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RIA法测定大鼠中性粒细胞培养液中TxB_2和6-keto-PGF_1α的含量,DAZ能选择性使A_(23187)刺激大鼠中性粒细胞释放的TxB_2减少,而使6-kto-PGF_1α释放增加,在0.1~5μmol/L的药物剂量范围内,该两种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采用放射性薄层色谱法检测洗涤大鼠血小板培养液中~(14)C-AA代谢产物,DAZ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大鼠血小板TxB_2及HHT的释放,与此同时,DAZ使血小板PGE_2、PGF_2α和PGD_2产生增加。结果提示,DAZ有可能从纠正TxA_2和PGI_2代谢紊乱方面产生有益于某些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法捡测21例次急性排斥时患者尿液和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的浓度及4例不可逆急性排斥和7例慢性排斥移植肾切除后肾组织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发现急性排斥出现时,尿中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均明显升高。TXB_2增多出现较早;血浆TXB_2浓度也显著增加,6—keto—PGF_(1α)浓度下降。尿液和血浆中TXB_2/6—keto—PGF_(1α)比值增大。正常肾组织标本中、肾髓质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为皮质的4~5倍。皮、髓质中TXB_2/6—keto—PGF_(1α)比值水平相同。不可逆急性排斥肾组织中,肾皮质TXB_2和6—keto—PGF_(1α)含量均增多,前者更显著,结果肾皮质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明显高于髓质。急性排斥时,尿液中TXB_2含量和T×B_2/6—keto—PGF_(1α)比值变化与肾皮质平行。分析表明、急性排斥时、尿液TXB_2/6—keto—PGF_(1α)比值增大和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新型强心剂咪苯嗪酮(CI 914)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血小板cAMP含量的影响。用比浊法测定CI 914体外抑制AA,ADP和胶原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IC_(50)分别为2.6,8.9和15.8μmol;大鼠ivCI 914.25mg/kg能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20mg/kg能抑制上述三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在体外,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CI-914可使洗涤兔血小板cAMP含量明显升高。CI-914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协同  相似文献   

4.
酵母多糖刺激[~3H]AA预标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可释放[~3H]AA代谢物LTC_4,LTB_4,TxB_2,6—keto—PGF_(1α)及PGE_2。山莨菪碱可以显著抑制上述刺激释放作用。使总~3H释放量及各[~3H]AA代谢物释放量均显著减少,这种抑制作用随山莨菪碱剂量增加而增强。当其浓度为0.5mmol/L时,总~3H释放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46例冠心病患者及32例年龄相近的正常人的血桨血栓素B_2(TXB_ 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的含量及两者比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血桨TXB_2含量增高,6—keto—PGF_(1α)含量下降,两者比值明显升高;(2)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与冠脉造影正常的正常对照者相比,TXB_2水平、TXB_2/6—keto—PGF_(1α)比值增高,而6—keto—PGF_(1α)水平下降;(3)血浆6—keto—PGF_(1α)含量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用放免法测定了偏头痛病人发作期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的含量,结果显示;偏头痛发作期血浆TXB_2的含量稍高于对照组(P<0.01);6—keto—PGF_(1α)的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偏头痛发作期存在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的失衡,以血浆TXB_2的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毛冬青甲素在体外及体内对活化血小板功能途径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及与前列环素(PGI_2)样物质的作用。提示毛冬青甲素在体内能抑制活化血小板功能途径的花生四烯酸(AA),同时在体内及体外能抑制ADP活化血小板功能的途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兔血浆中血小析噁A_2(TXA_2)和PGI_2代谢物TXB_2及6—keto—PGF_(1α)的水平。结果提示毛冬青甲素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动脉内皮生成前列环素,而产生其抗血栓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测了10例体外循环患者血浆内TxB_2、6—酮—PGF_(1a)、PF_4及vWF 的浓度变化,结果为:TxB_2于肝素化后及转流开始出现第一次高峰,转流结束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出现第二次高峰,术后2h 恢复正常,6—酮—PGF_(1a)无显著性改变;PF_4于转流后开始升高,转流结束达高峰,术后24h 恢复正常;vWF 于转流结束开始升高,术毕与术后2h 为高峰,24h 恢复正常.这—研究有利于判断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草棉花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脑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草棉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对大鼠脑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XB2、6 keto PGF1a的含量,经颈内动脉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1 ml/kg)诱发大鼠右侧大脑半球内血栓形成,观察总黄酮对大鼠脑电图、脑重量、脑内伊文思蓝含量的影响和脑病理切片。结果:总黄酮(50、200 mg/kg×7 d)对3种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分别引起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P<0.01),其中剂量为200 mg/kg的总黄酮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5%,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3%,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67%。