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肠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mRNA表达,以及大鼠肺泡灌洗液、肠黏液上清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含量,以期发现哮喘大鼠肺脏、肠道黏膜免疫的变化规律,探求肺脏、肠道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即"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内涵。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哮喘模型组20只。取大鼠肺组织、肠黏膜分别行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肺组织、肠黏膜中的eotaxin及其mRNA表达;取大鼠肺泡灌洗液、肠黏液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IgA含量。结果: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哮喘组肠黏膜中eotaxin 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哮喘组大鼠肺泡灌洗液、肠黏液上清液中的SIgA含量低于正常组但无差异;其中eotaxin在哮喘组的肺组织和肠黏膜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448,P=0.048。结论:在哮喘发病过程中,eotaxin及其mRNA、SIgA可以同时在肺和肠道中表达,因此黏膜免疫可能是肺脏与肠道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黏膜免疫可能形成肺脏-肠道的网络关系,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的生理病理特征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可以同时体现出来。黏膜免疫中eotaxin及其mRNA,SIgA等介质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物质基础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肺、大肠之间的功能可能通过黏膜免疫而保持密切的关系或动态平衡;但是在哮喘过程中,这种平衡及相关性被破坏;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可能是重新建立这种动态平衡。从而为肺病治肠、肠病治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与大肠相表里"一直是中医脏腑相关研究的焦点之一。综述该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基于文献研究的基本理论探讨;基于多种现代实验技术的动物模型、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研究;基于现代临床的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此即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源头,其作用和功能的基础是经络相连,脏腑相通,五脏平衡。而构成平衡的基础就是物质运行的条畅,整体功能的稳定,人体内功能稳定取决于物质的运行,主要有气血水火运行的条畅,才使表里关系稳  相似文献   

4.
现就近15a来,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肺系疾病中应用的状况综述如下:1 实验研究匡调元在论述“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时,指出其生理病理基础在于: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由肺部排出,其排泄的量较肛门排泄的量高出20倍。如果肺部排泄功能因肺炎或支气管哮喘等病变发生障碍时,胃肠道气体的排泄也受到影响,因而引起腹胀[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性三衰抢救研究室选用钳夹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钳夹肠系膜上动脉组的全部家兔均出现严重的肺损害,而肺脏以外的组织,包括心脏、肝脏…  相似文献   

5.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食管之腑的概念,讨论了食管与肺在位置、生理、病理及证治诸方面的相关性,认为在表里关系上,肺与食管相匹配较传统的肺合大肠理论更具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王默然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44-1845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首载于《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它是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涌现,对于此理论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本文通过文献的学习,介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 ,肺与大肠一对配偶 ,一阴一阳 ,一表一里互相交合 ,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源于《内经》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 ,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 ,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现代医学相比较 ,这种从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 ,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 ,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联系的观点 ,凸现了传统中医理论诊治疾病的优点 ,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理论描述 ,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及机理探讨等方面总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  相似文献   

8.
<正>大肠癌在中国是常见恶性肿瘤,赫捷等对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状况分析显示,大肠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四位; 2013年中国有超过16. 5万例大肠癌患者死亡,病死率位列第五位,并且大肠癌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1]。尽管"大肠癌"并未出现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其临床症状与中医学中"锁肛痔""癥瘕""肠覃""积聚"等病症有极高相似度[2],故在中医学上大肠癌被归类于上述病症范畴。目前中医学对大肠癌的证型分类尚未取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收集临床治疗的相关资料,充分地证明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肺肠系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邵娜 《河南中医》2020,40(11):1768-1772
研究表明,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制定的相应治法,比单纯腑病治腑法及脏病治脏法疗效更佳。但目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实验研究方面,第一,实验研究缺乏深度,研究方向较单一,研究数量较少,多以肠病为源头的研究,较少以肺病为源头进行研究;第二,目前的实验研究往往以创伤性、机械性方法制备动物模型,这与人体真正发病机制不同,缺乏可信度;第三,研究多集中在肺与大肠生理关系上,治法上涉及较少。临床研究方面,第一,多数研究集中在肺病治肠方面,而肠病治肺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多数是静态证候的干预,缺乏动态观察;第三,所用方药多数为自拟方剂,缺乏明确的使用指征。今后的研究应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归纳总结从肺论治大肠病和从大肠论治肺病以及肺肠同治的用药指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患者,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此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随着疾病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但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少,目前仅了解该病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但临床中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亦不少见。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是新冠肺炎发生的根本因素,邪实是新冠肺炎发展的变动因素,正虚与邪实的变化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中医药内容逐渐丰富,且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的实际疗效,说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存在理论基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理论之一,与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公共免疫理论相通,推断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关键因素,肠黏膜核酸检测可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真确性,并可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转归,由此得出健脾益气中药可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防治新冠肺炎,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未被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祖国医学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既往临床上的中医治疗大多着眼于肝、脾两脏,而少及于肺。《黄帝内经》中言及"肺与大肠相表里"。基于此理论而衍生的"肺病治肠,肠病治肺"独特治疗手段在临床颇有疗效。宣肺法是"肠病治肺"的重要治则,近年来很多医家运用宣肺法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看仲景妙用杏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仁归肺与大肠二经,张仲景取其归经用治多种疾病。文章摘录了历代本草对杏仁的论述,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对肺肠相关疾病证治方药的论述,并例述仲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妙用杏仁的方药及杏仁的用法用量。  相似文献   

14.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从文献到临床,从现代分子生物到免疫学,从胚胎学到内分泌学,从肠病及肺到肺病及肠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不断地从各个层次探讨肠与肺相关的机制,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而且还发现了各种机制间的内在联系。这些不仅为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开辟了研究新途径。总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经过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为指导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其核心是肺与大肠作为一个整体而相互关联。近代生物学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与呼吸道微生态相互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稳态失衡进而导致呼吸道微生态组稳态失衡,即“肠病及肺”,故中医临床往往以“肺肠同治”法进行治疗。西医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肠道微生物组稳态失衡,而肺作为一个毛细血管密集的脏器,是糖尿病的重要靶器官。因此通过研究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结合肠道微生物组这一热点,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在糖尿病肺损伤中的生物学基础,进而丰富中医藏象理论内涵,为防治糖尿病肺损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肺与大肠相表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典医籍、现代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解析"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出肺与大肠相关性研究结果存在局限,肠病治肺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441-2444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肠道菌群在内环境的作用机理,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达到微生态平衡,使机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作者通过研究近年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旨为中医药治疗与微生态学的发展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到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进行防治。清热药抗RSV作用显著,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RSV感染之间的关系,分析肠道菌群及黏膜免疫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及防治,综述了清热药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黏膜免疫起到抗RSV作用,揭示肠道菌群及黏膜免疫可能成为抗RSV的新方向,为防控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开发高效抗病毒中药提供参考与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通,关系密切.笔者据此理论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1脑卒中 刘某,男,62岁.2000年5月8日初诊.  相似文献   

20.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