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脾胃肠湿热是中风湿热证发病率升高的始动因素。基于“脑-脾胃-肠”轴理论,提出中风湿热证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大肠密切相关。湿热致中,易于蒙上,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湿与热结,易犯中焦;湿热氤氲,易于流下。防治中风,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菖蒲郁金汤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感湿热病的传变体系与治则治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薛雪《湿热条辨》的内容,总结湿热病的传变规律,结合湿热疫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指南,以及临床上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提出其可能的传变途径、分期证型和治则治法。[结果]新冠肺炎具有湿热病的性质,而湿热病的传变以三焦为主线,可以三焦为主体进行分期分治。邪始在上焦,则有犯太阴阳明之分,犯太阴之经则当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犯阳明之经则当辛温宣透、渗湿泄热。进而在中焦,则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则法当芳香开郁、苦温燥湿,热重于湿则主以甘寒清热、苦温燥湿。邪踞下焦,则又可见湿阻下焦、热邪下陷等证型,湿阻下焦则当清热淡渗利水,热邪下陷则当清热开窍、活血散瘀。又可以六经、卫气营血变证为支线,产生多种坏病。[结论]新冠肺炎的传变具有湿热病特点,故研究分析湿热三焦传变可以为诊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石志忠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113-113
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4.
湿温是多发于雨湿较盛季节的一种湿热病证。湿热合邪是其病因特点。湿邪有形而属阴,热邪无形而属阳,二者相互对立。清热则留湿,燥湿则助热,古人喻之如油入面,着重祛有形之湿,无形之热才能被清除。笔者认为:欲祛有形之湿,必须以通畅气机为主。特别是输转中焦气机。其原因在于湿温未化燥入营之前,病邪主要在气分,且以中焦为病变重心,弥漫上下。因湿在气分,必然要阻滞气机而使升降失常,终致湿邪不能排除。输转气机法就是运用宣中、开肺、淡渗等流畅气机之品,调整中焦及上焦的气机,使气机通畅,水道通利,湿热得以分解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湿温病的气分阶段。若  相似文献   

5.
湿温病是因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其特点。初期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痞满,苔腻脉缓为其表现。在治疗上,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主张“三禁”,  相似文献   

6.
湿热病即温病中兼有湿邪者,它包括了暑温挟湿、湿温、伏暑及一般温热挟湿等。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粘腻,阻滞气机又伤阳气。故温病中只要兼湿,则与一般温热病的治法完全不同。湿温,伏暑都是由暑湿郁久而成,所以伏暑、暑湿、湿温等皆须按湿温进行辨证论治。正如吴鞠通所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但湿温又不同于温热挟湿。凡挟湿,是指温热病中挟持着湿邪,但仍以热为主,且其湿并未与热相合,是分离之湿热。湿温病则不同,它由于湿热互相裹结,湿在热中,热在  相似文献   

7.
温病湿热病证是临床一类常见病证,因湿热胶结、缠绵难解常反复发作,为中医难治病证。凡地理气候环境比较潮湿的地区,尤为常见、多发。马来西亚地处南洋,一年四季皆夏,气候潮湿,湿热病发病率甚高。文章从中医辨证角度提出“湿阻、热蕴、气滞、血瘀、气虚”为温病湿热病证之综合病理变化,并提出“祛湿、清热、行气、化瘀、益气”为其基本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8.
“胃湿”病因为外感、内生和脏腑传变,病机在于湿热邪气盘踞脾胃,热重湿轻,以胃为重。“胃湿”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以顾护胃阴为辅,代表方剂为白虎加苍术汤、加减三石汤、清中汤及加减小陷胸汤。  相似文献   

9.
黄芩滑石汤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用于湿温邪在中焦 ,湿热并重之证。按原文所说 :“脉缓身痛 ,舌淡黄而滑 ,渴不多饮 ,或竟不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 ,外复感时令之湿 ,发表攻里 ,两不可施 ,误认伤寒 ,必转坏证 ,徒清热则湿不退 ,徒祛湿则热愈炽 ,黄芩滑石汤主之。”该方由七味药组成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立方依据在于本证虽然身痛而脉缓 ,为湿邪困脾非中风 ,舌滑而不渴饮为湿温内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为湿热相蒸汗出 ,湿为阴邪 ,不因汗出而退。中…  相似文献   

