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省、市、县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出院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表"对湖南省内省、市、县3所医院共抽取的146名需出院后继续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省、市、县三级医院的糖尿病患者在知道注射前检查药液性状及有效期、注射前必须排气、待酒精干后再注射、根据脂肪厚度注射、轮换注射部位、拔针后不需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针头一用一丢弃、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不良反应、低血糖表现及自救措施、正确保存及携带方法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及相关知识掌握现况不容乐观,市、县级医院护士应加强对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良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状态,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来我院的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患者胰岛素注射用药的心理状态。结果: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用药知识和胰岛素注射均有忧虑的心理状态,结论: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和糖尿病、胰岛素的健康教育,要与患者积极的沟通,劝告患者尽早的接受胰岛素进行治疗,提高胰岛素的治疗依从性[1]。  相似文献   

3.
王利杰 《河北医学》2012,18(10):1478-148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应用知识调查评价表,评价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知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调查显示48%的患者对应用胰岛素存在抵触心理,对生病期间如何应用胰岛素,随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正确的部位轮换方法,注射胰岛素时间与进餐的关系,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及错误.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患者对胰岛素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 或 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存在较多误区,有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可以明显帮助患者走出误区,明显提高患者正确、安全使用胰岛素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效果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100例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教育干预,在教育前后发放调查研究表。结果通过教育干预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胰岛素治疗的相关知识,正确掌握运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操作技术,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结论护理教育干预有计划、针对性地提高了患者主动参与意识,使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有效率达到100%,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兆杰  佟丽芳  郭彩霞 《吉林医学》2011,32(25):5365-5366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480例,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饮食与运动;与胰岛素同在;与糖尿病同行四幅图画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教育,辅导人员与患者在互动环境下充分交流,课前课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将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比较,显示在血糖监测、正确使用胰岛素、合理调整饮食等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结论:通过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使糖尿病患者提高了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辅导员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外注射胰岛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对5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医院外注射胰岛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评价。[结果]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缺乏,依从性较低。[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其医院外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安全性,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节省国家和个人的医疗保健费用开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存在不同程度错误认识,据此设计胰岛素治疗认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96.3%来源于医生,未接受健康教育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人数占33.3%,接受健康教育后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人数占46.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获取糖尿病知识的渠道有限,并对胰岛素治疗持明显负性态度.护理人员应在健康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笔、胰岛素笔注射技术以及胰岛素笔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胰岛素治疗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干预后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担心程度是否可以提高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40例改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P<0.05),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担心程度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越多、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担心程度越低,其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越好(P<0.05)。结论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关注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抵触情绪,降低其对胰岛素治疗的担心程度,最终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佳59例;依从性差41例.依从性差的原因依次为注射胰岛素太麻烦(41.5%),没有不适症状可以随意减量胰岛素(22.0%),注射胰岛素是否成瘾(17.1%),经济上难以承受(7.3%),年纪大经常错过或忘记时间(7.3%),其他(4.9%).结论 医护人员对不同文化层次老年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徐芬  叶芳  熊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223-1224
目的 :了解糖尿病胰岛素应用者不遵医的情况。方法 :对 315例诊断为糖尿病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自我护理及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是造成糖尿病胰岛素应用者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结论 :医护人员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 ,想尽一切办法 ,创造条件 ,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永珍  卞茸文 《现代医学》2004,32(3):195-197
目的 了解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于胰岛素应用的认知及心理 ,分析产生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 ,以寻求克服此现象的对策。方法 针对胰岛素应用时的相关问题分别对 5 7名专科医护人员和 70名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 1)患者对胰岛素的接受度为 64 .3 %。不接受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担心胰岛素携带和注射导致的不方便 ,担心用药成瘾 ,认为应用胰岛素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或因为经济因素而拒绝使用胰岛素。 ( 2 )首次接触胰岛素时 ,5 0 %以上的患者存在负面心理反应。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 ,他们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 ( 3 )患者家庭支持情况不容乐观。 ( 4 )医护人员在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时存在担心患者拒绝使用 ,担心应用胰岛素会增加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 ,担心患者难以掌握注射的方法和患者出现低血糖等顾虑。结论 医患双方在使用胰岛素问题上都存在心理抵抗 ,此种抵抗将影响对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医生克服抵抗心理并及时向患者解释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则将会有更多患者接受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其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调查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以指导临床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工作。②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唐山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6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 住院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药物治疗、饮食方法、运动疗法等知识了解程度低,且都希望在住院期间或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更多相关知识。④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的健康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90例糖尿病患者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的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糖尿病患者缺乏足病预防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与重点指导;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贺瑞华 《当代医学》2008,(17):121-121
目的 了解糖尿病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题调查表,对1 50例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疾病知识需求率为92.7%.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平均为94.7%.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性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的认知情况.方法 对130例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当天针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周再行间卷调查.结果 (1)130例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平均水平分别为(9.82±2.37)%、(7.39±2.07) mmol/L和(10.29±3.22) mmol/L,达标率分别为10.00%、53.85%和55.38%.(2)糖尿病基础知识缺乏:患者入院时对血糖控制标准和监测频率知晓率低,入院后知晓率呈增高趋势(P<0.05,P<0.01).(3)胰岛素认知存在误区:与入院时已用胰岛素者比较,拟用胰岛素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表现出更多担忧(部分P<0.05);入院后两者对使用胰岛素的担忧程度均呈降低趋势(部分P<0.05).(4)病情监测意识不强:与拟用胰岛素患者入院时比较,已用胰岛素患者具有更好的病情监测意识(P<0.05,P<0.01);入院后两者对病情监测的认同率均呈升高趋势(部分P<0.01).(5)使用胰岛素顾虑多:主要表现在“担心成瘾”“怕注射错误”等方面.结论 已用或拟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对糖尿病和胰岛素的认知缺乏或误区是影响起始胰岛素治疗及血糖达标的重要因素,个体化教育能有效改善此现象.  相似文献   

17.
杜玮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7):307-308
目的:调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现状。方法:对150例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答卷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项目知晓率为14%-50%;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项目知晓率为90%-100%。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二级预防治疗中意义深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糖尿病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题调查表,对1 50例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疾病知识需求率为92.7%.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平均为94.7%.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性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9.
杜玮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307-308
目的调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现状.方法对150例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答卷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项目知晓率为14%~50%;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项目知晓率为90%~100%.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二级预防治疗中意义深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以指导临床及社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邵阳医专附属医院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结论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