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对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脑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 5.1.0提供的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率、复发率、血浆胃动素(MOT)、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3.14,95%CI(2.24,3.40),P0.01]。2)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0.31,95%CI(0.14,0.68),P0.01]。3)患者血浆MOT提升方面,针灸结合中药优于西药组[SMD=61.02,95%CI(44.18,77.87),P0.01]。4)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方面,针灸结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SMD=2.99,95%CI(1.58,4.39),P0.01]。[结论]在总有效率、复发率、症状改善、血浆MOT方面,针灸结合中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针灸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脑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自建库至2017年10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 5.1.0提供的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便宜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纳入26篇文献,包括2155例患者(试验组1087例/对照组1068例)。结果:(1)针灸合并或不合并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3.26,95%CI[2.53,4.21],P0.01);(2)针灸合并或不合并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0.24,95%CI [0.16,0.36],P0.01);(3)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方面,针灸合并或不合并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西药组(SMD=0.62,95%CI[0.41,0.84],P0.01);(4)对于患者胃镜分级改善情况,针灸合并或不合并西药与单纯西药无差别(SMD=0.12,95%[-0.06,0.30],P=0.180.05);(5)针灸合并或不合并西药在对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SMD=1.62,95%CI [1.35,1.89],P0.01)。结论:经过Meta分析,在总有效率、复发率、症状积分、焦虑状态方面,针灸疗效肯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对内镜下黏膜改善情况相当,但是由于文献质量整体偏低,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支持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噎膈、食管瘅、胸痛等病证范畴[2]。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 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既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又是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食管抗反流屏障与食管对反流物质的消除作用下降等因素共同参与完成,造成胃酸、胆盐等攻击因子的错位,引起食管的刺激和损伤。胃食管交界处的下段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力是食管最主要的抗反流机制,这些抗反流机制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62-6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不适,吞咽困难、口苦、咽干等,均排除消化性溃疡,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胃热炽盛症的表现:胃痛急迫、嘈杂吐酸、口苦或牯、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相似文献   

6.
败酱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3,44(1):11-11
笔者在临床上用败酱草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例1:李某,男,33岁,1998年7月初诊。主诉2个多月来胃脘部嘈杂隐痛,口苦粘腻,呕恶纳少,咽干欲饮,剑突下灼热隐痛频发,大便不爽,小便黄少,进食辛辣肥腻之物则症状加重,舌薄黄微腻、质红,脉弦滑小数。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药用:败酱草40g,蒲公英20g,刀豆15g,半夏15g,枳实  相似文献   

7.
郑敏  唐艳萍 《天津中医药》2016,33(8):456-461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6月,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总有效率[OR=5.05,95%CI(4.04,6.32)]、胃镜下有效率[OR=3.67,95%CI(2.60,5.19)]及复发率[OR=0.50,95%CI(0.37,0.67)]方面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总有效率、内镜下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8年2月,收集指针疗法(或联合内服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 3. 0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1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组(或联合内服药物)与对照组(内服药物)相比,在8项研究中的总有效率(RR=1. 17,95%CI 1. 11~1. 24,P 0. 00001)及在4项研究中的不良反应(RR=0. 16,95%CI 0. 04~0. 60,P=0. 007)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内服药物),且显著减少食管酸反流。但在提高食管括约肌压力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且安全手段,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该结论仍需更严谨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报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诊断、分析与用药。方法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做临床总结。结果患者治愈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张照兰 《中医研究》2006,19(12):36-38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疗程长、易复发,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偶有所得,不揣浅陋,略抒管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等3种类型,其典型和常见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其他症状包括上腹痛、胸痛、暖气、腹胀、上腹不适、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以及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胃痛”“结胸”等范畴。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致病因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烧心和反流为最常见典型症状;PPI试验简单、有效、敏感度较高,可作为GERD初步诊断方法,但特异度不高;具有反流症状的初诊患者建议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等亦可协助诊疗。西医治疗以缓解症状(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首选药物,PPI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促动力药物),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为主。LES注射、电刺激、呼吸肌训练法及膈肌生物反馈训练(diaphragm biofeedback training DBT)等新型治疗方法随着科技进步而兴起。中医药以辨证为基础,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操作简便,疗效好;联合西医治疗,疗效显著。随着科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精神心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介入,新型诊疗技术的层出不穷,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正逐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3.
