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萍 《工企医刊》2009,22(4):10-11
目的: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耐受性及体重增长情况,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微量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g的70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在常规静脉营养基础上治疗组(40例)于生后24h~72h内采用统一的早产儿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对照组(30例)于生后1周内给予喂养。对照喂养中胃肠不耐受发生率及比较生后2周体重达到或超过出生体重(BW)的例数。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7.5%(7/40);对照组56.7%(17/3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体重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2.
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方法]对2006年9月~2007年9月生后24 h内陕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孕周<34周、出生体重≤1 500 g,无消化系统畸形的5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根据喂养情况分为喂养耐受组与不耐受组. [结果]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间出生3周内热卡、蛋白摄入及体重增长差异有显着性.两组间开奶日龄、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日数差异有显着性,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着性. [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性,肠道内营养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同时需要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梁瑞华 《东方药膳》2021,(1):294-295
极低出生体重儿因胃容量较小,因此自身胃肠道分泌、吸收、消化、免疫等各方面都处于极不成熟状态,加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较低,且胎龄不足34周,会出现喂养不耐受,对整体成长形成影响,严重时还易影响生存率.因此临床需采取多种方式,改善喂养不耐受.基于此,本次探究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展开以下综述,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护理分析,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护理情况。结果 90例患儿中其中52例为胃肠喂养不耐受者,余38例为耐受者,两组患者在开奶日龄、住院天数及达足量喂养日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中可见不耐受组胎龄低于耐受组,住院天数及足量喂养日龄显着高于耐受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方式能够提高患儿耐受情况,而胎龄小及开奶日龄是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即乳量<20 m l/(kg.d),1周后逐渐增加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36 h内排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胃管喂养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的影响,提高其喂养成功率。方法:对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间歇胃管喂养护理,B组持续胃管喂养护理,对比两组喂养不耐受(FI)发生率、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A组中发生ARDS为A1组,B组中发生ARDS为B1组,比较A1、B1组FI发生率和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结果:A组患儿FI发生率小于B组(x2值4.943,P0.05),A组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5.019,P0.05)。B1组患儿FI发生率小于A1组(x2值5.247,P0.05),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短于A1组(t值5.316,P0.05)。结论:间歇胃管喂养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FI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ARDS患儿持续喂养则优于间歇喂养。结果为临床喂养护理提供参考,可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韩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0-2292
目的:探讨适合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方式及其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NICU住院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胃管喂养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出生后24 h内开始微量喂养,每天的奶量用微量输液泵通过胃管持续间断注入,喂奶时间为2 h喂1次,滴入2h后暂停2 h,当VLBWI每次奶量增加至15~20 ml/kg体重时将2 h喂养1次改为3 h喂1次。两组喂养时间均直至患儿有吸吮和吞咽能力、能经口喂养后停止鼻饲。比较并记录两组:①每次喂奶量及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②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给予早产极低体重儿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组的早产极低体重儿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快,胃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是VLBWI简便而有效的辅助喂养方法,对VLBWI的早期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红艳  靳林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33-4534
<正>营养支持是早产儿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如何解决早产儿不成熟的胃肠道功能与高代谢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做到既能满足早产儿的营养供给,又能促进胃肠道的发育,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问题,出生体重小于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问题较多,病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实施不同喂养方法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出生体重≤1 500 g的66例早产儿根据其父母是否接受给孩子鼻胃管喂养母乳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5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生后12 h内予鼻胃管喂养母乳,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生后2天给予滴管滴入母乳或用棉签蘸母乳让患儿吸吮。观察两组患儿的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指经口完成120 ml/kg.d)、达出生体重时间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人次数。结果:两组患儿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达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而发生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人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P<0.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实施鼻胃管喂养母乳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较滴管滴入母乳或用棉签蘸母乳让患儿吸吮容易达足量肠内营养与恢复出生体重,且较少发生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喂养加腹部按摩预防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对照组患儿于出生1天后开始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25±2.13)天、(10.46±1.33)天、(3.68±1.28)天、(35.64±13.