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换药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常规换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9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术后鼻内窥镜下吻合腔换药47例;对照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常规换药46例.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 实验组47例治愈46例,好转1例,治愈率97.9%,对照组46例,治愈39例,好转5例,无效2例,治愈率84.8%.结论 鼻内窥镜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应用安全、并发症少、效果良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周华  严蓓莉  黄叶平 《江西医药》2011,46(6):552-553
目的 总结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治疗慢性泪囊炎吻合瓣制作的经验.方法 202例245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先制作泪囊瓣再切取鼻黏膜瓣,采用甲基纤维素填充泪囊,中鼻道骨孔区黏膜顶切法制作泪囊鼻腔吻合瓣.结果 经随访6~18个月,242眼溢泪、溢脓症状消失,2眼再次手术痊愈,1眼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无需处理.结论 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先行制作泪囊瓣再切取鼻黏膜瓣,采用甲基纤维素填充泪囊,中鼻道骨孔区黏膜顶切法,能提高泪囊、鼻黏膜的解剖清晰度,使吻合瓣制作准确、完整,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75例老年人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对60~80岁慢性泪囊炎患者75例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多步骤的简化手术并以改良方式完成手术。结果治愈率为81.3%,有效率为13.3%,无效5.3%;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总有效率89.3%。结论老年人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04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 A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给予激光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A组的7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低于A组的3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术可有效提高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平内眦韧带下外弧形切口,不断内眦韧带,泪囊鼻黏膜均采用"ㄈ"切开,泪囊瓣向鼻腔铺开,造口道置管,鼻黏膜瓣与泪囊前唇吻合,如鼻黏膜破碎,用前泪嵴骨膜直接与泪囊前唇吻合,皮肤采用皮内缝合不需拆线,术后隔日冲洗,7天去管。结果所有患者泪道均通畅,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150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75只眼)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对照组50例(75只眼)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两组术后比较手术时间比较,随访1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程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3月~2005年6月我们对160例(1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的16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治愈152例,有效6例,无效2例。2例术后无效者,在鼻内窥镜下进一步处理后治愈。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100例报告福鼎县医院陈章沟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手术。传统术式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野小、出血多,故一些基层医院未普遍开展。我院采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00例,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4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行传统泪囊吻合术)和实验组(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1.20±5.32) min,对照组为(76.92±5.21) min,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8.5% (5/27),实验组无一例复发,两组手术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泪囊吻合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81例(81眼)慢性泪囊炎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术后用鼻内窥镜检查泪囊鼻腔吻合口形状,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诊3年,术后1年、2年、3年泪道堵塞发生率分别为2.47%(2/81)、6.17%(5/81)、8.64%(7/81)。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较大、术后发生再堵塞的可能性较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62例慢性泪囊炎进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并使用高膨胀海绵填塞吻合口配合治疗。结果术后痊愈60眼,冲洗泪道通畅,另2眼因下泪小管阻塞,经探通留置硅胶管后2个月痊愈。结论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简单,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吻合口粘连等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分析84例104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的临床资料,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与术后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104眼,经6~24个月随访96眼元溢泪、溢脓症状,占92.31%;2眼1年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占1.92%;4眼有溢泪,但泪道冲洗通畅占3.85%;2眼失访,失访率为1.92%.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明显,复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03例(10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例(52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将100mg/ml甲基强的松龙适量注射于鼻黏膜、泪囊内侧壁切口处,遂继续完成手术;B组51例(51眼)术中注射生理盐水于鼻黏膜及泪囊内侧壁切口。A、B两组术后用鼻内窥镜检查吻合口有无粘连、瘢痕及吻合口形状、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B两组经3个月至3年随诊,A组术后炎症反应轻,瘢痕形成较轻,治愈率96,15%,好转3.85%;B组术后炎症反应明显,瘢痕形成明显,治愈率81.25%,好转5.88%,无效9.80%。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可抑制吻合口、总泪管开口瘢痕及肉芽组织形成,减少吻合口及总泪管闭塞,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与2009年之前行传统吻合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做比较,对比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的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为91.7%,有效率8.3%,总有效率100%,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卜战云  李伟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8):124-124,127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其中泪囊鼻腔吻合术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我所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慢性泪囊炎207例(232眼),均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通过随访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炎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到2010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6例(18眼)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随访6个月~3年,16例(18眼)中,治愈9眼,好转7眼,无效2眼,有效率为88.9%,无1例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18例(21眼)。结果本组18例病例中痊愈15例(83.3%),好转2例(11.1%),无效1例(5.6%)。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8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开中鼻道前方黏骨膜,向后剥离暴露鼻腔外侧骨壁。将泪囊在鼻腔外侧壁投影区骨质咬除,找到泪囊。扩大骨孔至10mm×5mm。沿泪囊前缘切开泪囊壁.将泪囊内侧壁向后翻转与中鼻道黏膜相贴,以银夹固定在一起。术后定期冲洗泪道、清理鼻腔。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年.总有效率为961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损伤小、效果可靠,颜面不遗留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5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088,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瘢痕、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泪囊炎手术方式。方法收集31例35眼不同类型的泪囊炎的鼻腔泪囊吻合术,筛泡前移9例11眼,粘液囊肿7例7眼,泪囊瘘管3例3眼,再手术6例6眼,小泪囊6例8眼。结果随访3个月,28例28眼,均得到一次性鼻腔泪囊吻合术治愈。结论不同类型的泪囊炎应采用不同术式的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