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PCR)检测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CSF)中的病原体的价值。方法应用定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8例的CSF标本筛选,检测最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脑炎的6种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V),埃可病毒(EV)阳性者做FQ PCR检测,其中HSV分别在3个时点(治疗前、治疗中、出院时)检测DNA拷贝数。结果定性聚合酶链反应阳性标本FQ PC检测100%阳性,HSV DNA拷贝数在3个时点有统计学差异,病毒核酸拷贝数与临床表现一致。结论FQ PCR可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动态观察HSV DNA含量有助于指导治疗,估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脑炎),占美国脑炎发病数的10%,在日本最近因乙型脑炎锐减,此种预后不良的脑炎引起人们注意。本病根据临床表现,脑电图,CT扫描和脑闪烁图等特点,比较容易考虑其诊断,但不易早期确诊。最初曾用副作用较大的疱疹净和阿糖胞苷治疗。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脑炎正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二大类。据Beghi 统计,乳幼儿发病为21.8人/10万,1~4岁为15.4/10万,5~9岁25.1人/10万,10岁以上3.1人/10万。本文就急性单纯疱疹脑炎和引起亚急性发病的麻疹、风疹脑炎加以综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不仅病死率、病残率高,予后差,而且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目前各国病毒性脑炎重要原因。自1977年Whitley 报告应用脑活检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投用阿糖腺苷(Ara-A)等抗病毒药物,本病予后大有改观,病死率由70%下降到20~40%。(一)早期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CSF),脑电图,头部CT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婴幼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检测15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HSV)IgM抗体。结果 脑脊液检查HSV-IgM抗体阳性者10例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占67%,5例为非单纯疱疹性脑炎(NHSVE),占33%。确诊HSVE后立即予以静脉滴注无环鸟昔(ACV),治愈率达60%。结论 HSVE居婴幼儿病毒性脑炎首位,HSV-IgM抗体检测有助于HSVE的病原学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人类严重局灶性脑炎的最常见病因,单纯疱疹脑炎(HSE)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多。HSE 病人如能在发病早期接受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抗病毒治疗,则其病死率和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可明显下降。然而,早期诊断 HSE是一个难题,多年来,确诊 HSE 仍然依靠脑活检结果。近几年,国外在早期诊断 HSE 方面有较大进展,本文简要综述 HSE 诊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多数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病例,因在其病程中出现典型的皮肤、眼或口咽病损,而作出诊断。但播散性HSV感染与HSV脑炎的新生儿也可不出现皮肤粘膜病损,这也许是本病易于漏诊的原因。据作者经验,患播散性HSV感染与HSV脑炎新生儿中,仅30%曾有疱疹性皮肤、眼或口腔病损。因目前已有针对HSV的有效抗病毒药物,故早期认识新生儿HSV感染的临床特征,使之早期确诊至为重要。又因新生儿HSV感染常来自母亲生殖道HSV感染,故正确诊断本病对其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测定 5 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 (CSF)和血清中多种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5 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CSF中病毒IgM抗体阳性 2 1例 ( 4 1 2 %) ,血清中病毒IgM抗体阳性 18例 ( 35 3%)。 结论  本地区病毒性脑炎多由肠道病毒和疱疹病毒引起 ,其中以CoxB和HSV为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8.
