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3所幼儿园285名5岁儿童家长,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5岁儿童家长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家长对于"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的知晓率为11.6%,口腔知识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64.9%)和报纸/杂志(55.4%);90.2%的家长认同"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儿童为69.0%,75.8%儿童曾有睡前吃甜食行为;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儿童占73.0%,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和检查刷牙效果的家长占18.6%和19.6%;75.8%的儿童过去1年未进行任何口腔检查,其中46.7%的家长认为儿童牙齿没问题,不需要检查;最近一次口腔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牙痛,定期检查牙齿的仅占4.2%;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285),同行为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213)。结论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虽然多数儿童家长有较好的口腔健康态度和一定的口腔健康知识,但是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较弱,仍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以使儿童形成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现状,为学龄前儿童口腔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5岁常住人口120人,男女童各半,按照《2010年北京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设计的5岁儿童家长标准问卷,对受检儿童父母进行现场询问。了解儿童口腔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利用口腔医疗服务行为等。结果 120名儿童中,63.4%曾有睡前吃甜食的行为,45.0%每天刷牙2次,42.9%从未看过牙,定期检查口腔者仅占20.8%。结论朝阳区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尚不完善,有必要加强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建立正确儿童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口腔卫生行为,分析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5岁儿童和家长,应用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奁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标准、方法、问卷及调查表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东乡族为76.47%和3.89.裕固族为66.89%和3.16,保安族为56.36%和2.42;3个民族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较高,睡前有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的也占一定比例;保安族从不刷牙儿童占79.79%,东乡族占50.00%,裕固族占1.72%.结论 喜甜食、有效刷牙率低是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的主要口腔卫生问题.应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进行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了解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为其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159名6岁留守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并以150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5岁儿童家长问卷,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家长当场填答后收回.结果 8.8%的留守儿童经常睡前吃甜食;留守儿童每天进食至少1次的食品主要是甜点(56.0%)、糖果或巧克力(41.5%)、糖水(34.6%)、碳酸饮料(35.2%)、加糖果汁(35.2%);59.7%的留守儿童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留守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为20.8%;5.7%的留守儿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留守儿童1 a内就医比例为37.7%.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每日刷牙次数、家长帮助刷牙频率及1 a内就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45,8.668,P值均<0.05);饮食习惯、开始刷牙年龄、含氟牙膏使用率、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健康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缺乏,对儿童口腔健康不够重视,应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郭洪菊  陈华  罗磊  王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58-2760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口腔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方法:选取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及江油市3个区(市)幼儿园的792名儿童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对象的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等。结果:33.0%儿童使用含氟牙膏,24.3%每天刷牙两次,11.3%经常在睡前吃甜食;71.2%家长知道乳牙坏了也要治疗,42.8%知道含氟牙膏有益,仅22.4%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有88.4%认同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结论:对于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家长有较好的知晓,并且持有积极的态度,但知、行之间的差距较大,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南宁市幼儿母亲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面向南宁市社区2.5~4.5岁儿童母亲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方案,及构建南宁市母子口腔卫生健康促进社区网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的6所幼儿园中2.5~4.5岁幼儿834名,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影响因素。结果 38.5%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34.0%的儿童有过口腔就诊,20.9%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74.1%的儿童有睡前吃甜食。幼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帮助儿童刷牙、检查刷牙效果、定期口腔检查认知、含氟牙膏对牙齿影响认知等因素与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有关。结论 南宁市幼儿口腔健康行为尚不完善,有针对性的提高母亲口腔保健知识,加强母亲干预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绵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绵阳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758名35~4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绵阳市35~44岁人群中,91.3%的人每天刷牙,每天刷牙大于等于2次为51.4%;47.1%的人知晓含氟牙膏,其中52.7%的人使用含氟牙膏。大部分中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87.3%的人认为定期口腔检查非常重要,但近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10.3%。电视/广播是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论绵阳市35~44岁人群口腔保健基本知识尚不普及,提示应加强有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的宣传教育,促进中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瑞  程敏  宋为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40-3842
