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正常孕妇体重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前正常的孕妇通过孕妇学校或门诊定时查体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中晚期体重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孕16周前在该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单胎初产孕妇40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组(A组)和单纯定期门诊检查指导组(B组),对比观察自孕20周起每妊娠月体重指数(BMI)变化与妊娠结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MI两组孕妇孕前、孕20周时相近(P>0.05);A组孕24周开始即显著低于B组(P<0.05),孕28周至孕38周则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正常产、阴道助产、过期妊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虽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等高危妊娠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其中HDCPA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动态孕期健康教育进行体重指数调控有助于降低孕期疾病发生,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单胎分娩的产妇14 54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指南推荐体重增重值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结果①孕前不同BMI和孕期体重增加异常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结局有相关性,孕期体重增加不足和过多是早产儿[OR 1.30(95%CI:1.09-1.56)、2.45(95%CI:1.99-3.01)]和小于胎龄儿[OR 1.76(95%CI:1.13-2.48)、OR 2.14(95%CI:1.32-3.47)]出生风险高危人群。②孕期体重增加不足低体重孕妇,早产儿出生风险是正常体重孕妇2.77倍。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超重孕妇,早产儿出生风险是正常体重孕妇4.03倍。孕期体重增加适宜的超重孕妇,小于胎龄儿出生风险是正常体重孕妇2.62倍。③孕前低体重孕妇更容易发生孕期体重增加不足(OR 2.94,95%CI:2.30-3.75),孕前肥胖更容易导致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 1.05,95%CI:0.94-1.61)。结论为合理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应将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作为孕前保健及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孕前BMI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李秀华  闵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46-4548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指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仁和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且无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计算孕12周内、孕32周、分娩前孕妇身高和体重、孕期体重变化,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孕期按孕周进行营养指导有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对胎儿生长受限,应早于孕32周开始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母婴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母婴健康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初孕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10,10.5~15,15.5~20,20.5~25,>25.5 kg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5.5 kg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明显增加(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正常组孕期增重>2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关(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是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有关,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474名身体健康的孕晚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分娩前后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2份。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分组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孕期平均增重(15.80±4.60)kg,孕前超重及肥胖者孕期增重低于孕前低体重者(F=3.87,P<0.01)。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240.30±377.60)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0例(2.26%),巨大儿16例(3.62%)。剖宫产者占48.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分娩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孕期增重>21.00 kg是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增重>18.00 kg是剖宫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巨大儿和剖宫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持适宜的孕前体重及孕期合理增重对于改善出生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孕妇不同孕期能量摄入及体重增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从孕早期开始监测整个孕期体重的动态变化,分别在孕早、中、晚三期进行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收集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格检查资料,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孕中期体重增加高,孕早期、中期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量高于相应孕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孕晚期低于相应孕期RNI(均P<0.05),但三大供能营养素各个孕期供能比例符合推荐比例。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娩孕周、孕中期的能量摄入及孕中期增重与巨大儿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进一步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教育,定期监测孕妇体重增长情况是保障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及孕期BMI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4(Ⅰ组)、4≤BMI≤6(Ⅱ组)、>6(Ⅲ组)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4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多(P<0.05),孕前正常组孕期BMI增幅>6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6的孕妇,其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母婴预后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 976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孕妇孕前身高体重、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巨大儿发生率为10.18%,并随孕前BMI、孕期增重的升高而升高;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高,孕前体重正常、孕期增重合适组次之,孕前低体重、孕期增重过少组最低。结论孕前BMI与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密切相关,应加强围产期孕妇体重管理,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提高孕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择取围生期孕产妇420例,调查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结果超重和肥胖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高;超重、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孕妇;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水平、孕期BMI指数增加水平较体重正常孕妇低;超重孕妇新生儿血糖水平均较体重正常孕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与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孕前高BMI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指导孕期体重控制从而降低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武汉市桥口区进行孕期保健的孕13周以上孕妇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从孕13周开始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坚持体操训练,同时通过上海营养协会监制的围产营养软件分析得出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并根据其孕前体质指数、孕周及体力劳动强度计算每日的总热量,给予孕妇个性化膳食指导等干预控制其体重增长,对照组仅行常规产检,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孕期体重增长(15.22±1.94)kg低于对照组(17.43±2.09)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122.5±274.57)g低于对照组(3590±355.6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患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并进行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合并症,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了解孕妇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不同增加量与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将130例基层医院建档产检的子痫前期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孕前体重指数(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29例;孕前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30例;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22例;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49例。