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情况,探讨患者自主神经状态.方法:原发性高血压8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组45例,左心室正常组44例;健康对照组47例共3组.记录其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与震荡斜率值(Turbulence slope,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左心窒肥厚组、左心室止常组较对照组TO增大,TS降低,TO、TS异常发生率高(均P<0.01);左心室肥厚组较左心室正常组TO增大,TS降低,TO、TS异常发生率高(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T明显减弱,合并有左室肥厚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加严重.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左窒肥厚者损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皮涯凌 《吉林医学》2014,(13):2792-279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室性心律、心率、窦性心率震荡,以了解交感和迷走神经的状态。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符合窦性心率震荡(HRT)分析条件的119例和48例健康人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窦性心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心率震荡(TO-0.62%±3.45%,TS2.90±2.85 ms/R-R)较对照组(TO-3.38%±5.09%,TS8.60±5.50 ms/R-R)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震荡能够反映高血压患者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关系。方法将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所有受试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机上读出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结果晨峰组TO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S明显低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 HRT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伴有血压晨峰患者的心源性损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震荡是一次性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后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敏感性变化,一项反映心脏神经功能的无创性临床预测猝死的检测方法,它的配量化指标;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彼此独立且独立于其他常规危险预测指标,二者结合对高危患者,猝死的预测稳定可靠。窦性心率震荡是近年未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用表描述室性早博在窦性心动周期的变化[1],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率震荡变化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份,我院并发室性早博的冠心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5岁~75岁(48.4±8.8)。入选标准为窦性心律不伴室内阻滞,无糖尿病及其他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的疾病,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冠状动脉造影1支主要冠状动脉35%或心肌梗死后超过6个月。另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博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岁~68岁(47.4±8.6)。1.2研究方法入选者全部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动态心电图仪器采用美国生产的DMS-TOP型,是心率震荡初始,震荡斜率分析软件,心率震荡有二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震荡初始表现依次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H)及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H患者58例,WCH患者62例。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NT组)60例,对上述四组进行24h动态血压、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从而计算出HRT的参数--初始震荡TO(%)、震荡斜率TS(ms/RR)、SDNN(ms)、SDANN(ms)及RMSSD(ms),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EH组、MH组及WCH组)血压(24hSBP、24hDBP、dSBP、dDBP、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较N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组内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组较NT组TO明显增大、TS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血压组内TO、T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较NT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组内SDNN、SDANN、RMSSD及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与WCH患者同原发性高血压一样,HRT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应对HRT各参数值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窦性心率震荡(HRT)是新出现的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探讨HRT和心率变异(HRV)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进行监测,同时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HRV和HRT各项指标参数.用非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分析HRV和HRT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TS与SDNN、PNN50、RMSSD、HF均呈正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644,P<0.001),TO与SDNN、HF、LF均呈负相关,但与LF相关性较强(r=-0.543,P<0.001).SDNN与24h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合并高血压、LVEF等都有较弱的相关性,TS和TO与这些因素之间无相关性.结论: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很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共同调节有关,与HRV相比,HRT指标(TS和TO)受平均心率、β受体阻滞剂和左室射血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一些研究中发现HRT对SCD高危患者预测价值高于HRV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杜丽君  李晓杰 《现代医学》2008,36(3):162-163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现象.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45例,同期选择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对照,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窦性心率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TO、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P<0.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现象,提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8.