目的:收集有关口腔健康护理行为的资料,调查有关家长对牙患的认识及家长对其子女口腔健康的态度。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吉林省3个城市、3个农村地区的792例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半数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的5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半数儿童从4~5岁开始刷牙,每天刷牙2次的儿童占10.6%,城市好于农村;5岁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为44.4%,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的儿童为7.1%;儿童口腔科就诊原因主要是急慢性牙疼和其他口腔问题,定期检查的儿童为10.7%,就医接受的治疗主要是拔牙和补牙;10.6%的家长知道窝沟封闭的防龋作用,只有极少数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或检查其刷牙效果。结论:吉林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尚不完善,有必要加强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方法对来该院口腔科就诊的3~6岁儿童牙病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356名.结果口腔健康行为中3岁以前开始刷牙占21.7%,每天2次及以上刷牙占29.5%,未进行任何口腔卫生预防措施的占82%.结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需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松岗街道5岁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行为情况,探讨其对儿童龋齿的影响,以便提出口腔保健有效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儿童龋患率,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方法随机抽取松岗街道在园5岁儿童720名,对儿童口腔进行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的龋患率为57.50%,频吃甜点心、频吃糖果/巧克力、频喝糖水、频饮碳酸饮料、饮用奶制品、睡前吃(饮)甜食品都会增加儿童的龋患率;而开始刷牙年龄越小、刷牙次数越多,儿童的龋患率越低。结论松岗街道儿童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口腔健康行为不完善,有必要加强父母的口腔键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确儿童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绵阳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常见口腔疾病的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2岁儿童进行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绵阳市12岁儿童恒牙龋齿患病率为31.5%,恒牙龋均为0.62,龋齿充填率为5.9%,牙龈出血检出率为25.3%,牙结石检出率为60.2%。结论绵阳市12岁儿童恒牙龋齿患病率高,充填率较低。应加强龋齿的早期检查和治疗,控制儿童青少年的龋齿发病率,并大力加强农村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丹  余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33-5534
目的:了解绍兴市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绍兴市2006~2008年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前保健服务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死因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意外窒息、出生窒息和其他先天异常。死前治疗以医院为主,占52.22%,但未就医占21.85%。结论:应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基层培训,提高产科、儿科医生技术水平,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死亡,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服务能力,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周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08-4410
目的:了解徐州市云龙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并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徐州市云龙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徐州市云龙区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54‰,与2006年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主要为: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意外窒息、先天异常。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应加强孕产期和儿童保健工作,预防早产,积极推广窒息复苏技术,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就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5年间阳江市城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儿童保健工作计划的服务方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1~2005年5年间每年6月份对我市城区各类托幼园所的3~6岁儿童的健康查体资料,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贫血按<儿科学>和视力低下按<小儿眼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国家龋病统一规定.[结果]低体重发生率有轻微上升的趋势,贫血患病率和龋齿患病率逐年下降,视力低下发生率无改变.[结论]应重视儿童营养问题,膳食管理是预防学龄前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继续加强对幼儿园所的口腔和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   

15.
周良君  陈果  江智辉  王学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0-175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掌握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绵阳市不同年龄的健康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582份血清样本,人群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抗体阳性522人,阳性率89.7%,抗体保护率76.6%;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8月龄的儿童和北川县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及GMT均处于最低水平,不同性别间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接种质量、采取必要措施加强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人群麻疹监测工作,是实现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影响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多水平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分析个体及社区因素对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影响 ,从而制定优先的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措施。方法 :采用在吉林、新疆、湖南、贵州、海南 114个县调查的 1997年的全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县级加和资料以及相应的县级人口、经济、卫生资源等方面资料 ,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部分贫困、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因素。结果 :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的方法发现 ,影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产前检查率低 ,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少、每千人口儿科床位数少、人口密度低 ,人均收入低 ,以及儿科医生的技术水平 ,而个体因素对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影响较小。结论 :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把重点放在人口稀疏地区和贫困人口 ,开展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 ,加强孕产妇危险因素的筛查和管理 ,加强保健服务能力并提高群众利用保健服务的能力 ,健全妇幼卫生队伍 ,提高基层儿科医生的服务技能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中小学生及幼儿口腔卫生现状,建立牙防基线资料,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口腔专业医生采用无菌器材对每个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并作记录和资料分析。结果9877名学生患龋率49.8%;乳牙患龋率34.7%,恒牙患龋率21.4%;6~15岁的学生牙周疾病患病率为30.3%;6~15岁学生牙畸形率57.6%。结论绵阳市城区中小学生及幼儿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和牙畸形率均较高,龋齿的填充率较低,应加强学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做好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1年南京市活产总数264706例,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38‰、3.70‰、1.50‰和5.21‰,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1.12%;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三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溺亡。结论: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和未成熟儿的发生;加强儿童及其家长意外伤害的健康宣传,减少溺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为制定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30日—11月23日,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3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牙列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并采用与儿童家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3、4、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54%、58.77%、72.3%,龋均分别为2.06、3.27、4.52,龋齿充填率依次为2.67%、6.09%、15.02%。经济水平较好地区4岁和5岁儿童乳牙龋均低于经济较差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1;t=3.36,P=0.001),其余各年龄组儿童不同性别及经济水平间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地区经济水平、糖摄入频率和睡前甜点食用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深圳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防治,强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