总黄酮(50、200 mg/kg×7 d)可降低大鼠血浆中TXB2 的水平,增加大鼠血浆中6 keto PGF1a水平(P<0.01),并能对抗大鼠大脑血栓形成(P<0.01)。结论: 总黄酮可能通过影响血浆中TXA2 和PGI2 的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破瘀通脉散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破瘀通脉散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机理。本实验观察破瘀通脉散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塞范围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_1α)血栓素B_2(TXB_2)与肿瘤坏死因子(TDF)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脑组织6—kcto—PGF_1α含量降低,TXB_2及TNF升高,破瘀通脉散通过改善脑局部TXA_2/PCI_2,比例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6-(4-取代苯基)哒嗪酮类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6-(4-取代苯基)哒嗪酮类化合物分别加入人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该哒嗪酮类化合物对 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4μmol/L 和2.80μmol/L。结论新的6-(4-取代苯基)哒嗪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性激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激素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产妇分娩后 6h内的脐带内皮细胞进行培养 ,以Griess测定培养液中NO2 含量间接反映NO生成量 ,分别测定加入 0 .0 0 1μmol/L ,0 .1μmol/L和 10 μmol/L的 17β E2 ,P、T刺激细胞 10min、30min、6 0min时NO2 含量 ,以 1ml无钙镁盐液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7β 雌二醇浓度为 0 .0 0 1μmol/L、0 .1μmol/L、10 μmol /L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 10min和 30min时 ,培养液中NO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但刺激 6 0min时无明显作用 (P >0 .0 5 ) ;与孕激素 (0 .0 0 1μmol/L、0 .10 μmol/L、10 μmol /L)分别联合应用 ,作用于内皮细胞 10min、30min和 6 0min ,都能显著抑制雌激素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P <0 .0 5 )。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 ,孕激素和雄激素对内皮细胞释放NO的作用不同。结论 :雌激素能够通过NO途径产生血管舒张作用 ,孕激素可能通过抑制NO的释放而抑制雌激素舒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溶血磷脂酸激活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L-Arg/NOS/NO)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LPA(10-6,10-5和5×10-5 mol/L)与大鼠血小板混悬液共孵育,采用Greiss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血小板NOS活性及L-Arg转运;荧光探针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结果:LPA孵育30和60 min, 血小板NO释放分别增加了35%和56%(P<0.01),LPA(10-6,10-5和5×10-5 mol/L)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了血小板NO的生成,EC50为17.8 μmol/L,95%CI为13.1~24.2 μmol/L(P<0.01).LPA浓度依赖性增加了 NOS活性和血小板L-Arg的转运(P<0.01).LPA(5×10-5 mol/L)孵育30和60 min,显著升高血小板[Ca2 ]i水平(P<0.01).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的血小板,LPA升高[Ca2 ]i的反应分别增强20%和32%(P<0.01);加入NO供体L-Arg预处理,则明显抑制LPA升高[Ca2 ]i,分别减少14%和18%(P<0.01).结论:LPA通过激活血小板L-Arg转运和NOS活性,上调L-Arg/NOS/NO通路,增加血小板NO生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动物痛行为反应(缩足反射)确定局部和鞘内应用川芎嗪(TMP)对ATP等P2X受体激动剂所致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0.3μmol/L)明显抑制P2X受体激动剂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大鼠足底局部应用TMP(0.1-10mmol/L)剂量依赖性地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鞘内应用TMP(50mmol/L)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MP可通过阻断P2X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兴奋传入抑制P2X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初步纯化的血小板肌动球蛋白的肌动蛋白激活的Mg~(2+)-ATP酶活力,并观察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此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78.15μmol/L·min,米氏常数K_m=2.1×10~(-3)mol/L。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存在下(0.721mmol/L),VV_(max)下降至29.14μmol/L·min,但K_m不变可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此酶具有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_i=4.3×10~(-4)mol/L。这些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肌动蛋白激活-Mg~(2+)-ATP酶活力而表现抑制血小板各种功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P6A(10~(-6)—10~(-4)mol/L)体外实验显著减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血小板的有效解聚率。20~30μmol/kg的 P 6 A动脉注射后,3~6分钟时大鼠血浆t-PA、PAI活性无变化。0.25~1.0μg/ml的P6A亦不能使兔血浆纤维蛋白平板出现溶解。