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异常报警信息与血细胞显微镜复检的方法及内容,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4758份标本结果的数据统计,根据仪器给出的Flag警示信息、散点图的图像、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及患者外周血涂片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复查的标本。结果仪器检测的4758份标本有722份标本有异常信息提示。对有异常提示的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显示,随着仪器Flag警示图从100到300,镜检的阳性率逐渐增高;随着IG%从0.5到3.0,镜检阳性率逐渐增大,当IG%大于3.0时,镜检阳性率可达95.5%。结论对于有异常的标本,仪器很难提供完全准确的分析结果,实验室必须根据血液分析仪的Flag警示信息、散点图图像和IG%,通过缩小目标进行显微镜分析,给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设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减少假阴性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2085份标本结果的数据统计,根据显微镜镜检结果和仪器给出的报警信息、散点图的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仪器检测的2085份标本有583份标本有异常信息提示,60份标本血液分析无报警,但显微镜镜检阳性,假阴性率为2.88%,主要为轻度的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红细胞大小不均、血小板聚集及大血小板,血液科标本中有3份无原始细胞异常提示,但出现其他提示信息,没有漏检。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非常必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发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3.
自动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的制定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定合理的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并对其评价。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报警系统,参考国际一致性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的41条规则,制定暂定复检规则。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2795份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推片染色,由本室技术人员进行镜检,对各条暂定规则和仪器提示细胞数量异常和形态异常的报警分别进行了统计学评估。结果各暂定规则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最多的复检规则是仪器出现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和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其次为仪器出现有核红细胞报警。反映白细胞各类细胞数量变化的评估显示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很低。形态学评估结果为真阳性占标本总数的17.44%,假阳性占15.82%,真阴性占63.49%,假阴性占3.25%。异型淋巴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和原始细胞报警是最常见的假阳性报警。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并结合临床医师的意见最终制定出了本室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该规则的临床应用复检率为36%,镜检率为26%。结论制定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可提高标本检测的真阳性率。对于使用五分类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血液实验室,能够减轻复检工作量,降低漏检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信息的可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时对异常细胞报警信息的可信性。方法通过对200例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报警有原始细胞(Blasts)、未成熟粒细胞(Imm Gran)、异形淋巴细胞(Atypical Ly)、有核红细胞(NRBC)的全血标本作手工血涂片,经瑞特-姬姆萨染色后用显微镜目测法分类(金标准)比较。以无异常报警的200例标本为对照组。分析仪器对异常细胞报警的可信性。结果 仪器Blasts、Imm Gran、Atypical Ly和NRBC报警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3%、63.7%、62.0%和60.0%。结论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检出性能较高,检测结果有异常细胞报警的标本均应该进行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复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ysmexXT-1800i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对XT-1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的328份标本进行手工血涂片、染色及显微镜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仪器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分类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6、0.969、0.826、0.884、0.446;仪器无报警提示的标本分类与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r值分别是0.996、0.984、0.868、0.887和0.529。结论对有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都应进行手工血涂片、染色及显微镜复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功能。方法收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外周血标本197份,以及单独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标本914份,进行显微镜复检,以核实报警提示信息是否正确。结果以显微镜复检结果为金标准,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嗜碱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的符合率为64.9%;单独提示异型淋巴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符合率为7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报警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两者计数有一定相互干扰,需结合显微镜复检,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ELL—DYN 37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方法:对732例临床标本,进行涂片复检,评价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CELL—DYN3700血液分析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报警系统的特异性是76.4%,灵敏度100%,假阳性率19.3%.假阴性率0.0%。结论:CELL—DYN37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白细胞分类及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ysmn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0份样本各测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对160例健康体检者同时进行仪器法和手工法分类,评价其正常白细胞分类功能;对1200例各种住院病人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异常白细胞分类及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160例健康体检者仪器法与镜检法白细胞分类结果相比,除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较差外(r=0.5243),其余相关性良好;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具有很高精密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79.55%,特异性为95.60%,可疑警号的假阳性率为12.83%。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良好,特异性好,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和异常警句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579例静脉血病例标本,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出现异常警句提示与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分析。结果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系统具有很高灵敏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81.59%,特异性为86.78%,假阳性率为21.71%。仪器无报警提示的标本分类与人工显微镜检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是0.9807,0.9557,0.9036,0.8500,0.7029。结论对于有异常的标本,仪器很难提供完全准确的分析结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显微镜镜检,以免造成漏诊、误诊现象。  相似文献   

10.
ADVIA 120型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参数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ADVIA12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细胞形态异常提示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将160例仪器提示异常参数的标本和112例无异常提示的标本作血涂片,经瑞特-姬姆萨染色镜检后比较结果。结果 真阳性率:未成熟粒细胞(IG)、血红蛋白浓度不等(HC-VAR)、小红细胞(MICRO)、核左移(LS)、大红细胞(MAC—RO)、低色素性红细胞(HYPO)、大血小板(LPLT)、原幼细胞(BLASTS)、红细胞大小不等(ANISO)为86.7%~100.0%,高色素性红细胞(HYPER)为69.2%,有核红细胞(NRBC)、变异淋巴细胞(ATYP)、血小板凝集(PLT-CLM)为13.3%~32.3%;以上所有参数真阴性率为82.8%~100.0%(平均95.0%)。结论 仪器对报警参数的真阴性率高而有较强的筛检能力。仪器对NRBC、ATYP、PLTCLM的异常报警提示准确性不理想,而对其他参数的异常报警提示有较高的可信性。因此,对于结果有异常提示的标本应当配合手工镜检确诊。  相似文献   

11.
