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梧州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类型、供水方式的不同设置分散式供水监测点,随机抽取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并竣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集中式供水监测点。2009年设置的集中式供水监测点分别为13个、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均为15个,2010年在2009年基础上,集中式供水点增加到20个,分散式供水点仍为15个。于2009、2010年分别于3月和8月对水样进行采集、检测、评价。结果 2009年和2010年的水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35.37%、22.73%,不同年度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年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是:总大肠菌群(35.94%)、耐热大肠菌群(39.06%)、菌落总数(75%)、浑浊度(69.27%)、肉眼可见物(92.71%)、pH(93.75%)。其他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结论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处理方式简单,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梧州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9年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方法于2009年3月随机抽取梧州市市辖县(市)及乡镇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84个,分散式供水单位57个,采集其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梧州市市辖县(市)及乡镇现有集中式供水单位430个,覆盖人口47.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8.72%。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42.22%(95/225),其中,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1.67%(70/168)、43.86%(25/57)。水质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合格率分别为53.78%、65.78%、86.22%、88.44%。结论梧州市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微生物指标中的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防护、卫生管理、水质消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甘肃省22个县辖区内农村集中式水厂和分散式供水点连续3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检测。结果共设置监测点611个,采集水样1 646份,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42.17%,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27.48%;单项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的指标13项,超标较严重的指标总硬度、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论甘肃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低,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建议在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范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逐渐开展农村水质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甘肃省22个县辖区内农村集中式水厂和分散式供水点连续3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检测。结果共设置监测点611个,采集水样1 646份,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42.17%,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27.48%;单项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的指标13项,超标较严重的指标总硬度、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论甘肃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低,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建议在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范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逐渐开展农村水质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石首市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状,为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石首市14个乡镇办分散式供水点水样共168份,其中包括沟渠/河塘水样40份,家庭自备井水128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每个水样分析23个水质参数,全部检测参数合格的水样判定为合格。结果在被检测的168份水样中,合格37份,合格率仅为22%,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色度、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杆菌、耗氧量。结论石首市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将现有集中式供水管网延伸至整个农村地区,同时加强现有小型分散式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和消毒,最终实现全市农村安全饮水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莫桂姮  陈莉  李勇  杨将  李梦映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10-2811
目的了解2011年梧州市农村卫生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为依据,选择市直管的30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市长洲区5处分散式供水为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水样,分散式供水采集农户家庭储水器(家中水龙头)水样1份进行监测。结果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采集水样130份,水质总的合格率为55.38%,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53.85%(35/65)和56.92%(37/65);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为56.67%(68/120),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为40.00%(4/10)。不同类型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以深井水最高,其次为浅井水,最低是地表水,合格率分别为94.44%、83.33%、55.86%。水质完全处理的合格率为42.86%,不完全处理或不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为56.90%。水质不合格的项目有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铁。其中总大肠菌群不合格57份,耐热大肠菌群不合格56份,菌落总数不合格34份,浑浊度不合格40份,只有1份水样铁含量不合格。结论梧州市只有半数的农民的生活饮用水是安全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乐安河沿岸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乐安河综合治理,针对性的进行生活饮用水改水提供科学数据和基线资料。方法:选取乐安河德兴段沿岸24个村庄作为本次调查的现场。随机抽取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监测点4个,集中式供水末梢水监测点17个,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点60个进行水质分析。结果:2个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具备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能力,并具备完全处理能力(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泗州镇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9.38%;香屯街道为61.29%;而海口镇仅为33.33%。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76.19%)高于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46.67%)。81份水样大肠菌群超标31份,不合格率为38.27%。21份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浑浊度、末梢水铁含量各有1份超标;60份分散式供水水样的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氨氮、铁和锰6个检测指标超标。结论:人们自觉选择良好的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改水等措施,大大减少了重金属污染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但目前居民饮水水质中微生物污染严峻,提示当地在进行改水时要加强消毒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进行采样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91.1%;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23.1%;不合格项目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pH、Fe、Pb。结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差,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时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状况。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样检测,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以完全处理工程和仅消毒处理制水方式为主,分别占31.60%和33.85%。分散式供水以机器取水为主,占83.30%。抽检水样1 230份,合格率57.24%;枯水期水样合格率和丰水期水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消毒制度执行不彻底,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多数水厂缺乏自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方法随机抽取350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枯水期、丰水期各采集1次水样,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各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共检测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1 400份,合格321份,水样合格率为22.93%;丰水期与枯水期(χ2=2.138,P0.05)、出厂水与末梢水(χ2=2.526,P0.05)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30.14%和41.86%。结论微生物指标超标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存在隐患,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山南地区2009年农村饮用水源水质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和制定改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及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共检测91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指标进行判定,合格21份,合格率23.08%。结论山南地区农村人口中绝大部分饮用分散式供水为主。由于缺少基本的水处理设施,饮水卫生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一些隐患,应加强监管和农村改水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象山农村二次改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制定新农村建设饮用水安全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象山县水利等部门的农村改水现状资料和卫生部门的饮用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以来,全县经过改水工程建立自来水厂(站)335个,覆盖46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8.1%。在105个经二次改水的农村水站中,有固定消毒设施,日常开展饮水消毒的占8.57%,农村水站与所在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分别为66.66%和43。81%。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村水站相应指标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改水工程需与饮用水综合管理相配套,建立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阿坝州农村集中饮用水不合格原因,探讨改善饮用水质量的对策。方法 2009-2010年对阿坝州4个县31个监测点丰水期和枯水期各61份、丰水期消毒处理前后各34份出厂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验。结果常规监测毒理学指标砷、铅、硝酸盐均合格;感官和化学指标丰水期和枯水期合格率分别为93.4%和63.9%,丰水期合格率显著低于枯水期;微生物指标丰水期合格率45.9%,枯水期85.2%,丰水期合格率显著低于枯水期。丰水期微生物指标常规监测不合格水样所属水厂消毒前出厂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29.4%,消毒后合格率达9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点饮用水总体合格率较低,尤以丰水期为甚,原因可能与水源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消毒工作开展不到位有关;应加强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出厂前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14.
