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全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3):295-296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国内外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开展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共纳入济南市城区7 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使用中国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计算加权kappa值(kw)比较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采用4种BMI筛查标准,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21.0%(中国标准)、17.2%(CDC标准)、21.0%(IOTF标准)和22.1%(WHO标准),肥胖率分别为19.9%(中国标准)、17.4%(CDC标准)、12.4%(IOTF标准)和18.6%(WHO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标准,男生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6~11岁组肥胖率显著高于12~17岁组。中国标准与三种国际标准即CDC、IOTF和WHO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很好,kw值分别为0.88、0.80和0.91。结论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严峻,主要集中在男童和6~11岁儿童,提示相关部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21 198名2~18岁人群的体重指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00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合并超重(包括肥胖)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8.6%和8.1%(CDC 2000标准),17.4%和5.1%(IOTF标准);根据WGOC计算的7~18岁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是20.9%和8.9%.学龄儿童(6~18岁)的合并超重率高于学龄前儿童(19.8%:14.8%,CDC 2000标准);学龄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26.7%:16.5%,WGOC标准),城市高于农村(27.0%:15.9%,WGOC标准);学龄前儿童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有1/5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居国内最高水平.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了解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超重肥胖相关预防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95名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评价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结果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8.98%,22.71%,其中男生分别为21.39%,24.39%,女生分别为13.83%,19.15%.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6~18岁年龄段学生超重率最高,为26.98%;10~12岁年龄段学生肥胖率最高,为23.46%.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智障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分别为26.42%和31.13%.不同智障程度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处于较高水平.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家庭等应对此给予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 116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以李辉制定的中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kg/m2)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4.24%,肥胖率为6.31%。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9%、13.68%,肥胖率分别为7.60%、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P<0.001)。涪城区、江油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5.77%、12.44%,肥胖率分别为7.63%、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检出率,政府、学校及家庭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8.
聂晓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62-2662
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及其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症状如不加以控制会持续到成年阶段,增加心血管、代谢系统疾病的风险.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柏丽丽  朱维维 《职业与健康》2023,(21):2985-2989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中部地区1个城区和1个郊县共13所学校4 026名学生,进行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格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19.92%,其中男生超重检出率(23.06%)高于女生(1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6,P<0.05)。肥胖检出率21.56%,其中男生肥胖检出率(26.02%)高于女生(1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9,P<0.05)。不同学段之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13.175,χ2肥胖=73.347,均P<0.05)。住校生中超重检出率高于非住校生,而肥胖检出率低于非住校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4.23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超重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3—11月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77 780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20.5%,肥胖检出率为8.4%。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随着学段的上升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178.65,389.86),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 061.06,504.21),城区均高于郊县(χ2值分别为56.17,34.14)(P值均<0.01)。不同经济片区中,中片区(23.3%,9.7%)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好片区(21.1%,8.7%)、差片区(18.2%,7.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6.29,143.9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人口学方面,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均为经济片区、居住地、学段和性别;饮食行为方面,超重的影响因素为含糖饮料、甜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食用频率,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甜食、新鲜水果食用频率(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形势严峻,应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探讨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7省市28 612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7d饮食行为回顾法收集饮食行为资料.结果 共确定4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58%,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西式快餐、含糖软饮料、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3.02%,与蔬菜、水果、肉或肉制品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5.58%与早餐、奶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50%,与饭碗大小、吃饭速度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模式1(OR=1.146,95% CI=1.058~1.242)和模式4(OR=1.848,95% CI=1.699 ~2.01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模式3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76 ~ 0.798).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91—2015年中国9个省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991—2015年9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1488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分别采用2000年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制定的全球儿童超重和肥胖标准(IOTF标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学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2009年李辉等制定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界值(专家标准)及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界值(行业标准)进行判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5年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5年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和地区后,体重指数由1991年(2363名)的17.26 kg/m2上升至2015年(1060名)的18.72 kg/m2(P趋势<0.001)。根据IOTF标准、WHO标准、专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重率分别由1991年的4.06%、5.37%、5.16%、4.27%增长至2015年的13.58%、16.23%、13.30%、11.70%(P趋势<0.001),肥胖率分别由1991年的1.02%、1.86%、2.24%、2.41%增长至2015年的7.45%、10.75%、12.08%、12.74%(P趋势<0.001)。结论1991—2015年,我国9个省份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水平、超重和肥胖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阳  穆小瑜  杨萌  张钰  张立  朱红 《中国校医》2012,26(8):571-574
目的分析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市区以及周边县区选取5所中小学共2 351名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CDC)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标准(IOTF标准)计算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3.5%(WGOC标准),13.0%和13.0%(NCHS/CDC标准),16.0%和11.2%(IOTF标准)。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天津市约有1/4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或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2005年和2015年2所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曲靖市重点中学及小学各1所,共11 516名学生,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健康检查测量。结果 曲靖市2所学校2005年至2015年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中学生由7.63%升至10.85%(χ2=18.801,P<0.05);小学生由8.36%上升至10.61%(χ2=7.657,P<0.05);肥胖检出率中学生由5.56%升至8.37%(χ2=18.487,P<0.05);小学生由6.96%上升至15.23%(χ2=86.943,P<0.05);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由8.80%升至11.97%(χ2=16.456,P<0.05);女生检出率由6.86%上升至9.46%(χ2=11.601,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由7.87%升至14.45%(χ2=66.099,P<0.05);女生检出率由3.98%上升至8.85%(χ2=49.030,P<0.05)。结论 曲靖市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处于增长趋势,小学生肥胖明显高于中学生,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明显高于女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6所学校1 228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2%的中小学生有特别的食物偏好。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有吃零食习惯,碳酸饮料和西式快餐食用率很高。早餐的食用情况良好,但存在营养搭配问题。超重及肥胖男孩比例高于女孩、小学生比例高于中学生。超重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在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有待改进;预防和控制不良饮食行为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尤其是加强对母亲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中国内地8省(市、自治区)为抽样框,抽取19 934名7~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超重肥胖状况.采用Green综合分析方法确定家庭SE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家庭SES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Green评分低、中、高家庭的儿童超重率分别为7.4%(538/7295)、9.3%(560/6013)和12.6%(832/6626),肥胖率分别为4.4%(321/7295)、6.4%(387/6013)和10.2%(677/6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3.82、180.27,P值均<0.01).在调整年龄、城乡、经济类型地区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低SES儿童相比,高SES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83(1.61 ~2.08)和1.67(1.42~2.00);中SES的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30(1.15 ~1.48)和1.23(1.04~1.46).结论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与持续的体质下降及日益严重的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受到体育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共同关注。然而,基于健康结果为导向的身体活动促进模式未能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基于身体素养概念、身体素养构成要素、直接与间接的证据阐述身体素养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关系,并指出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如开发中国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开展身体素养与身体活动参与及健康关系的纵向研究;身体素养干预对身体活动行为及健康结局的直接影响。身体素养提升成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及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降低因身体活动不足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银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区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共计12所,抽取的学校按年级分层,在各年级中随机抽取班级,共计抽取7291人。采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91名研究对象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50.1%和49.9%,超重检出率为12.1%,肥胖检出率为7.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超重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129.09,χ2性别=70.125,P<0.001)。腹型肥胖检出率6.7%,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72.768,χ2性别=51.031,P<0.001)。高血压检出率为16.8%,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189.67,χ2性别=8.074,P<0.001)。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3.0%、27.2%、43.2%,腹型肥胖者中高血压检出率为43.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在儿童青少年中BMI、腰围身高比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较体重正常者血压升高,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