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3.56±1.95)天、(14.52±1.61)天、(5.26±1.56)天、(51.45±16.69)天(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46.67%(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加腹部按摩可加快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40例极低体重儿的喂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极低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早期建立肠内营养,早产母乳喂养,同时配合喂养后采用俯卧位、非营养性吸吮、不耐受喂养儿配合小剂量红霉素干预疗法等支持手段。结果:使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率降低。结论:认为对极低体重尽快建立肠内营养的支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吗叮啉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吗叮啉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将出生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的10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插胃管留置并用生理盐水洗胃,以预防咽下综合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叮啉,观察喂养不耐受好转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给予吗叮啉治疗后每日完成奶量增加,胃残留量减少,腹胀消失,达到完全经胃肠喂养时间缩短,体重增加,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吗叮啉能较好地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营养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例VLBWI随机分为2组,2组均应用静脉营养提供部分营养液,此外实验组采用生后24h内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比较两组的第1周末摄入热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测定两组VLBWI血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实验组每日体重增长增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喂养不耐受率下降(P0.05);实验组生后7天的GAS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SS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影响VLBWI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探讨有利于VLBWI喂养成功的要点.[方法] 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本科15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等筛选出与喂养不耐受相关的因素.[结果]①6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占43.0%;②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胎龄、体重、开始喂养日龄;③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开始喂养日龄>3 d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于开始喂养日龄≤3 d组(P<0.01);性别、氨茶碱的使用、母亲有无妊娠合并症、有无宫内窘迫或出生窒息等与喂养不耐受无明显关系.[结论]VLBWI喂养不耐受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日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了6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34例进行早期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早产低出生儿童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55例给予早期单纯静脉营养。观察两组体重增长、腹胀、呕吐、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和达到肠内营养时间。结果试验组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P<0.05),达到肠内营养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能明显增加患儿体重、缩短患儿对胃肠喂养的适应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徐寿兰 《工企医刊》2002,15(3):51-51
我科于2001年1月收治了1例出生体重仅1400g的早产儿,经39天治疗,康复出院,现谈谈护理体会。 1 呼吸道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头3天易发生窒息、呼吸暂停,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使患儿头侧向一边,随时用消毒棉签将患儿口腔内粘液(分泌物)轻轻卷出。生后第2天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用低负压吸引器(压力为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喂养方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与胃肠损害反生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2例VLBWI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十二指肠喂养组(18例),微量喂养组(12例)和按需喂养组(22例)。所有VLBWI均在生后6小时内开奶,十二指肠喂养组[初始奶量为1ml,每2小时一次,每日每次增加2-4ml,推注奶汁速度缓慢1—3ml/min,当十二指肠喂养量达15—20ml/次时,要根据患儿耐受情况及时改变喂养方式];微量喂养组[生后6小时给予配方奶或母乳稀释成1:1奶0.1—4ml/(kg&#183;d)],每2—3小时一次,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按需喂养组[生后给予配方奶或母乳1—2ml/(kg&#183;d),每2—3小时1次,以后每天增加1—2ml/(kg&#183;d),48—72小时后逐渐过渡到全奶],观察三组喂养方式对VLBWI胃肠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1)十二指肠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按需喂养组(P〈0.01),十二指肠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胃肠损害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生后48小时内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48小时以后(P〈0.05)。(3)出生体重850g-999g组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1000g-1499g组(P〈0.01)。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宜过早开始按需喂养,生后48小时内、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尤应慎重,提倡鼻胃管微量喂养尤其是十二指肠喂养,以减少胃肠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围产医学和NICU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 500 g)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决定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在于营养。喂养的开始时间、内容、方式和方法影响着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状况。选取2004年1月~2005年2月间在我科就诊的体重在1 100~2 2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56例,早期进行微量喂养,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提高了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体重在1 100~2 200 g的患儿56例,胎龄28~37周,平均体重1 800 g。1·2方法。使用静脉营养的同时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