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了解河南省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探讨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学生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122所城乡中小学校和3所大学的学生共60 398名进行视力检测,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49 22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0年河南省城乡7 ~ 22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48%.家庭作业时间越长的学生疑似近视率越高(P<0.05);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较短的学生疑似近视的检出率较高(P<0.05);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lh的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低于体育锻炼时间相似文献   

2.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近视主要影响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学(完中)和小学各6所共11 878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其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3.4%,其中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6.5%.视力不良率女生(56.4%)高于男生(50.6%)(x2=107.000,P<0.01);城市学生(54.1%)高于乡镇学生(52.5%)(x2=107.000,P<0.01);中学生(71.9%)高于小学生(40.1%)(x2=112.000,P<0.01).在视力不良构成中,轻度视力不良占19.5%,中度占31.1%,重度占49.4%.多因素分析显示,学习时眼距书本不足1尺、父母近视、家长未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时间、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较严重并具不同特征.学生近视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需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通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市17所学校共2 568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南通市2 568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2.09%.学生视力不良的严重程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呈上升趋势(X2趋势=156.7...  相似文献   

4.
了解2000-2014年重庆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状况及发展趋势,为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重庆市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检出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重庆市7~18岁男、女生14年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增长了20.06,15.53百分点,疑似近视检出率分别增长了20.35,17.26百分点.2014年重庆市7~18岁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分别为55.81%,58.11%,女生高于男生(x2=3.90,P<0.05);城、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3.31%,50.61%,城市高于乡村(x2=118.32,P<0.01);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片区中,“好片”“中片”“差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6.21%,52.04%,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P<0.05).视力不良学生中,98.37%属于疑似近视,疑似近视检出的现状和趋势与视力不良基本一致.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检出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应从学龄初开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延缓近视程度在青春期阶段的迅速加深.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在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按照《2020年广东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手册》中的规定,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阳江市抽取1个城区(6所学校)、1个郊区(6所学校),共3 746名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检测及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专项调查。结果 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73%。裸眼视力平均值右眼为(4.52±0.45),左眼为(4.46±0.44)。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5.32%)高于男生(59.99%)(χ2=11.37,P<0.001);学段越高视力不良检出率越高(χ2=1 700,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1.36%)高于农村(51.79%)(χ2=151.32,P<0.001);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2.42%)低于少数民族(79.71%)(χ2=8.67,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村、眼睛总是离书本1尺、课间户外休息、换座位频率1次/周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女生、学段高、少数民族、过去一周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是≥2 h、在校不做眼保健操、过去一周每天用电脑时长2 h~2.9 h、每学期换座位1次均为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欠佳,且影响因素涉及用眼状况、读写姿势、电子屏使用情况、户外活动等多方面。因此,保护学生视力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监督、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生视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收集四川省14 306名7~18岁中小学生视力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学生视力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3%,平均视力为(4.79±0.37).不同年龄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平均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视力不良率(55.8%)高于男生(48.8%) (x2=70.190,P<0.01),平均视力(4.77)低于男生(4.82)(t=7.143,P<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59.6%)高于农村学生(44.5%) (x2=326.403,P<0.01),平均视力(4.74)低于农村学生(4.85)(t=18.047,P<0.01).10~ 12,12~ 13,14~ 15,15 ~ 16,17~ 18岁年龄段学生平均视角扩大速度约为7%~23%.结论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伴随视力不断下降;小学高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下降幅度较大,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郭亮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144-1145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视力不良的发生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采用一般频数分布及x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2%和6.5%,超重肥胖总检出率男生(19.1%)高于女生(12.4%),城市(20.9%)高于农村(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8%,主要表现为近视.近视检出率女生(54.6%)高于男生(47.7%),城市(59.0%)高于农村(43.3%)(P 值均<0.05).近视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岁组(20.3%)最低,18岁组(79.0%)最高.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需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我国儿童青少年常见病检出率最高的是视力不良[1],这也是近年来学校与卫生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准确掌握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是学校与卫生部门采取有效干预防治措施的基础.本文对贵州省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进行分析,为贵州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一至八年级学生1 124名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学生进行用眼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嘉定城区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6.38%,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喜食富含维生素A蔬菜的比例达78.7%,高于城区学生的71.2%.农村学生“一拳一尺一寸”规范读写姿势的掌握率及读写1h后主动休息的报告率优于城区学生.躺卧看书、走路或车厢中看书及课间继续读写等不良用眼习惯的学生比例城区显著高于农村.城区学生完成课内功课的时间高于农村学生,但户外活动时间少于农村学生.学生视力不良主要与蔬菜食用情况、读写姿势、课间休息习惯、户外活动时间有关.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城乡差异与饮食、用眼习惯、用眼时间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小学生爱眼护眼的健康教育,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青少年学生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梧州市2所小学、3所中学,对所有在校学生测量裸眼远视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共检测梧州市中小学生40430人,各年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1.48%、56.43%、54.07%、59.13%,平均为57.76%;视力不良率女生(65.15%)高于男生(50.68%)(P〈0.05),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4.67%、51.17%和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高中学生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小学生以轻度视力不良为主。结论梧州市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未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应重视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调查问卷和计算机验光视力检测,对石家庄市179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6.77%,其中男生为42.63%,女生为51.21%,小学生为33.15%,中学生为56.36%,城市学生为53.76%,农村学生为39.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1h(OR=1.276),每天学习时间超过8h(OR=1.539),经常躺着看书、看电视(OR=1.311),持续阅读时间超过1h(OR=1.102),家族史(OR=1.364)等因素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正确的读写姿势(OR=0.774),定期检查视力(OR=0.647),每天睡眠超过8h(OR=0.752),每天体育锻炼超过1h(OR=0.693),学习久了能主动休息(OR=0.875)等因素是学生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应针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学生视力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河南省4地区(郑州、新乡、濮阳、开封)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情况,为做好中小学生视力保护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年河南省4个地区20 148名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其视力低下状况.结果 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4.6 %;视力低下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况调查,探讨视力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4所小学一至五年级4936名学生进行近视初筛及相关的行为、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7.5%,女生(50.3%)高于男生(40.2%);高年级(OR=1.322)、女性(OR=1.221)、父母近视(OR=1.273)、性格内向(OR=1.249)、作业时间大于2小时(OR=1.336)以及读写姿势不正确(OR=1.202)均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比较严重,应从小学及时开始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家长则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西部农村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和配镜率与个体及学校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西部陕西省A市和甘肃省B市农村随机抽样251所小学,对学校的校长和19803名4~5年级小学生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并用ETDRS视力表对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结果 4~5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4.16%,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为16.85%,其中女生、5年级、家庭富裕、学校每年组织视力筛查、每天播放眼保健操和榆林市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相对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年级、家庭富裕、学校每年组织视力筛查、学校开展了视力保护宣传活动和榆林市的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相对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视力不良发生率男生更低(OR=0.791),5年级(OR=1.432)、富裕家庭(OR=1.155)和A市(OR=1.960)发生率更高,5年级(OR=1.401)、富裕家庭(OR=1.459)和学校开展了视力保护宣传活动(OR=1.469)的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更高。结论 西部农村4~5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高,配镜率低;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和配镜率的主要因素;2项主要的学校眼保健活动(视力筛查和眼保健操)与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和配镜率无关。  相似文献   