根据蒙特利尔全球共识[1],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以烧心和反流为主要症状。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患病率为20%~30%[2,3]引。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以反流和烧心为典型症状的一种疾病,具有难治愈、易反复的特点,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为目标,采用抑酸药、促胃动力药等治疗,但疗效有限。而中药复方可以进行个体化、多靶点治疗,疗效得到了广泛的验证。现就中药复方治疗GERD的机制进行综合阐述,主要包括减少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降低食管敏感性、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焦虑抑郁4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重视的医疗问题。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是目前治疗GERD患者诱导症状缓解和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其促进黏膜愈合疗效优势确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症状顽固,反复发作,停药困难,尤其对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重叠功能性烧心和反流高敏感的GERD患者抑酸疗效欠佳。长期使用PPI带来的增加胃癌患病风险也备受关注。新型抑酸剂P-CAB问世解决了部分难题,但升级强效抑酸对日间胃内节律的影响较大,也因此逐渐强调适度抑酸。现代医学介入治疗发展较快,为PPI依赖性和难治性GERD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其长期疗效存在争议。中医药可通过调节防御因素与侵袭因素间的失衡,多靶点多维度发挥作用,在助力分级降阶梯撤药减、停抑酸药的使用方面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有望成为GERD更优化的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谢胜  黎丽群  钟碧焕  陈明冰  李建锋  谭金晶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9):1793-1798,后插1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7种中药方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1期)、CBM、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4月1日,检索有关中药方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的临床研究。在提取相关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3.0绘制网络图,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用Gemtc 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共1667例GERD患者,涉及7种中药方。结果显示:①在总有效率方面,柴胡疏肝散、柴平汤、四逆散及四逆温胆汤高于PPI+促动力药及PPI,疏肝和胃降逆汤高于单纯使用PPI,但抗反流1号方及清降饮与PPI+促动力药相比无明显差异;柴平汤加减的总有效率高于疏肝和胃降逆汤及清降饮,而其余中药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概率排序结果为:柴平汤四逆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抗反流1号方疏肝和胃降逆汤PPIPPI+促动力药清降饮。②在复发率方面,柴胡疏肝散低于PPI及PPI+促动力药,疏肝和胃降逆汤低于PPI+促动力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种中药方的复发率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概率排序结果为:PPI+促动力药清降饮与PPI四逆温胆汤疏肝和胃降逆汤柴平汤柴胡疏肝散。结论:综合考虑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的短期疗效最佳,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的长期疗效最好。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上述结论需谨慎看待,需开展不同中药方直接比较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取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MA/SR),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和证据质量,以期为中医药治疗MCI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8个数据库对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关于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MAs/SRs进行检索,筛选后,运用AMSTAR 2工具对纳入的MAs/SRs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使用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中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分级。结果 本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0篇,最终纳入19篇。AMSTAR 2的结果显示,在纳入的19篇MAs/SRs中,有2篇文献为中等质量研究,有6篇文献为低质量研究,有11篇文献为极低质量研究。GRADE评级显示,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MAs/SRs具有较低的证据质量。通过GRADE进行质量分级后的结果显示,有3个结局指标为中质量,有24个结局指标为低质量,有24个结局指标为极低质量,无高质量结局指标。结论 根据纳入的MAs/SRs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是具有疗效且安全的,但目前相关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级别都比较低,主要原因在原始文献的质量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特色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近年来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归纳了包括针刺类、灸类、推拿类等常用中医外治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期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AMSTAR 2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等级。结果 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PRISMA得分均在15.5-26分之间,方案与注册、研究偏倚、其他分析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足;AMSTAR 2评价提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纳入的32个结局指标中共有7个为中等质量,15个为低质量,10个为极低质量。结论 现有证据提示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肯定,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良好,方法学与证据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证据时需谨慎,相关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