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对疱疹类病毒,尤其对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很强的活性,患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感染了 VZV 和 HSV 等疱疹类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同步检测病毒性脑炎(VE)主要病原新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M-nPCR)对100例VE患儿及73例对照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与肠道病毒(EV)RNA同步检测。结果整个过程约需5 h。该法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6%及100%。100例VE患儿CSF标本中,HSV阳性18例,EV阳性17例,在100例VE中,有26例重症,其中HSV感染14例(53.85%),EV感染7例(26.92%),不明病原5例(19.23%)。不同病原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3岁、~7岁、~14岁HSV分别检出7.4%、11.9%、35.5%,EV分别检出25.9%、19.05%、6.5%。结论RT-M-nPCR是一种能在早期同步检测HSV及EV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病原检测技术;在VE重症中HSV感染最常见;HSV感染在年长儿发病率高,而EV感染在学龄前及婴幼儿中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疱疹类病毒与肺炎支原体(MP)在潍坊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及荧光定量PCR测定(FQ-PCR)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FQ-PCR法检测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非菌脑)脑脊液 (CSF)中EBV、HSV、CMV和MP的核酸,并与CSF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2例非菌脑患儿中84 例病原DNA阳性(阳性率43.8%),且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以0-3岁组最高,占50.0%;阳性者中,EBV-DNA阳 性率最高(46.4%),其次是HSV-DNA和MP-DNA(28.6%和14.3%),CMV-DNA阳性率最低(10.7%);重型患儿 CSF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P<0.05,0.01);CSF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 别为43.8%(47/192例)和24.5%(84/192例)(P<0.01)。结论 小儿CNS感染发病中上述4种病原不可忽视; CSF病原DNA拷贝量检测对判断非菌脑病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FQ-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需标本量少,是早期快速诊断小儿非菌脑的可靠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脑炎(病毒脑)脑脊液蛋白常表现为增高,本院1987~1988年收住CSF蛋白降低的病毒脑23例,占同期住院病毒脑82例的28.0%,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标准:(1)起病急,有明显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 )结合地高辛分子杂交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 (HSV) DNA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该方法检测 3 6例HSV感染患儿血白细胞和 3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HSV DNA。结果 HSV DNA检测阳性率 61.54% (2 4/ 3 9) ,其中HSV Ⅰ型阳性率占 75% (18/ 2 4) ,HSV Ⅱ型占16.66% (4/ 2 4) ,Ⅰ Ⅱ型混合型占 8.3 3 % (2 / 2 4)。结论 HSV病原体的PCR检测结合地高辛分子杂交技术对早期诊断儿童HSV感染及提高HSV感染患儿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病毒性脑炎中常见的一种。国内有关小儿HSE的报道仍不多见。1993年8月~1995年8月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扩增技术对病房中疑似为脑炎的124例患儿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检测,发现HSE19例(15.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新生儿40例的脑脊液(CSF)标本,通过套式PCR检测CSF中HS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SF中特异性HSV-IgM抗体。结果2例患儿检测CSF中HSV-1 DNA( ),其母亲妊娠期均体健,无生殖器疱疹史,无皮损;1例提示为播散性感染,另1例局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0例CSF检测HSV-2 DNA均阴性。结论HSV感染占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5%,不是常见病原;1型可能为新生儿HSV中枢感染的常见类型,可能与我国孕母HSV-2血清感染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2例临床特征和随访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依据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2例经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确诊的HSE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发热22例(100%),意识障碍18例(81%),其中昏迷12例[采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GCS≤4分3例、5-7分5例、8-9分4例],嗜睡6例。惊厥16例(72%),呕吐13例(59%),头痛10例(45%),精神症状8例(36%)。合并颅神经麻痹10例(45%),肢体瘫痪7例(3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脑脊液(CSF)HSV-IgM阳性者13例、特异性IgG抗体局部产生指数:血清/CSF比值≤20者7例、双份CSF标本恢复期特异性HSV-IgG4倍以上升高者4例;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脑脊液HSV-DNA阳性者3例。头颅CT和(或)MRI提示异常者19例,病变部位以额、颞叶为主12例,7例伴颅内出血。