肝病毒感染儿童和2 046例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感染相关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出生地、乙肝家庭史、手术史、乙肝疫苗接种史6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年龄、女性、有乙肝家庭史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因素。结论扩大免疫人群,尤其是尽早对家庭内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其他易感成员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在巩固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高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校919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性检测HBsAg。采用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应用相加效应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所调查的919名新生HBsAg阳性率为10.12%(93/91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来自农村、未接种乙肝疫苗、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家族感染史和穿耳洞,其0R值分别为2.838、1.669、2.824、8.555、2.965。其中HBV家族感染史与性别、乙肝疫苗接种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eess risk of interaction,RERI)分别为17.828和55.675。结论男性、来自农村、未接种乙肝疫苗、有HBV家族感染史和穿耳洞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其中HBV家族感染史与性别、疫苗接种史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2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中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孕10个月分娩的260例HBV感染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脐血的HBVM模式及其与母亲模式的关系。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产前孕妇进行HBVM免疫学标志联合测定,分娩后新生儿取脐血检测HBVM免疫学测定。结果: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率34.23%(89/260),其中58例大三阳者新生儿脐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率高达82.76%(48/58),202例小三阳者新生儿脐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率达20.30%(41/202)。②89例新生儿感染者中,阴道顺产者有44例,剖宫产者有45例。③新生儿所出现的抗体阳性结果几乎都是其母亲所具有的抗体阳性结果。结论:HBeAg阳性是母婴垂直传播HBV的重要因素,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sAg(或HBeAg)阳性率。新生儿体内的抗体几乎全部来自于母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住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状况.方法 对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范围内2011年l-6月孕产妇进行HBV血清学5项指标筛查,阳性者采集静脉血3 mL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孕产妇年龄、居住地及文化程度等信息,比较不同年龄组、居住地、文化程度及感染模式孕产妇HBV DNA水平的差异.结果 调查共筛查235 032人,HBV感染率为2.28%(5 364例),获得合格血液样本4 308份,样本采集率为80.31%;15~34岁占91.71%(3 951人),农村居民占80.52%(3 469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93.03%(4 008人).4 308份血液样本共检测出18种感染模式,其中模式1(HBsAg、HBeAg、抗-HBc项阳性)和模式2(HBsAg、抗-HBe、抗-HBc项阳性)分别占38.74%(1 669例)和45.57%(1 963例);模式4(HBsAg、抗-HBc项阳性)和模式9(HBsAg、HBeAg项阳性)分别占10.17%(438例)和2.16%(93例).不同年龄组孕产妇HBV感染模式1、模式2、模式4和模式9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6,P<0.01;X2=203.27,P<0.01;χ2-=12.40,P<0.01;x2=10.18,P<0.05).15~24岁组以模式1感染为主,占52.19%(918/1 759);25~34岁组35~51岁组均以模式2感染为主,分别占52.24%(1 145/2 192)和64.43%(230/357).农村孕产妇模式1感染率为40.53%(1 406/3 469),高于城镇组;模式2感染率为44.31%(1 537/3 469),低于城镇组(x2=21.38和14.17,P均<0.01).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模式1的感染率为39.65%(1 589/4 008),高于大专及以上组(X2=21.81,P<0.01);模式2和模式4感染率分别为44.74%(1 793/4008)和10.03%(402/4008),均低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组(X2=16.08,P<0.01;x2=6.46,P<0.05).模式1和9感染孕产妇中,HBVDNA>105 IU/mL者占比较高,分别达到84.84%(1 416/1 669)和89.25%(83/93);模式2和模式4感染的孕产妇HBV DNA<500 IU/mL者占比高,分别达到81.25%(1 595/1 963)和76.48%(335/438).结论 云南省现阶段孕产妇感染HBV血清学组合模式以模式1、模式2为主,HBV DNA含量以<500 IU/mL及>105 IU/mL为主,年龄集中在15~34岁,以农村居民及低文化程度群体为主.  相似文献   

18.
颜俊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34-413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42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组)和642例妊娠无乙肝病毒感染(aY-常妊娠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乙肝组TP,ALB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B,DB,ALT,AST,GGT,TBA,GCT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ALP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别. (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母体的并发症分别为:IGT 10.8%,6.2%:GDM 10.3%,4.8%;PIH 5.3%,1.1%;产后出血11.5%,4.0%;蛋白尿17.9%,7.5%;尿WBC阳性25.5%.7-8%;尿RBC阳性21.8,6.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8%,0.6%;肝酶升高21.8%,2.8%. (3)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9.7%,2.7%;黄疸32.1%,8.3%;肺炎5.6%,1.9%:小样儿3.6%,1.2%;窒息4.1%,1.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妊娠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