实验结果提示,P 6 A对血栓闭塞性血管再通的作用主要依赖其抗血小板聚集及促血小板解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古丁抑制碘乙酸钠(MIA)诱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原代软骨细胞,并用10-8,10-7,10-6,10-5mol/L尼古丁处理细胞48 h,随后实验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皆用4μM MIA处理24 h,并给予尼古丁。MT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细胞术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激活状况及下游靶分子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10-7,10-6mol/L尼古丁显著促进大鼠软骨细胞活力(P0.05),10-5mol/L尼古丁显著降低大鼠软骨细胞活力(P0.05),10-8mol/L尼古丁对大鼠软骨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10-8,10-7,10-6mol/L尼古丁能剂量依赖性的提高MIA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活力,并抑制MIA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Caspase 3活性(P0.05);10-7,10-6mol/L尼古丁能提高PI3K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并下调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P0.05)。结论一定剂量尼古丁能显著的抑制MIA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降尿酸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高剂量组(9.6g·kg-1·d-1)、中剂量组(4.8g·kg-1·d-1)、低剂量组(2.4g·kg-1·d-1),别嘌醇组(10.5mg·kg-1·d-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腺嘌呤联合腹部皮下注射氧嗪酸钾制备大鼠尿酸性肾病模型,连续造模2周。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及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周。分别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尿素酶法、尿酸酶法测定其血清肌酐、尿素、尿酸,化学比色法测定肝脏黄嘌呤氧化酶,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降低[(107.80±9.27)μmol/L、(119.31±10.63)μmol/L、(129.41±9.27)μmol/L比(178.00±10.84)μmol/L,P<0.01];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高、中剂量组血清肌酐、尿素水平显著降低[(51.00±5.30)μmol/L、(57.65±10.36)μmol/L比(101.67±9.84)μmol/L,(12.43±1.09)μmol/L、(18.37±2.41)μmol/L比(29.35±4.59)μmol/L,P<0.01];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高、中剂量组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明显降低[(38.38±3.85)U/L、(39.09±4.39)U/L比(45.90±5.02)U/L,P<0.05];复方芪苓配方颗粒高剂量组肾脏OAT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636786.94±46980.65)比(330652.32±36608.14),P<0.01],且其高、中剂量组OCT2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698162.61±24727.35)、(668148.15±39230.42)比(462729.95±34117.12),P<0.01],URAT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33202.67±2481.30)、(63795.48±5177.65)比(159163.58±16016.05),P<0.01]。结论复方芪苓配方颗粒能降低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上调大鼠肾脏OAT1、OCT2水平,下调URAT1水平,从而抑制尿酸生成、并通过增加尿酸盐的分泌及降低肾脏尿酸盐重吸收能力促进尿酸排泄相关。  相似文献   

19.
厚朴酚对大鼠中性白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以大鼠胸腔白细胞为材料,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方法测定白三烯B4(LTB4)、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和6—酮前列腺素1α的生物合成。结果:在5.5~13.5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厚朴酚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完整中性白细胞中LTB4的生物合成,在10~20μmol/L的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的酶活性。在浓度低于10μmol/L时,厚朴酚对破碎细胞中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增加其浓度,则可以明显地抑制LTA4-H的活性。同时,厚朴酚在较高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环乳化酶的活性。结论:厚朴酚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的5—LO和环乳化酶代谢通路,这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促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DGF-BB和LY29400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HSC-T6内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PDGF-BB在浓度1~10 ng/ml时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细胞增殖(P<0.05),当浓度大于10 ng/ml时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促增殖作用达到饱和。5μmol/L、10μmol/L、25μmol/L的LY294002均能显著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BB刺激的HSC-T6增殖(P<0.001)。PDGF-BB能促进HSCⅠ型胶原mRNA表达,24 h、48 h时相对于对照组的表达量为112.2%,182.5%。LY294002能显著抑制PDGF-BB促Ⅰ型胶原表达,24 h4、8 h时相对表达量为76.4%,52.6%。结论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途径是调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分泌胶原的重要通道,抑制该通路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