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关系.方法 运用SP免疫组化法对52例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肺癌的患者进行VEGF和iNOS表达的检测,分析其与术前CT征象的关系.结果 VEGF和iNOS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癌性空洞、胸腔积液、瘤体内钙化、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无关.结论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瘤体直径>3cm、深分叶征、癌性空洞、胸腔积液、瘤体内钙化、纵隔淋巴结转移提示肿瘤的恶性度高.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类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如螺旋CT(Spiral CT SCT)的出现,HCC的诊断正确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肺癌的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7例,年龄32~76岁。结果在16例病例分析中,见分叶征11例,小泡征7例,空气支气管征3例,毛刺征10例,血管集束征9例,胸膜凹陷征10例,磨玻璃征5例。结论周围型肺内小结节,如存在>2种上述CT征象,尽管近期复查结节无增大,但无吸收缩小者,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 ib le n itric ox ide syn thase,iNO 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NO/iNO S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畸加力1、3、5、7、14、21、28d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正畸加力3d后,牙周组织细胞iNO S表达增强,7d i-NO S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iNO S表达下降。结论:NO/iNO S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NO/iNO S可能参与了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5.
吴芬 《江西医药》2010,45(8):770-77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癌中CD44v6、VEGF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业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VEGF和CD44v6的表达,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6和VEGF表达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OR=0.352)。两者共阳性组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5%(24/32),明显高于阴性者16.7%(1/6),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D44V6和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VEGF和CD44v6的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血行转移和病理分期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庄杰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1):145-146,179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中以移行上皮细胞癌最为多见.据WHO近年的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膀胱癌病例数约为36万,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5万,其自然生存期约16~20个月,因此膀胱癌的基础研究需要更多的重视.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包括膀胱癌在内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且两者在膀胱癌组织上均存在高表达,表明其在促进膀胱肿瘤的作用上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220例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和47.2%。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28、0.003和0.014),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04和0.034),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P值分别为0.798和0.686)。结论 p53和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或癌检等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对癌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邻近组织改变及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结节16例,不规则结节10例;有分叶24例;空泡征7例;26例进行增强扫描者癌体均有强化,平均强化幅度37 HU;细短毛刺或毛刺18例;邻近血管聚集14例;胸膜凹陷10例,邻近胸膜增厚1例.结论 螺旋CT扫描特别是靶区HRCT扫描及靶区增强CT扫描可以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张宁夫 《淮海医药》2010,28(3):223-224
目的分析52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使用GE公司CT/e机型,扫描层厚和层距各为10mm,较小病灶用5mm层距和层厚扫描,平静呼吸下屏气扫描,全经强化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推注碘海醇100ml,其中23例有病灶平扫者做了前后密度对比。5例CT表现与标本的横断面进行了对照。结果3例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另49例中,瘤体强化密度不均者占42/49,其中34例强化时病灶内见到边缘较清楚的低密度区。结论通过测量强化前后的代表性CT值,显示这些低密度区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非坏死的瘤组织强化明显,常高于同层面胸壁软组织的CT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兔VX2肺种植瘤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及判断肿瘤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穿刺种植方法于15只兔肺内种植VX2肿瘤,20 d后选择>7 mm以上肿瘤,进行多层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3软件处理获得反映肿瘤灌注功能状态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最大增强值(MAV)。CT灌注扫描后处死实验兔,肺标本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抗CD34抗体和抗VEGF抗体染色)。所有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不同组别之间的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CT灌注成像显示兔肺种植瘤及瘤周区的BF、BV和PS值较正常肺组织有明显升高,但瘤周区PS较肿瘤区为低,因此PS图上显示的病变范围与CT增强图像显示的病变范围近似,而BF和BV图上显示的病变范围比CT增强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范围要大。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实验兔肿瘤标本中CD34染色阳性MVD计数为68±8,而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为73±1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肿瘤实质区CT灌注参数MAV、BF、BV、PS与MVD、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T灌注参数不仅能反映兔VX2肺种植瘤微循环情况,而且可以反映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这可能对预测肿瘤微血管生成和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Tiam1、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用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71例NSCLC癌组织和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的Tiam1和VEGF的表达,并对CD34表达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MVO).结果 Tiam1和VEGF在71例NSCL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67.6%,在肺良性病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8.8%,两者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Tiam1、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脑转移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NSCLC和肺良性病变的MVD值分别为47±10和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m1、VEGF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Tiam1和VEGF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NSCLC的血管生成、侵袭、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两者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榆测33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和外周静脉血中CK19mRNA表达变化.另选10例正常人外周血为对照.结果 33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的阳性率为78.79%(26/33),外周血CK19 mRNA的阳性率为57.58%(19/33);10例正常人外周血无CK19 mRNA阳性表达.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VEGFmRNA高表达者与VEGF mRNA低表达者CK19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和淋巴结及血行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有助于评估肺癌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在诊断原发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等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46例原发周围型小肺癌。所有患者通过传统X线筛选后做常规CT平扫(层厚层距10mm),同时在病灶区薄层扫描(层厚、层距2mm)及动态增强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46例中25例有分叶征,36例有毛刺征,12例有空泡征,13例有血管纠集征,18例有胸膜凹陷征。病变均位于肺外围。46例均行过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增强,CT值增幅为20~70HU。结论:采用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结合CT导向下穿刺活检,对原发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十分重要,为选择治疗方法和预后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价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征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检查,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病例48例,对照分析病灶MSCT征象。结果周围型肺癌26例,其中腺癌21例,鳞癌4例,类癌1例;炎性结节22例,其中炎症或局灶性机化性肺炎16例,结核4例,隐球菌感染2例。周围型肺癌MSCT征象,分叶征、空泡征、密度不均匀、细支气管充气征、细小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棘状突起出现率均高于炎性结节,其中分叶征、空泡征出现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球菌感染2例均出现晕征。结论分叶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起和胸膜凹陷征可一定程度上提示周围型肺癌,晕征对隐球菌感染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这些征象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癌及19例良性乳腺疾病的MR/早期强化率、曲线类型及组织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MRI早期增强率为(68.4±14.7)%、Ⅰ型强化2例、Ⅱ型强化11例、Ⅲ型强化18例、平均MVD为(48.2±5.6)、VEGF表达指数为(1.8±0.3),良性病变组分别为:(47.6±15.2)%、10例、7例、2例、(30.8±6.1)、(0.9±0.3),两组MRI增强动态曲线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P〈0.01),两组平均MVD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7,P〈0.01),两组VEGF表达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8,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病灶MRI早期强化率高、平均MVD和VEGF表达指数均高于良性病灶,MRI检查联合MVD、VEGF检测,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旭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3-3174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进行染色,同时计数肿瘤内的MVD,观察VEGF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1.1%(33例),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VEGF阳性组的MVD计数显著高于VEGF阴性组(P〈0.05),而且随着VEGF阳性表达的增强,MVD计数显著增加(P〈0.05);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的增加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显著增强(P〈O.05)。结论VEGF的异常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MVD增加及恶性进程有关,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