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制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Sysmex KX-2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以求结果准确。方法:对住院及门诊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血涂片镜检分析,敏感度82%,特异度99%,准确度93%。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镜检阳性率98%,96%和97%。Hb和MCV复检标本镜检阳性率91%。仪器有报警提示的262份标本,镜检阳性结果152份,其中未成熟粒细胞62份,异型淋巴细胞22份,原始细胞9份,核左移18份,有核红细胞21份,血小板凝聚15份,血小板减少46份。结论:本复检标准经分析和临床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的可信度.方法 对Sysmex XT-1800i提示异常的163份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并对比分析.结果 Sysmex XT-1800i提示异常的163份标本经镜检有异常形态细胞者仅占42.8%.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并评价ABX PENTRA DF 12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方法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结合仪器报警系统,制订暂定复检规则。对本院1 500例标本进行仪器检测和镜检,对暂定规则和仪器提示细胞数量和形态异常报警分别进行统计学评估,制订最终规则;通过分析300例标本,评价最终规则有效性。结果假阳性率最高的前3项暂定规则为未成熟粒细胞、不典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暂定规则形态学评估真阳性率17.47%、假阳性率10.00%、真阴性率69.93%、假阴性率2.6%、复检率27.47%。制订最终规则后,其临床应用复检率为22.00%,经验证未发现血液病理细胞漏检现象。结论本研究制订的ABX PEN-TRA DF 12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的可信度。方法采用手工法对100例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无异常报警和100例有异常细胞报警标本进行复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符合率。结果无异常报警标本与手工显微镜法比较符合率为98%,有异常细胞报警标本与手工显微镜法比较符合率为74%,在细胞类型报警中未成熟粒细胞符合率最高(87.5%)。结论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报警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必须进行人工复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并验证血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规则。方法通过对500份血液标本同时用血液分析仪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参考12条显微镜镜检阳性标准确定各项设定的镜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红细胞系、白细胞系、血小板系及三系联合的真阳性率为99.00%、96.49%、99.00%、95.90%;假阳性率分别为12.98%、10.78%、5.86%、1.43%;真阴性率为87.02%、89.22%、94.14%、98.57%;假阴性率分别为1.00%、3.51%、1.00%、4.10%。结论红细胞、血小板及三系联合阳性报警要求镜检可作为XE一2100D血液分析仪的镜检规则:而白细胞阳性报警要求镜检可起到一定的过筛作用.但必须通过设置白细胞系其它一些镜检规则来弥补其不足肪止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过软件设置合理的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自动筛选和标记,并用自动推片染色仪进行推片和染色以观察细胞形态学异常,用显微镜计数方法证实血细胞计数的异常,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结合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并结合本科室实际检测患者的特点,制定出了适合我科的复检规则。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白细胞(WBC)分类方法和ISLH推荐血涂片阳性标准,并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血细胞计数方法,对1300份标本中符合复检标准的“阳性”样本进行对应的复检,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样本仅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该套规则的阳性预示值为76.63%,阴性预示值为98.50%,该规则的复检率为28.3l%,诊断特异性为89.34%,诊断灵敏度为96.25%,总有效率为77.15%。结论我室制定的针对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使操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真正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临床复检方法及措施,统计分析血常规检测的复检原因。方法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6084个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按我室初步制定的复检规则确定复检标本,进行临床复检工作并完成统计学评估。结果6084例标本中3867例标本可以直接报告,无需复检,2217例标本需要复检(占总标本数的36.44%)。复检标本中观察标本一般性状的占187例(3.07%),需仪器复检的标本495例(8.14%),需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数量或形态105例(1.73%),需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标本1430例(23.5%)。分析以上复检措施可见,观察标本一般性状复检的符合率为100%,仪器复检符合率为62.3%,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的符合率为73.1%,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符合率为74.2%。结论制定临床适用的复检规则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严格而有技巧地执行该规则,可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制定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制定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的标准并加以评价,以求准确、合理、有效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根据医院及XE-21130血细胞分析仪特点制定血涂片复检的标准,通过对1368份标本血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评价仪器提示与手工检查的一致性和标准执行的可行性。结果仪器提示血小板减少与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相比较Kappa值0.95,U=35.19,P〈0.01,显示两者一致性满意;提示未成熟粒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血小板聚集的仪器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Kappa值分别为0.64、0.60、0.52、0、60,U值分别为24、9、22.2、21.98、17.65,P〈0.01,提示两者一致性尚可;而提示原始粒细胞、有核红细胞的仪器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Kappa值分别为0.39、0.36,U值分别为13.54、8.24,P〈0.01,显示两者一致性尚不够理想。依据标准复检血涂片,敏感度为81.9%,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5.5%。结论本复检标准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表明符合本复检标准的标本均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显微镜镜检,以免造成漏诊、误诊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血细胞分析的速度和精度。在对正常细胞进行准确计数的同时,也能对不能识别的异常细胞通过报警信息给予提示,以便检验人员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显微镜复检。但对于极少数特殊标本可能出现仪器提示的报警信息及检测结果与显微镜复检结果不符的情况。本文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仪器检测结果与显微镜复检不符的标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以国际血液学41条复检规则为参考,结合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的测试性能及报警系统,自定复检规则.对1 400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标本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并同时涂片镜检,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比较二者结果,对各条自定复检规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条规则中假阳性率最高的是异常淋巴细胞,其次是巨大不成熟细胞及单核细胞.真阳性率最高的是粒细胞相对计数.自定复栓规则形态学评估真阳性率12.3%,假阳性率2.7%,真阴性率83.0%,假阴性率2.0%.结论 制定适合Beck-man-coulter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的15条复检规则,照此执行,既可保证工作质量又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