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生 《地方病通报》2024,(1):49-51+56
目的 了解2019—2022年河南省确山县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WS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抗体,滴度为1∶100++及以上为阳性。采用EXCEL 2013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2年共检查患者3 608例,阳性443例、阳性率12.28%,阳性率2022年最高(14.14%)、2019年最低(10.53%),不同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99,P>0.05);阳性滴度效价以1∶400++~组为主(66.37%);男女性别比2.49∶1,阳性率男性12.04%、女性1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6,P>0.05);30~60岁组阳性人数占总阳性数的87.36%。阳性率30岁~组最高(15.09%),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2.
脱敏关节丸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10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 (布病 )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不仅对畜牧业发展危害极大 ,而且也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目前有关布病的治疗方法虽报道不少 ,但都因存在各种弊端以至难以推广。我们用自行研制的中医中药非特异性脱敏关节丸对住院及疫区现场治疗的 10 0例布病患者近期疗效进行了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1)有明显的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和发病过程 ;(2 )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红肿范围 48h达 2 cm× 2 cm以上 ;(4 )血清学检查 ,大部分患者试管凝集试验阳性。以上各项检查 ,综合判定 ,确定治疗对…  相似文献   

3.
<正> 应用普通平板凝集试验(R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半胱氨酸凝集试验(C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等五种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查我区家畜布鲁氏菌病20887头,查出130头阳性,阳性率为0.067%,故认定我区“布病”存在。但没有分离到布氏菌(浙江省未分离到)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中部及河西走廊南侧 ,为纯牧业县。 6区 1镇 2场 2 3个乡 97个行政村 ,总人口为3.35 8万人。 1998年末全县牲畜存栏数 6 5万头 (只 ) ,畜牧业是支柱产业。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是危害我县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地方病 ,1996年人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 936人 ,皮变试验 837人 ,阳性 2 42人 ,阳性率 2 8.91% ,血清学检查 (SAT)2 5 5人 ,阳性 5 5人 ,阳性率 2 1.5 7% ,确定病人 5 3例 ,患病率6 .33% ,系慢性布病患者 ,当年无新发病人。为掌握人畜间疫情动态 ,根据甘肃省地病办 (1995 ) 8号文件《关于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7—2019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人间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预测肃州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掌握疫情动态,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肃州区辖区内牛羊散养户或规模养殖户、屠宰人员、牛羊交易人员和兽医等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再以试管凝集试验复检,血清凝集滴度在1∶100++以上为阳性。结果 2017—2019年肃州区共检测血清5 711份,阳性40份,阳性率为0.70%,不同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5),阳性率男性(1.10%)高于女性(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1,P0.01);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44,P0.01),从事牛羊交易和屠宰人员及兽医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肃州区布鲁氏菌病感染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应坚持做好疫情监测,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控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合水县布鲁氏菌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甘肃省合水县2009年布鲁氏菌病局部暴发的状况及因素。方法采用对重病区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确诊患者及动物感染情况。结果人间共做琥红平板凝集试验4162人,确诊32例,感染率0.77%;畜间共做牛3364头,阳性5头,阳性率0.15%。羊37000只,阳性211只,阳性率0.57%。结论经对流行特点及因素的分析,证实近年来合水县布病防控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今后应采取积极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再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青海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 2010年,选择青海省布病高发地区以及青海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人间布病预防控制项目的5个县(河南县、达日县、天峻县、平安县、海晏县)为调查点,同时对青海省生物药品厂高危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布鲁杆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同时按知情同意原则,采集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按《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流行病学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8-1995)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检测确诊病人.结果 在被检测的8368份血清样品中,RBPT检出阳性347份,阳性率为4.15%;SAT检测血样5346份,阳性180份,阳性率为3.37%.2009年6月对青海省生物制药厂进行跟踪调查,全厂共调查112人份,RBPT检出阳性83份,阳性率为74.11%,SAT检出阳性58份,阳性率为51.79%,确定布病新发病人8例,布病慢性期病人4例.2006 - 2010年青海省报告新发布病25例,发病高峰为每年的3-7月份,病例以牧民为主.结论 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盐池县布氏菌病 (简称布病 )疫情 ,将 1 994~ 2 0 0 0年来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本数据来自盐池县地方病所、兽医站等单位。2 结果2 .1 人间  共流调 6 5 34人次 ,血清学检查 1 2 1 2人 ,阳性 31人 ,感染率 2 .5 6 % ,患病 2人 ,患病率 0 .0 3%。根据结果分析 ,感染波动在 1 %左右 ,以 30~ 4 0岁年龄组为最高 ,与职业接触危害因素的频率相关。2 .2 畜间  共检羊血清 36 0 0份 ,阳性 4 1份 ,阳性率 1 .1 4 % ;检牛血清 2 4 0份 ,阳性 3份 ,阳性率 1 .2 5 %。共检羊流产胎儿 89只 ,细菌分离均为阴性。3 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为0.45/10万-16.5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占总数的66.89%。2003-2015年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5 904份,阳性率为5.01%。2007-2015年从136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63株,其中羊种3型48株、羊种1型12株,羊种变异2株、犬种1株。结论锦州市近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优势菌株主要是羊种3型。对犬的布鲁氏菌携带情况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时淘汰病犬。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情况和发病趋势,为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eT)、试管凝集试验(SAT)、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流行病学接触史进行确诊。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血清1247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8.0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4.65%;确诊布鲁氏菌病患者61例,患病率4.89%,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2012与2013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结论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并教育群众提高个人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T)法检测布鲁氏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 2013年塔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可疑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为41.9%,男性患者血清学阳性率56.8%,女性阳性率为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P0.01);回族阳性率最高为53.2%,汉族阳性率最低为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1);4~7月份就诊者阳性居多,5月阳性率最高,达54.5%,与3月(χ2=8.57)和9月(χ2=12.0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8.7%,10岁~年龄组最低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P0.01)。