15.
了解小学二~四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杭州市具有城乡代表性的6所小学二~四年级小学生共2 691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相关意识、行为、环境因素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8.6%,其中二~四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2.6%,33.8%和50.4%,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x2=71.62,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认为近视能预防(OR=0.774)、经常注意保护视力(OR=0.608)是保护因素;与近距离用眼休息间隔超过1h的学生相比较,休息间隔<30 min(OR=0.693)或在30~45 min(OR=0.689)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低;周末户外活动时间为30~ 60 min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高于户外活动时间>1h的学生(OR=1.301);而认为戴眼镜酷、近视与否无所谓、父亲近视、母亲近视、小时候一直开夜灯睡觉等是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43,1.854,1.324,1.308,1.430,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视力保护干预应及早开展,尤其应加强对小学生近视认知、视力保护意识、视力保护行为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视力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行为、眼放松习惯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中、小学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龙州县2012年中、小学学生体检视力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20.70%(3 852/18 608);男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16.24%(1 480/9 114),女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24.99%(2 372/9 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6.47,P<0.01);城区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33.22% (2 674/8 050),农村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11.16%(1 178/8 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351.46,P<0.01);学生视力低下与年龄的增加呈显著性相关(r =0.925 7,P<0.01),视力低下程度以中、重度为主,达到71.34%.结论 龙州县学生视力低下率较低,视力保护工作有成效,家庭、学校和卫生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应确保学生有合理学习、休息时间和充足的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17.
分析河南省9~18岁中小学生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高血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34 840名河南省9~18岁中小学生,分别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1.5%,男生为13.1%,女生为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04,P<0.01);小学生为13.0%,初中生为12.1%,高中生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6,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BMI)(OR=1.97)、天天吃鸡蛋(OR=1.11)、每周上体育课次数多(OR=1.16)、每天上课间操次数多(OR=1.08)和玩电子产品时间较长(OR=1.09)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睡眠时间长(OR=0.83)和认真做课间操(OR=0.91)与中小学生高血压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视力不良发生率,分析其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学区内的6所小学共698名一年级新生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率高达24.4%。视力不良学生中,女生(28.2%)大于男生(20.9%);高龄儿童(25.1%)大于低龄儿童(17.5%);出生季节中夏季最高(35.2%);遗传因素中父母均为近视者最高(44.4%);早产儿(68.3%)高于足月儿(23.9%)。睡觉开灯者(35.5%)高于关灯者(20.0%);使用VDT年限越长,视力不良率越高;室内活动者(28.6%)高于户外活动者(21.5%);户外活动时间越短、课外学习时间越长,视力不良率越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出生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家庭因素与小学新生的视力不良率相关,提示防控近视应从改善家庭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 - SF),对广州市10所小学的全体五、六年级小学生3 0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的广州市五、六年级小学生制定过自杀计划,1.3%的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年龄大(OR=1.05)、重组家庭(OR=8.90)、被同学排斥(OR =1.47)、遭恐吓打骂(OR=2.48)等8个因素是小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学生自杀行为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01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与全国常模相比,湖北省中小学生性格更趋内向、不稳定。(2)中小学生女生比男生情绪稳定,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趋外向,情绪不稳定。(3)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成熟程度较低。(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中小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亲密度、化性、矛盾性、娱乐性及父母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与同学的关系等。结论 湖北省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倾向于内向、不稳定;家庭环境质量、父母自身素质是影响其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