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患者280例,随机将280例患者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5例,对照组有145例,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的投诉率、满意度以及护理基础评价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风险要比对照组不良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更低,两组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内科病房为例,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于内科病房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史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病房管理、沟通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8.0%,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病房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科室内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实行风险管理,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沟通交流、服务态度、应急能力、责任心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存在不满意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20例住院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80例住院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时期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护理风险.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内科护理风险,应用效果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采用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术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一般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般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12.66%)高于观察组(3.80%)(P0.05)。一般组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评分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在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择选我院产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并同时选取按我院产科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4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探究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探究组产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展开评析.结果:经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状况统计得出,探究组患者发生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及意外事件的产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产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进一步降低临床风险,完善各个护理缺陷,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9年1月开始在普外科病房管理过程中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9年1-6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500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7-12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500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80%)较对照组(4.20%)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8,P=0.026)。研究组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95.20%)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8,P=0.015)。结论在普外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明艳 《时尚育儿》2018,(7):249-250
目的:分析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临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风险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风险管理的5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服务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内科护理工作中值得选用及推广的高效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通过护理标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减少坠床、管道滑脱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数字抽签方式随机对全部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各45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7,(7):1013-1014
目的研究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2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的2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由上述时间段内在该科室工作的15名护士对管理模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度科室护士的各项管理模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第一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呼吸内科存在的可能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采取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定期检查,积极处理,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科室工作者的管理模式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次调查研究的88例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引流渗漏、药物渗漏、拔管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安全护理、手术室管理、感染控制及风险意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的避免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1年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9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研究组(95例,风险管理护理)与对照组(95例,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使用风险管理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减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价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144名患者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根据风险管理理念开展护理工作,对比统计指标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护理差错事件率、安全意外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加强风险管理在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神经内科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该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是5.00%,对照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护理除常规护理外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进行干预,其风险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其所潜在的护理风险有效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同时按照是否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对于观察组主要就是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状况和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对外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将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心内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8月某院心内病区收治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同时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风险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心内病的临床治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辛满艳 《医药与保健》2014,(3):130+110-130
目的分析和研究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风险管理实施前的胎儿脐带绕颈病例6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选取2009年5月-2010年3月风险管理实施后的胎儿脐带绕颈病例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孕妇难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与事故的发生机率,对保证母婴健康及提高护理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