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在农村改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科学的指导农村选择、评价居民生活饮用水源,给农村改水提供可行性的依据。方法在对全县范围农村饮用水普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地理类型的114个水源质量进行了参数检验,并应用国内外目前较为新颖先进的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中不同地理类型的塘水、河水、井水、水库水等33个水源及2个水厂出厂水中的18个参数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无论是山区、丘陵和圩区,各类水源毒理学指标基本安全。在以国家发布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准则》为标准对水质的18个参数进行综合分级评价,5级水占15.5%,4级水占75.5%,3级水占9.10%。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5级水消失,4级水下降为3.03%,而3级水上升为87.87%,2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的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单项指标对水质分级影响程度较大。结论应用目前较为先进新颖的水质卫生综合指数(KI)评价方法来判断农村生活饮用水源质量的级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与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改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对北海市58所农村学校的自备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供水情况和师生的基本情况、饮水行为及饮水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8所学校自备水源,饮水覆盖35166人。检测末梢水58份,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pH值(合格率为24.1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细菌总数(合格的为67.24%)。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18%,饮用合格饮用水的3608人,占10.26%;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24%,饮用合格水的27698人,占78.76%;pH值合格率为24.14%,饮用合格水的10998人,占31.27%。饮水卫生知识合格率,水质合格率高的学校师生为76.03%,水质合格率低的学校师生为67.70%(P〈0.01)。[结论]北海市农村使用自备水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水样覆盖人群较广,人群饮水卫生知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用水水质动态,方法:1991-1998年对全省6个县共71个供水点水质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1991-1998年湖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样合格率为46.4%-73.5%,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27.3%-56.5%,均无明显升高或下降趋势;集中式供水地面水源水样合格率高于地下水源(P<0.05),地下水源合格率集中式供水与分布式供水无明显差异(P>05),影响农村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学指标。结论:加强农村改水工程建成后的卫生管理是提高农村供水水质的关键,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未改水地区,采用分散式地下供水仍是饮水改良的一种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青海省农村牧区水源类型、取水方式、饮用水卫生现状,为制定饮用水卫生安全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年丰水期,采用<农村牧区饮用水调查表>对监测点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覆盖人口.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2001)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共调查11个县,农村牧区人口1 741 231人,占全省人口的32.3%.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1 013 283人,占58.19%;分散式供水覆盖人口727 948人,占41.81%.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1411 119人,占23.6%,其中,以饮用江河水人口所占比例最高[53.6%(220252/411119)],饮用湖泊水人口所占比例最低[0.2%(837/411 119)].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1 330 112人,占76.4%,其中,以饮用泉水人口所占比例最高[83.2%(1 107 048/1 330 112)],以饮用深井水人口所占比例最低[4.6%(60 598/1 330 112)].集中式供水水厂638个,其中,水源水经完全处理的自来水厂11个,仅占1.7%,饮用人口94417人,仅占9.3%.分散式供水取水方式中,人力取水、手压泵、机器取水覆盖人口分别为616 135、71 628、40 185人,占84.7%,9.8%,5.5%.共采集水样113件,合格51件,合格率为45.1%.地面水水样合格率[25.9%(7/27)]低于地下水水样[51.2%(44/86)],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56.8%(46/81)]高于分散式供水[15.6%(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检测的14项指标中,色度、pH值、锰、砷、硝酸盐氮均达到Ⅰ级标准;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8.6%,浑浊度、总硬度、铁、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耗氧量合格率均在95%以上.结论 青海省农村牧区饮用水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取水方式落后.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茜  张芝晔 《职业与健康》2008,24(7):668-669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为供水发展规划和农村改水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全县农村水源水及2007年辖区内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感官、化学、毒理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1.95%;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1.88%,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总大肠菌群。结论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普遍受到微生物污染,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