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高精度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30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健康者腰椎(L2~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0.05),同时对其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丢失率增加,且随着病程的延长骨量丢失以腰椎椎体为著。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关系探讨大同铁路分局医院(037005)梁庆丰王玉娟我们观察了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和血脂水平,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糖尿病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糖尿病组)42例,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对照组)21例。所有研究对象全部进行一般项目、临床资料调查、生化指标测定。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L1、L2、L3、L4及腰椎前后位总体(LH),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区、股骨大粗隆、股骨的骨密度值(BMD)。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显著性水准a设置为0.05。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BMI、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组、糖尿病骨量减少组、糖尿病骨量正常组,糖尿病骨质疏松组骨密度较骨量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独立相关,与BMI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年龄、BMI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AGEs)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7例,对照组为205例非糖尿病正常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2型糖尿病组腰椎(L2~L4)及左侧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P<0.05),但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GEs水平与腰椎骨密度(r=-0.473,P<0.05)及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脂质代谢紊乱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影响重大,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老年糖尿病,对减少冠心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从1997-08~2001-09对部队驻泰干休所4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40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对照,检测血脂高低情况,旨在了解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组)患者均经空腹血糖及/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等项检查确诊。男31例,女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及其年龄、性别因素。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腰L1-3椎体骨密度(BMD)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判断有无骨质疏松。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60~69年龄以下组腰椎骨密度值、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70岁以上组的L1-3腰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骨质疏松。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OP)患病率均与正常对照人群基本相似。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性T2DM患者腰椎BMD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76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和T值,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2组,比较骨密度和T值。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骨密度、T值显著低于不伴有冠心病组(P〈0.01-0.05),调整了年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绝经时间后,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与冠心病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Or=4.465,95%CI:1.650-11.230)。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雌二醇素(E2).睾酮(T)水平及骨密度变化,及其间关系。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组43例,(男25例,女18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男19例),健康中青年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分别测定其性激素(女性E2。男性T),应用DEXA法测定其骨密度,3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非糖尿病组性激素及骨密度水平较健康中青年组均明显降低。(女性分别为P〈0.01,p〈0.05,男性分别为p〈0.05,p〈0.05),其性激素与内密度呈正相关(女性r=0.404,p〈0.05,男性r=0.345,p〈0.05),而老年2型糖尿病组性激素水平虽较老年对照组(女性与男性p值值均〈0.05)。骨密度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者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但其骨密结果却表现为增生、减低  相似文献   

9.
II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和甲旁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韫  王艳萍 《天津医药》1995,23(10):593-595
选择II型糖尿病患者60例(有骨质疏松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21例,同时测定血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血糖和骨密度。结果糖尿病组血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3,P〈0.05),骨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t=6.61,P〈0.01),糖尿病有骨质疏松组较无骨质疏松组血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2.21,P〈0.05),骨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时进义 《医药世界》2010,(7):599-6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使用DPX2L双能骨密度X线测量仪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正位腰椎(L2~4)和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troch区骨密度。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C肽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的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AUC)低于未合并骨质疏松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胰岛功能有关,胰岛功能明显减退者骨密度亦明显降低,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蔡建新 《中国药业》2000,9(2):23-24
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简称NIDDM)均为中老年常见病,两者常并发且相互影响,此时不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在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上也应考虑对糖尿病的影响(包括对血脂、脂蛋白、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等的影响)、对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评价一直有争论,笔者通过对42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探讨其对糖代谢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6例均为我院1994年8月~1996年9月期间的住院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92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健康老年人32名(C 组),依据心功能情况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组(A 组)和糖尿病心功能正常组(B 组),检测并比较三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骨代谢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 组和 B 组骨钙素(BGP)显著下降,而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及脱氧吡啶啉(DPD)含量显著高于 C 组(P <0.05),且 A 组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和 B 组股骨颈及腰椎各节段骨密度均显著低于 C 组(P<0.05),且 A 组明显低于 B 组(P <0.05)。应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可知,骨密度与 BGP 水平呈正相关(r=0.417,P =0.000),与PTH 及 DPD 呈负相关(r=-0.341、-0.483,P =0.014、0.000)。结论老年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并发骨质疏松及骨密度下降,与骨代谢指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62例患者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数值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OP 组)。将2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钙、血磷、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有7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0例,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47.5%,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相比男性明显增高。(2)OP 组患者病程长,年龄大,体重指数低,糖化血红蛋白高,空腹胰岛素低,骨密度低,与 NOP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3)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明显相关。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低体重指数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年龄≥65岁的无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组患者的股骨颈及L1~L4腰椎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 PTH )、血清骨钙素( BGP )、碱性磷酸酶( ALP)和晨尿中脱氧吡啶啉( DPD)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骨颈的平均骨密度与腰椎的平均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血清磷( P)、血清钙( Ca)及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 PTH)和晨尿中脱氧吡啶啉( DPD)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清骨钙素( 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患者其骨形成的能力降低,骨吸收功能亢进,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做到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甲状腺激素、骨代谢等各方面的指标进行检测.根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结果,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为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患者,观察组26例为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患者,结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以及Ⅰ型胶原分别为(1.04±0.12) g/cm2、(0.98±0.10) g/cm2和(0.36±0.19)μg/L,对照组分别为(0.94±0.19)g/cm2、(0.87±0.13)g/cm2和(0.57±0.24)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越高,对骨的保护效果越明显,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以提高对2型糖尿病的整体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46例T2DM老年患者,根据性别将患者分成A组(男性)153例、B组(女性)193例,通过实验室检查,分析血脂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P〈0.05),水平越高,腰椎、右髋、股骨颈骨密度越大,B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负相关性(P〈0.05),水平越高,腰椎骨密度越小。结论 老年T2DM男性患者高TG水平、女性低HDL水平对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主要病死原因。我们将1996~1998年50例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用Elisa法及比色法测定病人尿中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2-巨球蛋白(α2-MG)、IgG含量,为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及肾脏损害程度,提供了可靠生化指标。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①糖尿病组:50例糖尿病患者全部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均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男性36例…  相似文献   

18.
李效华 《中国药业》2000,9(8):27-27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成(1)治疗组:男 38例,女57例,(2)对照组:男18例,女31 例。患者均属功能性消化不良(FID)者,诊断依据:(1)均有上腹部胀痛、早饱、餐后腹胀、嗳气、恶心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4周;(2)内检检查未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3)实验室石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病变;(4)无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等;(5)无腹部手术史。1.2 方法:治疗组水煎服四君子汤,一日一剂,早晚分服,2周为一疗程。方剂组成:党参15g,茯苓30g,白术15…  相似文献   

19.
兴亮  唐中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7):565-566
我们测定79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红细胞膜载脂蛋白及脂类,以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CH)改变及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对照组:健康自愿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龄51岁,无糖尿病、高血压及肝、肾病史。1.1.2 NIDDM组:根据WHO标准确诊的NIDDM患者79例(男39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7.0±5.3)年,病例均无慢性并发症。1.2 方法:1.2.1 红细胞膜制备:参考文献[1、2]方法。1.2.2 膜apoAI、B测定:…  相似文献   

20.
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A1及B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与脂类代谢甚为密切〔1〕,糖尿病性脂肪肝是糖尿病(DM)常见合并症,但有关DM性脂肪肝脂类代谢情况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DM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质、载脂蛋白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DM性脂肪肝与脂类代谢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DM组:Ⅱ型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