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2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为临床无精子症类型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收集厦门市12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精液检查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操作,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激素(E2)、泌乳素(PRL)采用BECKMAN ACCESS化学发光法检测,精浆生化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锌含量、果糖及中性α-葡糖苷酶等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按常规染色体培养及G和Q显带行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选取EAA和EMQN推荐的6个Y染色体特异标签序列位点行Y染色体AZFa、AZFb和AZFc区微缺失检查。结果 126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44例,占总数34. 92%;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32例,全部为47,XXY,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包括了染色体倒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部分基因缺失、性反转综合征等。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14例,占总数11. 11%;其中AZF (b、c)区缺失6例,AZF (c)区缺失4例,AZF (a、b、c)区缺失3例,AZF (a)区缺失1例。精浆生化检测发现中性α-葡糖苷酶正常92例,异常34例;果糖正常96例,异常30例;锌正常112例,异常14例。发现睾丸前因素17例,睾丸因素50例,睾丸后因素28例,不明原因31例。发现高促性激素组71例,低促性激素组10例,正常激素组45例。发现59例睾丸体积>12ml,38例睾丸体积6~12 ml,29例睾丸体积<6 ml。结论对无精子症患者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性激素检查、精浆生化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精液常规检查可将男性不育症分为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死精子症(精子全部死亡)、无精子症、异常精子增多症(畸形精子占30-40%)等五类。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最多见,约占不育症的75%。因此,今就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病因诊断与范疗讨论如下: 一、少精子症(Oligospermia) (一)概念:精子数少于20×10~6/ml为少精子症。精子数少于40×10~6/ml为轻度少精子症。通  相似文献   

3.
在男性不育的诸多因素中,精子生成障碍是引发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精子生成障碍的原因复杂,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因素。本文对本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探讨其染色体异常以及遗传物质改变对精子生成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田艳  王厚照  田丰丰  肖金生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316-1317
目的探讨少、弱精子症pH值和精子形态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男性不育患者204例(少精症组108例、弱精症组96例)和健康检查对照组119例,在不同pH值范围内进行精子形态检测,并计算精子畸形率。结果①当pH值在正常范围时,健康对照组人数分布最多,少精症组和弱精症组患者在pH〈7.2时分布较多,在pH〉7.6时3组均分布较少;②少精症组和弱精症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精子畸形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pH值正常或偏碱性时,精子畸形率明显降低,当pH〉7.6和7.2≤pH≤7.6时3组的精子畸形率均比pH〈7.2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子形态异常有可能是影响少、弱精症患者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pH值降低则可能是精子畸形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无精子因子区微缺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Y染色体长臂对生育力是必需的,4个不同区域的缺失能造成严重生精缺陷,如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等,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的出现给Y染色体缺陷由父代传给子代造成机会,因此,大量报道提出给选择ICSI的不育男性进行基因学检测的必要性,此篇将围绕人们研究无精子因子(AZF)区微缺失的目的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广东中山地区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将其应用于特发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及遗传咨询。方法 利用Y染色体特异序列标签位点,以多重PCR法检测特发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及精液正常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结果 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组35例,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4例,缺失频率为11%。其中,无精子因子C区缺失3例,无精子因子B区缺失1例。精液正常者组20例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临床上特发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应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因素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63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10例,占17.46%,其中性染色体94例,占异常总数的85.45%,常染色体异常16例,占异常总数的14.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linefelter综合征76例,占异常总数的69.09%;性激素检测中,无论核型正常与否,FSH、LH显著升高,T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异常组FSH、LH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无精子症与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性激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特别是DAZ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关系. 方法:采用PCR技术,对236例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AZF的13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标签位点,进行Y染色体特别是DAZ基因微缺失的检测. 结果:101例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13例,发生率12.87%,其中11例发生DAZ基因微缺失,发生率为10.89%.135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12例,发生率为8.89%,其中9例发生DAZ基因微缺失,发生率为6.67%.精液正常者(对照组)26例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 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是造成男性精子发生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 DAZ基因与精子发生直接有关,是AZF重要候选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定量系统评价Y染色体AZFc区gr/gr微缺失与少精和无精症的关系。方法 联合应用NCBI 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gr/gr及DAZ微缺失与男性少精和无精症的病例-对照研究,截止时间2018年5月31日。应用Stata12.0软件,计算合并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评估AZFc区微缺失与少精和无精症的关联。结果 研究共纳入19篇合格文献,包含研究对象8464例,其中病例组5155例、对照3309例。Stata合并分析结果显示,gr/gr微缺失与男性少精子症(oligozoospermia,OZ)显著关联,病例组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及其95%CI为1.61(1.06~2.44);未发现gr/gr缺失与无精症(azoospermia,AZ)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OR及其95%CI为1.23(0.85~1.79)。结论 AZFc区gr/gr微缺失可能是男性少精症发生的独立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无精子症患者相关基因,丰富男性不育基因库。