10.
温病湿热证是外感湿热病邪引起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大多起病相对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本实验采用“气候+饮食+生物因子(大肠杆菌灌胃)”多因素综合造模法研制了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观察了清热化湿方对大鼠血清TNF-α、IL-1α、SIg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四、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前已述明“温热”及“湿温”是本书的两大纲,故作者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证治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温病以三焦立论,在临床经过中是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传变(但不一定都传变),在传变过程巾可以发生“转化”,这些均于前面已加讨论而再重申者,乃引以为例,说明作者是根据此原则来探讨温病证治的。“温热”和“湿温”,各可分为病在上焦,病在中焦和病在下焦;上、中、下焦各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主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温病各个阶段的主证,基本上  相似文献   

12.
因今人嗜食肥甘厚味、饱啖辛辣过度,中风湿热证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本文通过梳理"浊邪""清窍""浊邪害清"理论内涵与源流,明确湿热是中风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湿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湿热合邪,困碍中焦,阻滞气机,上蒙清窍,清窍壅塞,导致头面诸症,甚则诱发中风的发生.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可视为"湿热致中"的概括性论述,中风湿热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基于"脑肠相通"假说,提出中风湿热证病变核心责之"脑-脾胃-肠",预防"湿热致中",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为核心大法."浊邪害清"理论与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法均源于温病学理论与经验,"分消走泄""滋阴生津"等治法在中风治疗中亦多有应用,因此温病学理论与经验或可为中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湿温缓脉辨     
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认为:“湿温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要特点:初起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表现。”笔者当初在校时对湿温病理解不深,而对“脉缓”倒记得很牢,因为它与现代医学伤寒中的“相对缓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及重症肝炎多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为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而发,但因机体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偏湿、偏热之别,就同一机体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临症所见,属湿热者多,虚寒者少。究其病因是“湿”,脏腑在脾胃,故治时自始至终抓住“祛湿”。其治法不外清热除湿,健脾化湿,淡渗利湿,健脾益气,温化寒湿等,掌握时机,用药恰当,常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焦湿热证治三、湿困中焦【证候】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病机】本证为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中焦脾胃之湿浊,可因湿热直中,也可由膜原传归。湿中蕴热,故身热不扬。湿困于脾,气机失展,则见脘痞腹胀。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上逆而见呕心欲吐。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邪下趋则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偏重之象。  相似文献   

17.
湿热者,湿与热(温)合之病(证);薛生白先生从临床体察到它既异于“伤寒”(狭义),又与“温病”不同,乃汇其先辈之论,参合经验之所得,著《湿热论》(或称《湿热条辨》)专篇,“或阐发前人,或摅己意”,成为温病学说典籍之一。爱就笔者重读此篇之管见,浅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温热病“热与津”的消长变化关系是温热病辨证论治的核心。近读《温病述义》(郭谦亨著),颇受教益。文中指出:温病是感受四时温热与湿热毒邪,以热盛津伤和湿阻气机为病机特点的一类急性热病。分别以“清热解毒、护阴养液”、“清热利湿、宣化分消”为总的治疗原则。并指出:“它是以病因的温热或温热的特性和病变的特点为依据。此外,还始终贯穿了热与津、湿与气在机理及辨证论治中的辩证关系”。本文仅就“热与津”在温热病中的消长变化及辨证论治的特点,谈谈个人学习体会,不妥之  相似文献   

19.
温病,以其病变性质划分,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这两大类别虽然均属温病范畴,但二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发展规律及治疗原则却又大相径庭。本文谨就湿热病的辨证与治疗规律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湿热病多发于雨湿季节,它是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水液代谢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暑温(其中的暑湿病)、湿温、伏暑,湿热疫等病,皆属湿热病范畴。湿热病是外感性疾患。究其发病原因,多由同时感受湿、热两种邪气而为患;或感受湿  相似文献   

20.
温病是由各种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热性疾病。其特点为热象偏重,传变较速,易于出现心营症状。而温邪传至心营则标志疾病发展进入急迫险恶重症阶段,如不及早救治,顷刻将有痉、厥、闭、脱之变。本文仅就学习温病及临床实践的体会,将温病顺传心营,逆传心包,温热酿痰蒙闭心营,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