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8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81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均较扩张前明显改善,随访0.5-5 a,无1例复发.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胃镜行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应用气囊扩张器行扩张术治疗,术后行胃镜或X线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获一次性扩张成功,扩张显效18例(100.0%),无效0例。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引导下行气囊扩张术是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使用特制气囊行气体加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已日趋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我们通过内镜直视下食管下段扩约肌气囊扩张术治疗了38例症状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勿需X线透视。使用改良Gruntizig型气囊(微孔30mm)在贲门部加压扩张成功地治疗了38例晚期失弛缓症。其中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13~52岁。每例患者扩张3~5次。38例共行137次扩张。平均每例3.6次。充气压15~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者。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探讨食管压力测定在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予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行食管压力检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后,21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消失。与扩张前相比,扩张后LES长度无显著差异,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后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波和吞咽蠕动波消失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无显著差异,继发性收缩波和食管体部静息压高于胃内静息压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气囊扩张术能显著提高LES松弛率,降低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体部静息压和继发性蠕动波的发生率,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食管压力测定对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弛缓症是下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气囊扩张和外科手术,气囊扩张治疗因疗效肯定、创伤小而应用最为广泛。我们于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在内镜直视下,应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7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1,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1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Heller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下行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33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接受POEM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行POEM治疗,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7~13 d顺利出院。结论做好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囊扩张。术后1周内行X线钡餐检查,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检查1次。结果 所有病人在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随访结果表明,在3、6、12个月随访期内,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1/12),90%(9/10)、83.3%(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缓解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人扩张术后虽然有局部粘膜撕裂、渗血等并发症,皆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较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l,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l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前后进行食管测压,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扩张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7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并在确诊后行气囊扩张。17例扩张治疗前、治疗后3天以内及3月,10例治疗后1年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1)扩张后患者的下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P〈0.01)。(2)扩张后3天及3月LESP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Microvasive生产的Rigiflex气囊导管扩张治疗器在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9~21(平均39.3)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3.86年。按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1],本组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内镜下短期放置特制可回收防反流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12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气囊扩张组63例;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组6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吞咽困难症状评分、食管宽度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症状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气囊扩张组治疗1个月、6个月、1年后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0%,96.7%,91.5%,食管支架组治疗后同期有效率为100.0%,98.0%,97.1%.(2)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两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食管支架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优于气囊扩张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最狭窄处均较前明显增宽、食管最宽处均较前明显缩小(P〈0.05),且食管宽度变化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气囊扩张组1例发生食管穿孔,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食管支架组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肉芽组织增生,2例发生支架移位,1例患者发生支架脱落.(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支架组住院费用高于气囊扩张组(P〈0.05).结论 与内镜下气囊扩张比较,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与其相似,但远期疗效更优,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贲门失弛缓症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行X线食道吞钡,常规胃镜检查,并都确诊为功能性贲门失弛缓症。术前流质饮食1天,禁食12小时以上,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安定针)、咽部麻醉。由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将涂有甘油的球囊。(为低顺应性聚乙烯囊),送入过贲门口处于气囊的中央部。由助手向囊内注气,使囊内压逐渐达到10—15psi,维持1—2分钟,间隔2—3分钟后再扩张,共2—3次;退出胃镜和球囊,再插入胃镜观察扩张出血情况及有无穿孔。并与外科肌切开术作比较,从而得出何者更具优点。结果 21例患者中,其中一例因球囊直径选择过小(14mm)而疗效欠佳行第2次扩张后临床症状消失外,其余5例一次既近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术中轻度恶心和胸痛,术后第1—2天轻度胸痛外,余无不适,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扩张治疗与外科肌切开术均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外科肌切开术组织创伤大,病人痛苦重,经费开支大,术后胃食管反流等不足之处。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气囊扩张术优于外科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以及食物反流等.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水囊扩张术逐渐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近年来采用该方法治疗了2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肌切开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 48 例患者(手术18 例,气囊扩张 30 例)进行了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 X 线钡餐食管造影,胃镜检查和食管24 小时连续p H 监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和气囊扩张均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气囊扩张由于其方法简单,不必住院,费用较低等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85例,术后定期观察病情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85例患者行扩张治疗2周后,除4例患者因进食梗阻再次进行扩张外。余81例患者逐一随访临床分级均为0级,患者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全部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5.3%。扩张2月~1年后复查,又有5例又出现吞咽困难,临床分级为Ⅰ级,余病例均无复发,临床分级为0级,治疗有效率为89.4%。结论球囊扩张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制气囊治疗食管失弛缓症方国存,冯福才,朱建新食管失弛缓症(EA)的气囊扩张术有在X线透视下及内镜下进行的,前者操作较费时,也较难对准狭窄的贲门部;后者经内镜活检孔置囊,其气囊直径较小,故扩张效果均欠满意。我们自1990年6月~1991年9月自制气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内镜下用ABD球囊扩张贲门狭窄处,根据病人反应及镜下情况决定扩张进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9例病人随访1~2年,近期疗效100%,1年症状缓解率94.4%(17/18),2年症状缓解率88.2%(15/1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