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动情周期和妊娠期BDF_1雌性小鼠子宫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染色反应。根据对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各部位细胞增殖情况的观察,发现在动情期PCNA标记细胞数量最多,约占子宫内膜细胞总数的21.8%,并主要分布在子宫表面上皮中,约占表面上皮总数的60%。动情间期可见PCNA标记细胞的再次轻度增高,约占子宫内膜总数的9.4%,也主要分布在子宫表面上皮中,约占26%。妊娠期PCNA标记细胞主要以蜕膜上部为多,同时发现妊娠第9dPCNA标记细胞数量最多,约占细胞总数的14%。  相似文献   

2.
造釉细胞纤维瘤和造釉细胞纤维肉瘤增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6例造釉细胞纤维瘤(AF)和3例造釉细胞纤维肉瘤(AFS)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的增生活性。结果显示:AFS肿瘤性间叶成分的PC-NA标记指数(40.8%)显著高于AF(3.2%)(P<0.01);在AFS中,上皮成分的PCNA标记指数明显低于间叶成分(P<0.01)。由此提示,PCNA标记可作为鉴别AF与AFS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胆囊息肉样病变及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该组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及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本组病例,胆固醇息肉发生率占59.4%,腺瘤占21.9%,炎性息肉占9.4%,腺癌占9.4%。22例息肉的PCNA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3例腺癌均呈PCNA核阳性染色反应,7例腺瘤中,1例瘤组织中出现上皮灶性不典型增生改变,其核呈阳性染色,其余6例均呈PCNA核阴性反应。结果提示:此类腺瘤有潜在恶性可能;PCNA表达可以作为腺瘤恶变及腺癌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岳灿  潘伟国 《宁波医学》1998,10(5):203-205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子宫内膜增生性变和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子宫内膜癌50例及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单纯型内膜增生各15例,进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结果: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52%,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20%,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及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均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PCNA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女性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原癌基因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对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手术切除和诊刮的37例子宫内膜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ER、PR、PCNA和c-erbB-2含量检测。并结合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含量低于增生过长内膜组织(P<0.01),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有关。PCNA和c-erbB-2在内膜腺癌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增生过长内膜组织(P<0.01),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ER、PR的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R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内膜腺癌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PCNA和c-erbB-2的过表达可能与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16抑癌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22例非典型增生内膜、 30例正常风膜作p^16在内膜癌中检出率为46.87%,正常内膜为100%,P〈0.01。PCNA在内膜癌中弱阳性(+)23例,强阳性(++)33例。p^16和PCNA两者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16和PCNA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9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内膜腺癌进行Bcl-2、PCNA检测。结果增生过长的上皮细胞PCNA染色强度明显低于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但病例间染色强度的交叉性提示此指标不具有诊断价值。Bcl-2表达:增生中期及腺囊型增生过长患者表达为100%,腺瘤型增生过长表达为75%,子宫内膜腺癌为52%。结论PCNA及Bcl-2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星形细胞瘤的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3例星形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观察。按照Daumas Duport方法,本组病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4例,Ⅲ级14例,Ⅳ级25例;它们的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分别为2.99%,9.73%和38.06%。结果表明:PCNA标记指数随着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大,而且小细胞增殖区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瘤细胞区。PCNA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此项研究可用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人食管和贡门癌前病变的细胞增生生物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溴脱氧啶嘧核苷(BudR)标记的S期细胞的三种生物学指标,测定人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上皮正常和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细胞增生状况。食管粘膜上皮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上述指标变化幅度不大,但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时,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贲门随上皮病变的加重,PCNA和Ki-67阳性细胞逐渐升高。在同一类病变,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几乎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丹参酮的抗癌作用并探索其机理,用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株,Brdu掺入标记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细胞增殖动力学指标。结果: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后,Brdu标记率分别为8.95%,19.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0%,25.57%,P<0.01);PCNA阳性率分别为57.0%,30.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3%,47.05%,P<0.01)。结果表明,Brdu标记和PCNA检测在研究肿瘤细胞增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丹参酮抑制癌细胞增殖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PCNA表达及DNA多聚酶δ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3):199-200,207