对15例患儿进行6个月-6年的随访,完全恢复5例,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2例,合并癫Xian者7例。结论 HSE临床可分轻重两型,早期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是本病特征。脑脊液病毒学检测阳性为确诊依据。起始治疗时的病程、意识状态、及脑内病变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HSE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住院的20例HSE患儿,均经脑脊液(CSF)病毒病原学确诊,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20例患儿中发热20例(100%)、意识障碍16例(80%)、抽搐19例(95%)、精神行为异常4例(20%)、肢体偏瘫7例(35%)。CSF常规或生化异常14例(70%),其中红细胞增多9例(64%)、CSF糖<2.2mmol/L3例(21%)。头颅影像学检查19例异常(95%),颅内出血11例(58%),其中合并丘脑出血5例(45%);中脑梗塞1例(5%)。对12例进行6个月至5年的随访,完全康复1例、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生活不能自理5例、智力发育迟缓3例、肢体运动障碍3例、合并癫痫7例。结论 HSE起病急,多为重症病情,但儿童患者临床特征可不典型。应进行细致临床观察,尽早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积极查找病原学,早期正规给予抗病毒治疗是早期诊断、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疱疹性湿疹(EH)或称Kaposi水痘疹,是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可发生在特异反应性皮炎患儿。1887年Kaposi首先描述这种水疱疹是由于湿疹皮肤重复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据估计5岁以下儿童约3%患特异反应性皮炎,因而就有患EH的潜在危险。由内脏播散造成的病死率约1~9%,因此早期诊断和特效治疗是重要的。本文对EH的临床、疾病的实验特点及其治疗进行报道。患者与方法本文分析的14例是英国伦敦儿童医院从1980年5月至1983年5月初诊为EH的患儿。本组平均年龄为34个月(9个月~10.5岁)。入院后每一患儿进行隔离和严格预防感染。在湿疹皮损及其它部位鼻腔、咽喉和直肠做拭子病毒及细菌培养;当能获得水疱液时,送经电镜(EM)检查,以提供快速病毒  相似文献   

18.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5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中多种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5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CSF中病毒IgM抗体阳性21例(41.2%),血清中病毒IgM抗体阳性18例(35.3%)。结论 本地区病毒性脑炎多由肠道病毒和疱疹病毒引起,其中以CoxB和HSV为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婴儿血中四种疱疹类病毒DNA及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ong GP  Shang SQ  Du LZ  Yu XL  Xu YP  Wu X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67-370
目的 建立1种能快速区分4种疱疹类病毒DNA的特异性酶切图谱。方法 在疱疹类病毒高度同源序列DNA多聚酶基因中设计1对通用引物,该引物能同时扩增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型(HSVⅠ/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CMV)4种病毒。选择BamHI和BstUI2种内切酶对同一PCR产物进行酶切,建立了能区分4种疱疹类病毒的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法。采用PCR-RFLP和ELISA法,对75例怀疑病毒感染的患儿和38名健康儿童的血标本进行上述4种病毒DNA及IgM抗体检测。结果 4种标准病毒株PCR扩增后产物为510~592bp,经酶切后能区分病毒种类,其最小检出量为0.1fg,与乙型肝炎病毒、新型隐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人类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临床75份血标本,阳性23份,其中CMV、EBV和HSVⅡ感染分别为13、4和5例,HSVⅠ为1例,同时用ELISA法检测该标本,10例阳性,分别为CMV5例、EBV3例和HSVⅡ2例。在38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标本中上述4种病毒DNA及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4种疱疹类病毒特异性酶切图谱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能检测到ELISA法不能检测到的疱疹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区分 6种疱疹类病毒DNA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方法  2 0 0 2年 1~ 12月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在疱疹类病毒高度同源序列DNA多聚酶基因中设计两对通用引物 ,该引物能同时扩增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型 (HSVI/HSVⅡ )、爱泼斯坦—马尔病毒 (EBV)、人巨细胞病毒 (CMV)、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和人类疱疹病毒 6型 (HHV6) 6种病毒。选择BstUI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 98例怀疑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用PCR RFLP和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6种标准病毒株PCR扩增后产物为 5 10~ 5 92bp ,经酶切后能区分为何种病毒 ,其最小检出量为 0 1fg ,与乙肝病毒、真菌、细菌和人类基因组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临床 98份脑脊液标本中的疱疹类病毒 ,13份阳性 ,同时用ELISA法检测该标本 ,5例阳性。PCR阳性检出率为 13 3% ,ELISA为 5 0 9% (P <0 0 5 )。 2例患儿在院外阿昔洛韦已治疗 2~ 3d ,但入院后在其脑脊液中仍能检测到病毒DNA。 10例诊断为疱疹病毒感染患儿经更昔洛韦每天 10mg/kg ,分两次静脉注射治疗 14d后 ,8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2例病情未见好转。结论 建立的疱疹类病毒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具有特异敏感 ,快速准确的特点 ,且不受抗病毒药物的影响 ,为中枢神经系统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