结论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患者逐渐增多呈不断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大经费投入,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有效减少塔城地区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1991年以来 ,甘肃省肃南县通过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监测和个案调查 ,确诊布病患者 182例 ,现将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与家畜及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1.2 方法 :1991年~ 1998年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颁布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 (试行 )方案》进行。1999年~ 2 0 0 0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首先对可疑者作皮内变态反应 ,注射 4 8h观察结果 ,对皮变阳性者静脉抽血 4 m L做血清学检查 [1] ,血清凝集试管实验 (SAT) 1∶ 10 0以上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方法 2008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布病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琥红平板凝聚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8-1995)诊断病例.结果 共调查10个乡镇布病重点人群2480人,检测血清604人份,布病感染者28例,感染率为4.64%(28/604).检出布病患者15例,均为奶牛饲养人员,检出率为2.48%(15/604);饲养人员感染率最高,为6.45%(26/403).结论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存在人间布病的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了解平顶山市布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19)对2020—2022年平顶山市门诊疑似布病患者进行布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血样1 507例,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率为18.58%,各年度布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鲁山县阳性率38.36%为最高;4—7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1~7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4.7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以农民阳性率为最高(22.50%)。传染途径主要以接触羊为主。结论 平顶山市布病疫情仍处于高发期,继续加强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方法 2008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布病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琥红平板凝聚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8-1995)诊断病例.结果 共调查10个乡镇布病重点人群2480人,检测血清604人份,布病感染者28例,感染率为4.64%(28/604).检出布病患者15例,均为奶牛饲养人员,检出率为2.48%(15/604);饲养人员感染率最高,为6.45%(26/403).结论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存在人间布病的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公主岭市 2 0 0 2~ 2 0 0 4年布氏菌病暴发点的病人、周围人群及暴发点发生一年后回顾性调查人群和全市 32个乡镇部分牛、羊养殖户养殖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 ,共收集血清 837份 ,阳性 6 2份 ,阳性率 7.4 %。在 6 2例阳性患者中 ,布氏菌病平板试验均阳性 ,布氏菌病试管试验有 2例出现前滞现象 ,即滴度为 1∶2 5~ 1∶5 0时抗原抗体不发生凝集反映 ,当滴度 >1∶10 0时出现凝集反应 ,提示在布氏菌病试管试验时应适当提高稀释倍数 ,增高阳性检出率。 1例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均符合布氏菌病 ,试管试验阴性 ,但布氏菌病平板试验凝集时间大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包头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综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对包头市9个区(旗、县)的7 ~ 70岁从事家畜饲养、放牧、屠宰加工和贩卖等行业的重点人群进行调查.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采集血样,采用虎红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检测,血清滴度1∶100(++)判定为阳性,布病判定依据《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GB 16885-1997).结果 共采集血样5832份,SAT检出阳性250例,阳性率为4.25%.新发病例数为164人,占2.81%(164/5832).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占66.0%(165/250).布病感染者中,从事家畜养殖业的占80.87%(4757/5882).从地区分布看,达茂旗检出病例最多,检出率为12.10%(73/603).结论 继续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加强牲畜检疫、免疫是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为探索布鲁氏菌病(布病)在动物间的流行和寻找可能存在的新宿主,我们于1981年5~10月选择青海省哈秀地区,对野生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和家养牧犬进行了布病的血清学和细菌学调查。 一、共采集旱獭血清274份,其中试管凝集反应滴度1∶10++6份,1∶20++1份,上述7份血清虎红平板试验均为阳性,其余血清无反应。 二、狗血清共97份,其中试管凝集反应1∶25++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达州市羊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情况,评估全市羊场布病净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5—2018年达州市3 199个场(户)的69 630份羊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并以问卷形式对养殖场基本情况、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和养殖场相关人员对布病的知信行(KAPs)等进行调查。结果 59个阳性场(户)共检出835份布病阳性血清,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0%(835/69 630),场(户)平均阳性率为1.84%(59/3 199),其中2015—2018年场(户)阳性率分别为6.31%、2.34%、0.85%和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3 199, χ2=66.415,P<0.05),样品阳性率分别为4.55%、1.90%、0.61%和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9 630, χ2=1 121.088,P<0.01),均呈下降趋势;该地区除渠县外,其余6个县(市、区)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户)均检出布病阳性样品,其中存栏量小于50只的场(户)阳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 199, χ2=0.497,P>0.05),达川区与其他区域场户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3 199, χ2=34.612, P<0.05);问卷调查发现近1年内引羊(OR=9.11,95%CI:1.08~77.29)等3个因素为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2015—2018年,达州市羊布病样品阳性率和场(户)阳性率均逐年下降,从外地引羊,以及业主对生物安全和布病的认知较差是该地区羊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平谷区6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本区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及患者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6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病时间、发病区域、年龄与性别构成、初步诊断、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诊治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59岁,性别比为4.42∶1;以畜牧饲养者居多,约占64.62%,有明确动物或动物制品接触史63例,占96.92%,均为散发,无明显聚集性;全年中以4—6月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53.85%;临床症状以发热(52例,80.00%)、乏力(34例,52.31%)、腰痛(26例,40.00%)为主;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7.69%,排名较高的前3位分别是脊柱炎、关节炎、腰椎病变。65例患者首诊确诊49例,误诊16例,误诊率为24.62%。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试管凝集试验阳性35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30例。结论布鲁氏菌病高发季节为4—6月,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从事畜牧业及相关产业人员为主要发病人群,以散发为主;布鲁氏菌病首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传染病的关注,不断加强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