对78例口腔白斑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研究表明,正常口腔上皮和单纯性增生的白斑中P^53阳性细胞数量相似,上皮异常增生时,P^5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CNA阳性细胞分布位置与P^53阳性细胞一致;异常增生时,PCNA阳性的基底细胞明显增多。提示P^53和PCNA的表达状况可能与癌前病变程度及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78例口腔白斑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研究表明,正常口腔上皮和单纯性增生的白斑中P53阳性细胞数量相似,上皮异常增生时,P5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CNA阳性细胞分布位置与严3阳性细胞一致;异常增生时,PCNA阳性的基底细胞明显增多。提示P53和PCNA的表达状况可能与癌前病变程度及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溴脱氧尿啶嘧核苷(BudR)标记的S期细胞的三种生物学指标,测定人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上皮正常和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细胞增生状况。食管粘膜上皮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上述指标变化幅度不大,但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时,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贲门随上皮病变的加重,PCNA和Ki-67阳性细胞逐渐升高。在同一类病变,PCNA和Ki-67阳性细胞数几乎是BudR的2倍。结果提示三种指标均与食管和贲门上皮病变进展程度有关,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细胞增生动力学状况。PCNA可能是一种简便易行,特别适宜研究大范围人群细胞增生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照明  张建民 《铁道医学》1998,26(4):217-219
目的 探讨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子宫内膜良性及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9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内膜腺癌进行Bcl-2、PCNA检测。结果 增生过长的上皮细胞PNCA染色强度明显低于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但病例阐染色强度的交叉性提示此指标不具有诊断价值。Bcl-2表达;增生中期及腺囊型增生过长患者表达为100%,腺瘤型增生过长表达为75%,子宫内膜腺瘤为52%。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标记与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人体肝细胞癌与癌旁近癌肝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癌与癌旁近癌肝细胞PCNA阳性平均标记率分别为45.22%±17.90%和12.74%±4.89%(P<0.01),随肝癌分级升高,PCNA标记率有升高的趋势。(2)40%以上肝癌细胞的PCNA相对含量与癌旁肝细胞PCNA平均含量相似,结合病理形态分析,认为癌细胞PCNA含量增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细胞凋谢与细胞增生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变化的关系,计数19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切片单位面积(mm2)中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凋谢细胞数,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低,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稍有升高,到间变时明显升高,到癌时升高最显著,为正常上皮的近7倍(P<0.01)。在各级病变组织中,凋谢细胞数较低,在正常上皮中更低。随病变加重(基底细胞增生→间变→癌),单位面积凋谢细胞数均逐渐升高(P<0.01)。细胞凋谢指数与细胞增生指标PCNA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提示:细胞凋谢不仅可以反映食管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的死亡状况,而且能反映细胞增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确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在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和预后估计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星形细胞瘤行S-P免疫组化染色,比较星形细胞瘤中PCNA标记指数(LI)。结果:27例Ⅰ、Ⅱ级病例中PCNALI为8.3%,40例Ⅲ、Ⅳ级病例中PCNALI为19.3%,存在显著性差异。45例随访病人中生存期>2年者平均PCNALI为6.5%,生存期<2年者平均PCNALI为21.3%,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PCNALI在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和预后估计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乐江华  张美艳 《广西医学》2000,22(3):438-441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P^53、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P^53、C-erbB-2和PCNA抗体对50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手术标本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P^53、C-erbB-2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分别为54%、56%和72%,均高于子宫同膜增生过长组。P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细胞凋谢与细胞增生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变化的关系,计数19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切片单位面积(mm^2)中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和凋谢细胞数,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低,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稍有升高,到间变时明显升高,到癌时升高最显著,为正常上皮的近7倍(P〈0.01)。在各级病变组织中,凋谢细胞数较低,在正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雄  刘文忠 《上海医学》1997,20(11):624-626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和15例Hp阴性胃粘膜基本正常胃占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p阳性患PCNALI%为13.94±1.64,Hp阴性对照组为7.71±0.92,有显差别(P〈0.001)。EGF-R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4487,P〈0.01),PCNA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