分析四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孕前BMI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孕前BMI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及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发生率均增加。无论孕前BMI是否正常,孕期体重增加超重组均较孕期体重增加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结论在基层医院对于高危人群,孕前进行干预,重视合理控制体重,孕期规律产检,控制体重增加在合理范围内,可减少孕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郑再娟  吴秋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35-3036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将孕周﹤16周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24周、孕32周、孕38周观察组孕妇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且观察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异常、巨大儿、高危新生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妊娠时期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与糖脂代谢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和分娩并确诊为GDM的孕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孕妇不同妊娠时期体重增长情况和糖脂代谢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并分析不同妊娠时期BMI增加与糖脂代谢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261、6.411,均P<0.001)。观察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67、4.193、8.271、8.893、4.943,均P<0.001),而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t=5.573,P<0.001)。GDM患者任何妊娠时期BMI增速与FPG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487、0.635,均P<0.05),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与HbA1c、TC、TG、LDL-C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4、0.617、0.542、0.578、0.568、0.552、0.562、0.614,均P<0.05)。结论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与糖脂代谢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提示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孕妇糖脂代谢紊乱,从而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王燕  胡传来  张勤  陶兴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06-180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1 419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孕妇的基本情况,定期产前检查时记录孕周并测量体重,随访研究对象妊娠结局。并采用LMS法分别建立孕妇不同孕前BMI组孕期不同周次增重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超重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高,正常组次之,低体重组最低,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BMI<18.5的低体重组孕妇小于胎龄儿的检出率要高于其他两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S曲线示三组孕母孕期体重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孕早期三组体重增重甚少,孕中期体重增加小于孕晚期。孕前低体重组孕妇孕期总增重较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多。结论: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有密切关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妇孕前及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732例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整个妊娠期体重指数增长幅度(△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高BMI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低BMI组胎盘功能不良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低BMI组、高BMI组糖代谢异常、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BMI6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代谢异常、巨大儿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MI=4~6组;当△BMI4时胎盘功能不良、早产率明显高于△BMI=4~6组。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对妊娠结局有很大影响,孕前、孕期进行营养咨询和体重控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宗俊英  王璐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330-2332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5月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孕期检查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3例在营养门诊治疗,对照组49例为产前确诊为GDM但未经营养门诊治疗和未经系统化产前检查的孕妇,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水平及新生儿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孕期增重、每周增重、孕期体重指数(BMI)增加、每周BMI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少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治疗对GDM孕妇能有效管理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理想,有助于改善围产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孕妇体重增长情况,探讨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个区、县(市)2010年9~10月在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3 203例,自制调查问卷对孕妇整个孕期分4~7次不等进行体重等指标测量,同时追踪其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越大,其新生儿体重越大;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的直线相关。结论:孕前低BMI孕妇若在孕期体重赶上增长,就能分娩出正常体重的新生儿;而孕前高BMI孕妇则必须减少孕期体重增长,才能分娩出正常体重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该院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孕妇590例。孕前体重指数BMI≥25者为孕前超重组共114例,BMI<25者为对照组共476例,比较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于孕前正常体重者孕期体重增长按15 kg再分组比较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①孕前超重组在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宫高+腹围≥140cm的比例及巨大儿、产钳助产、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孕前正常体质量者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上述指标也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P<0.05);③孕期食用水果多的6、7、8月孕妇糖筛、OGTT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1);④偏爱吃维生素C水果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高(P<0.01)。结论:控制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减少GDM的发生及降低剖宫产率。孕前、孕期应均衡饮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孕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孕前和产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BMI增幅﹤4为①组、4≤BMI≤6为②组、﹥6为③组分组,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孕前肥胖组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肥胖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P﹤0.05);孕期BMI增幅≥4剖宫产、孕期BMI增幅﹥6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前、产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有关,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4-4535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1082名单胎初产孕妇的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记录其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后,记录有无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早剥)。结果:①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组的孕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②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③子痫前期、巨大儿和剖宫产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④新生儿体重与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的相关系数为0.207(P<0.001)。结论:对孕前及整个孕期体重的控制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