方法:抽取20例无精子症患者外周血,提取DNA,使用杂交捕获方法构建D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人类全外显子组中20099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及旁侧内含子区(20bp),将测序数据与人类基因组hg19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筛选变异基因,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共计筛选出26个基因43个变异位点,排除15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个变异位点及13个与精子运动相关的变异位点,剩余11个基因的15个变异位点可能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其中包括FAM71B、STARD9、CLTCL1、PCBP3、S100PBP等5个在睾丸组织高表达基因,SYCE3、EFCAB6、DDX4、KDM5D、RGS22、MTL5等6个基因可能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结论:通过研究筛选到可能影响男性不育的基因,为男性不育的基因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studies on azoospermia or oligozoospermia induced by heat stress or high doses of testosterone mainly focused on germ cell apoptosis; no data regarding their possible effect on spermatogonia mitosis are available. We have established unilateral cryptorchid and testosterone undecanoate (TU)-treated monkey models and examined expression of P16(INK4a) in the testis to look at its possible role in azoospermia or oligozoospermia induced by the heat stress or the TU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heat stress and TU were capable of inducing expression of P16(INK4a) mainly in spermatogonia and other types of germ cells as well as Sertoli cells at the later stage of germ cell apoptosis, namely on Day 10 after operation or on Day 60 after TU injection. 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16(INK4a) protein may inhibit the spermatogonia mitosis in the testis at the later stage of the germ cell apoptosis, resulting in arrest of spermatogene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与精子生成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G显带技术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患者进行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检测,已正常生育的男子设为对照组。结果:205例无精子症和3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74例,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0.33%,正常对照组只发现1例异常核型,占3.33%;其中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发现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3例,缺失率为8.33%,正常对照组无1例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均为引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同时采用这两种遗传学筛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状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150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检测在男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150例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的3个STS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50例中22例(14.67%)AZF基因位点发生微缺失,其中AZFc位点缺失最多,其次为AZFb,AZFa最低。结论:AZF基因微缺失与精子缺陷发生密切相关,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检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男性不育的遗传学依据并对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进行诊断,为开展针对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3例原发性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采用多重PCR的方法进行Y染色体AZF区15个STS位点微缺失检测,并以30例正常生育男性为对照。结果:1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其中7例为无精子症,占53.8%(7/13),6例为少精子症,占46.2%(6/13),且1例存在AZFb+AZFc的微缺失。在7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中8例存在AZF基因的微缺失,2例存在AZFa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25.0%(2/8);1例存在AZFb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12.5%(1/8);2例存在AZFc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25.0%(2/8);1例存在AZFb+AZFc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12.5%(1/8);1例存在AZFb+AZFc+AZFd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12.5%(1/8);1例存在AZFa+AZFb+AZFc的微缺失,缺失构成比为12.5%(1/8)。正常男性对照组染色体核型均正常并且不存在AZF基因的微缺失。实验组与正常男性对照组比较Y染色体AZF区域的微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染色体异常及Y染色体AZF区域的微缺失与男性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生成障碍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相关性,为拟行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助孕的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运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333例男性精子生成障碍患者(242例无精子症和91例严重少精子症)Y染色体AZF区域9个序列标签位点(STS)进行扩增分析;并运用G显带技术,对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精子生成障碍患者AZF缺失发生率为11.11%(37/333),其中无精子症组缺失率为10.33%(25/242),严重少精子症组缺失率为13.19%(12/91);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11%(27/333);患者总遗传缺陷发生率为19.22%。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遗传因素;在行辅助生殖治疗前,患者须行遗传学检查以避免有遗传缺陷的后代出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AZ基因突变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及表型特征。方法:筛选无明显诱因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及少精患者,首先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例,进一步在AZFa、AZFb、AZFc和AZFd区域均匀选择缺失高发位点排除缺失,设130例正常男性与10例女性做对照,对DAZ1~4基因进行突变性研究。包括DAZ1~4共缺失性研究和基因内点突变研究。选择同时存在于DAZ1~4基因内部的STS位点sY587,结合其PCR扩增产物中DraI酶切位点的差异判断DAZ1~4共缺失情况;选择DAZ1~4高度同源保守的1~6外显子、接头以及上下游调控区域,采用PCR-SSCP、限制性酶切(RFLP)、PCR产物测序以及特异性基因型nest相结合方法对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设sY14(SRY)基因作为阳性内参照。结果:经筛选得到80例先天非梗阻性无精与20例少精病例,所有患者及男性对照sY14(SRY)检测均为阳性,女性对照均为阴性;共发现16例DAZ共缺失患者,发生频率为20%;无精患者11例,DAZ1~4共缺失及DAZ1/DAZ2共缺失分别为1例和10例;少精患者5例,DAZ1~4共缺失及DAZ1/DAZ2共缺失分别为2例和3例;分别在3个不同患者的DAZ1的第2、4内含子发现3个变异位点,DAZ基因的调控序列、外显子及接头处未发现突变,而在130例正常对照中未见缺失及变异发生。结论:DAZ基因缺失是引起男性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共缺失的部位及长度与表型的严重程度未见相关性;基因组比较确定DAZ1第2内含子第64碱基处发杂合变异G→A为新的变异,是否是新的SNP位点、是否能够造成无精或少精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DAZ基因突变发生情况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肖金生  张玲  刘芳  周友泉  王厚照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19-1620
目的通过生殖异常史妇女的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979例疑为外周血染色体异常的生殖异常史妇女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52例,异常检出率为5.31%。结论生殖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寻找病因,指导优生优育,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