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增长速度很快。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2003—2014年全国MSM人群的哨点监测数据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由2003的0.9%上升到2011年的6.3%[1],2014年上升为将近6.5%[2],比一般人群的HIV感染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川省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四川省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截至2014年底的病例报告数据和2个国家级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2010-2014年的监测数据。结果四川省学生HIV/AIDS病例2014年报告数比2010年报告数增长2.18倍,占当年报告HIV/AIDS总数的构成比由2010年的1.03%上升到2014年的1.77%。累计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以男性大中专学生为主(64.32%);经性途径传播为主(88.27%)。2010-2014年开展监测的2个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自报有过性行为者的比例在14.19%~21.38%;与临时性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49.09%下降到28.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85.9%上升到96.50%;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由59.65%上升到78.69%;HIV抗体阳性检出共9例,阳性率为0.06%(中位数)。结论 2010-2014年四川省学生艾滋病报告疫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为主,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应重视学生性健康教育,以改变危险行为作为行为干预重点;鼓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己以多形式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调查显示,我国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大多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1].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性传播已从2005年的10.7%上升到2007年的37.9%[1].艾滋病常规咨询检测适应流行形势的需求,将艾滋病检测扩大为一项常规检查,由医务人员向就诊患者主动推荐检测.本文通过了解暗娼对常规咨询检测的接受意愿,探讨促进高危人群参与艾滋病咨询检测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效果. [方法]在中南民族大学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树立、强化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掌握知识并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 [结果]教育后少数民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明显提高,平均知晓率由教育前的70.36%上升到95.78%;对预防艾滋病持积极态度的学生比例由43.6%上升到74.8%. [结论]在少数民族大学开展此类行为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形成正确态度及掌握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6.
<正>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截止2010年底,全世界共有3 400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每年新增感染数达5万以上[2]。从1995年开始,我国局部流行的HIV迅速扩散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区)[3],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288 270例,AIDS患者187 797例[4],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至2014年因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 AIDS)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在2012至2014年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艾滋病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的974例孕产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6%,3次及以上妊娠经历的孕产妇占50.0%,流动人口占23.3%;非汉族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41.7%上升到2014年的57.3%(χ2=18.55,P<0.01),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比例由2012年的39.7%上升到2014年的54.4%(χ2=14.58,P<0.01)。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配偶或男友有性生活为当前的主要危险行为,有2种及以上危险行为者所占比例逐年提升,由2012年的15.8%上升到2014年的22.3%(χ2=45.75,P<0.01)。结论因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当前的主要危险行为种类也呈上升趋势,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感染孕产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思茅市翠云区高危女性(CSW)中开展以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VCT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提高她们有关STD/HIV的预防和传播知识,降低或减少高危行为,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HIV/AIDS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按照思茅市性病艾滋病预防综合干预和HIV/AIDS病人关怀项目实施方案,对CSW人群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结果]CSW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1.5%上升到干预后的97.5%;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7%上升到干预后的82.3%;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6.7%上升到干预后的94.8%;寻求自愿HIV检测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1.6%上升到干预后的22.4%。[结论]通过行为干预,CSW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在思茅市建立了通过核心同伴骨干开展干预工作的网络,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地CSW人群特点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控制在15%以下[1],近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急剧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平均剖宫产率达到54.47%[2],芜湖市近年来剖宫产率维持在68%左右,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对母婴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共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芜湖市流动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缺乏也影响她们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育龄妇女在流入地怀孕和生育的比例提高[3],为了  相似文献   

10.
李占麟 《卫生软科学》2006,20(3):279-280
[目的]探索在摩梭地区高危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对永宁乡娱乐场所的暗娼中开展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外展服务、性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减免诊疗服务,并通过干预前后行为监测问卷中核心指标的对比分析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艾滋病综合干预,目标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的60.4%上升到干预后的83.64%;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的3.7%上升为干预后的78.61%;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干预前的76.2%上升到干预后的90.57%;最近一个月与客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从干预前32.3%上升为干预后的70.44%。[结论]根据摩梭人独特婚姻习俗以及母系家庭生活习俗,采取动员当地本民族妇女干部和妇女卫生技人员直接参与干预活动,同时以同伴教育的方式促进目标人群能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摩梭人从事性服务的妇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降低了她们的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艾滋病疫情虽然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女性性工作者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纽带[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从高危人群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流行趋势必定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2],而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HIV感染者/AIDS病人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三级卫生网络对2007~2008年存活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开展医学随访和管理。[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流调(首次随访)率从21.13%上升到91.90%;随访率从28.99%上升到52.23%;CD4+检测率从26.19%上升到40.64%。[结论]运用三级卫生网络可以有效管理艾滋病的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和发生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13.
在艾滋病传播途经中,性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1].在历年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包括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9.91%上升至2008年的63.44%.而建筑工人大多处于性活跃期[2],未婚或夫妻两地分居者[3]居多;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不高[4](初中及以下为主)、居住地不固定、接受健康知识的相关教育机会少、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5].为了解武汉市建筑工人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于2007年10月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建筑工人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理州艾滋病流行趋势。[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网络系统中大理州1989~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截止2011年年底,全州累计报告现住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5338例、艾滋病病人(AIDS)2379例,死亡1531例。2008年以来每年新报告的HIV/AIDS经性途径感染比例上升明显,由2003年前13.25%上升到2011年72.16%。2005年以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数分别占历年累计发病和死亡数的81.17%和91.84%。[结论]大理州艾滋病目前疫情态势总体平稳,地区差异明显;性传播持续增加,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发病和死亡人数较多,抗病毒治疗压力大,需扩大干预覆盖面,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其危险性行为。[方法]开展综合干预活动,包括开展同伴教育和核心小组活动、建立规范化性病门诊、开展HIV自愿咨询检测和固定场所的宣传等。[结果]目标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5.0%上升到干预后的99.1%,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4%上升到干预后的70.6%。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7.3%上升到干预后的57.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2.6%上升到干预后的85.0%;正确的性病求医行为(到公立医院看医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6.1%上升到干预后的70.3%。[结论]通过中英项目工作,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明显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行为干预的广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人群的年龄分布呈现两极化趋势。表现为: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35%(近5年),以及某高发地50岁及以上的发病人群占比由2004年的4.4%上升到2014年的24.9%。概念性认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的惟一手段,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使感染者延长寿命,同时也减少二代传播,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1].医疗机构具有较多接触HIV感染者的机会,英国一项调查显示,76.4%新检出的HIV感染者在检出前一年曾到医疗机构就诊[2],美国南卡罗来纳州2001-2005年共报告1769例晚期诊断HIV感染者(从检出HIV进展到艾滋病期不足一年),其中73%在1997- 2005年间到医疗机构累计就诊次数为7988次[3].因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WHO分别于2006、2007年出台了医务人员主动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Provider-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指南[4,5],要求医务人员在遵循"知情不拒绝"的原则下,主动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检测及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15~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约为1.5万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中学生、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增长率达35%。青年学生已然成了艾滋病病毒侵入的重点对象。因此,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指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又称男性同性性行为者、男男性接触者等~[1]。近年来,我国男男性传播艾滋病的比例迅速上升~[2],由2010年的11.0%~[3]上升至2017年25.5%~[4]。男男性行为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探索MSM人群与艾滋病感染的关系,相关文献的报道逐年增多~[5],MSM作为艾滋病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第二,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第三,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第四,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主要人群——暗娼[2],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3],同时通过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