田长明 《中原医刊》2011,(16):67-68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根据有效24h动态心电图表现,分析比较3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冠心痛心力衰竭猝死及36名健康者的HRT的初始值(TO)、HRT的斜率(TS),并进行TO、TS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组HRT间存在明显差别: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O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O明显低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猝死组(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20±2.01)%与(9.62±6.64)%,P〈0.01];冠心病心力衰竭组TS明显高于猝死组(P〉0.05);TO、TS与年龄、LVEF、LVED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明显减弱,由于TO、TS与LVEF、LVED相关,可应用TO、TS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析,作为冠心痛心力衰竭猝死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艳惠 《医学综述》2012,18(4):545-547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指室性期前收缩后心率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反映了自主神经在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快速调节功能。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种心电现象是心血管疾病预测心源性猝死的独立指标。近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源性心脏病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呈现。尽管HRT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检测方法简单、无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贾晓辉  房振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22-4023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0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机上读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结果:慢性心衰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衰组患者HRT较正常健康者存在"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程度的关系。方法慢性心衰患者(CHF组)85例,全部病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CHF组(心功能Ⅱ级)45例和重度CHF组(心功能Ⅲ~Ⅳ级)40例。另选同期心功能正常的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TO均值比较,重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TS均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随CHF患者程度加重,HRT现象明显变钝减弱,其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情况,探讨HRT指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选择12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者68例(A组),左心室正常者60例(B组),另选择6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3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3组的窦性HRT初始值(T0)及震荡斜率值(TS),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 A、B2组与C组比较,TO值均明显增大,眄值则明显降低(P均<0.01),TO及TS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与B组比较,A组TO值增大、TS值降低显著(P均<0.01),TO及TS异常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窦性HRT现象减弱,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左心室肥厚者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肺心病(PHD)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4例肺心病患者,并设健康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将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稳心颗粒组,4周后2组患者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TO及TS值后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TO及TS均明显异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TO负值明显增高,TS明显增大(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的HRT较正常人群减弱,稳心颗粒改善异常的HRT,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武杨  武庚  陈宏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28-929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MC组216例和对照组100例,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枪测(CK-MB);VMC组内根据室性早搏严重程度按LOWN氏分级,分为两组,其中Ⅰ,Ⅱ级为一组(L1、L2组),Ⅲ、Ⅳ、Ⅴ级为一组(L3、L4、L5组),比较VMC组与对照组及VMC亚组之间HRT、HRV、LVEF、CK-MB指标的差异.结果:VMC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P>0.05);亚组比较L3、L4、L5组TO明显高于L1、L2组;无论单变量分析还是多变量分析均显示,TO、TS相结合对终点事件最有预测价值,LVEF仅次于TS.结论:VMC患者室性早搏后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VMC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窦性心律震荡指标有相近。方法共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三组,同时测量其窦性心率震荡指标。结果三组受试者窦性心率震荡指标无差异。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指标正常,尚不能以窦性心率震荡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彦虹 《吉林医学》2011,(33):7014-7014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和冠心病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对比,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猝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30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TO值高于冠心病组,TS值低于冠心病组,且发生成对、多源性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几率较大。结论:窦性心律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猝死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对100例EH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昼夜节律、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24hSBP、24hDBP1、2、3级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昼夜节律消失组,并比较各组患者TO及TS均值。结果TO值:24hSBP各组间T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2.15)vs(-1.55±1.29)vs(-1.07±1.02)%],24hDBP各组间T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2.03)vs(-1.65±1.18)vs(-1.14±0.93)%],血压越高TO负值越低;昼夜节律正常组较昼夜节律消失组TO负值增高[(-1.89±1.05)vs(-0.45±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值:24hSBP各组间T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2.07)vs(2.43±1.68)vs(1.88±1.37)ms/RR],24hDBP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6±2.12)vs(2.63±1.45)vs(1.78±1.39)ms/RR],血压越高TS越低;昼夜节律正常组较昼夜节律消失组TS明显增大[(3.21±2.10)vs(2.33±1.88)m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T现象减弱或消失与其血压高低及昼夜节律有密切关系,提示血压越高者及昼夜节律消失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窦性心率震荡(H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价值。方法:比较78例CHF患者与80例健康者HRT的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的差异,并观察CHF患者的TO、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性早博(VPB)数目及是否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的相关性。结果:CHF组的TO、TS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F患者的TO、TS与LVEF、LVEDD有相关性,而TO与VPB数目无相关性,TS与VPB数目有相关性,TO、TS与是否伴有VT无相关性。结论:CHF患者HRT明显减弱。通过分析CHF患者的TO、TS,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指导临床并及时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心脏正常节律的维持依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平衡协调,如自主神经的平衡受到损害,有可能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通过降低室颤阈值促心律失常发生;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评价自主神经的活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一种新的心电检测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它是自主神经对单次室性期前收缩微弱的内源性刺激所做出的迅速和敏感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HRT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4 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性早搏(高血压组)和无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对照组)各50例,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患者HRT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HRT异常,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