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子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可行性,更好提高卵子复苏率、受精率,提高卵子冻存患者的妊娠率。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门诊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由于取卵日男方取精失败行卵子冻存。于2011年2月~2012年8月共行5例患者卵子冻存并复苏。结果:冷冻MII卵子55枚,复苏率94.5%(52/55),受精率92.3%(48/52),卵裂率95.8%(46/48),移植胚胎11枚,临床妊娠3例,冷冻保存胚胎22枚。结论:卵子玻璃化冷冻是可行的,可应用于取卵日取精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对常规体外受精(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受精、胚胎发育、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7例IVF-ET及ICSI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将其分为4组,A组:IVF-ET伴AsAb阳性,36例;B组:ICSI伴AsAb阳性,25例;C组:IVF-ET,AsAb阴性,413例;D组:ICSI,AsAb阴性,163例,分析各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A组受精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A组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显著低于C组和D组;B组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存在不但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同样也影响胚胎的发育及种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可提高受精率,但对提高胚胎质量及妊娠率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本院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并转行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UI后行IVF-ET助孕者40例、IUI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者9例、IUI后行IVF+ICSI(即Half-ICSI)者21例。②40例接受IVF助孕者中,5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2.50%;9例行ICSI助孕者无1例受精失败;21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其中4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9.05%。③70例反复IUI助孕失败患者转行IVF/ICSI治疗后,受精失败的发生率为12.86%(9/70)。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卵细胞受精障碍,ICSI对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年限等病史可适当放宽Half-ICSI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玻璃化冷冻人类早期胚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志红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3,22(1):31-34
人类胚胎已经成功冷冻保存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多采用慢速冷冻-快速复温方法冷冻保存人早期胚胎,并取得较高的胚胎存活率,但此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耗时,并且对于囊胚冷冻效果差。近年发展的玻璃化冷冻因其简单、快速、不需要昂贵仪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玻璃化冷冻在人类早期胚胎冷冻保存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类胚胎已经成功冷冻保存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多采用慢速冷冻-快速复温方法冷冻保存人早期胚胎,并取得较高的胚胎存活率,但此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耗时,并且对于囊胚冷冻效果差.近年发展的玻璃化冷冻因其简单、快速、不需要昂贵仪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玻璃化冷冻在人类早期胚胎冷冻保存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再次助孕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l)技术进行受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由于常规体外受精(IVF)诊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30%,而在随后的助孕治疗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39个病例(共48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畸形精子症或无精子症进行ICSI治疗的连续82个周期。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从15.85%显著提高至81.77%(P<0.01);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成熟卵子数和正常受精率、冷冻率及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是常规WF周期受精失败后再助孕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付志红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3,22(1):31-34
人类胚胎已经成功冷冻保存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多采用慢速冷冻-快速复温方法冷冻保存人早期胚胎,并取得较高的胚胎存活率,但此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耗时,并且对于囊胚冷冻效果差。近年发展的玻璃化冷冻因其简单、快速、不需要昂贵仪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玻璃化冷冻在人类早期胚胎冷冻保存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ET)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刺激周期行新鲜ET及观察组(102例)经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并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ET情况、妊娠结局及OHSS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启动量及促排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促性腺激素总量、h CG日优势卵泡数及获卵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及卵裂率等ET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刺激周期给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可以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取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男性不育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时卵巢低反应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118例非男性不育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资料,比较行常规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间的卵冠丘复合体(OCCC)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OCCC利用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ICSI组的OCCC利用率高于常规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CC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不能改善非男性不育的卵巢低反应者的受精率、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不建议对其行ICSI受精;卵巢低反应并非ICSI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因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后行IVF/ICSI助孕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36例多次IUI失败后行IVF/ICSI助孕治疗,取卵周期共156周期,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共146周期,临床妊娠72例,临床妊娠率49.32%。②转行IVF/ICSI助孕患者中,行IVF-ET者134例,其中18例受精失败,占13.43%;行ICSI者2例,无1例受精失败。③18例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患者中,原发不孕12例,占66.67%;不孕年限≥5年者9例,占50.00%,补救ICSI治疗后未见妊娠。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受精障碍,ICSI治疗对常规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原因和年限等病史可考虑行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治疗,降低完全受精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质内单精于注射(IVF/ICSl-ET)中卵巢低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结局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8月采用激动剂短方案控制性超排卵(COH)的患者,同时满足①经阴道超声下取卵,获卵数<3个,②HCG日E2<500 Pg/ml为卵巢低反应标准,取同期采用激动剂短方案COH患者获卵4~20个为正常反应组,即对照组(203例),分析两组的年龄、窦卵泡数、基础FSH(bFSH)、基础LH(bLH)、基础E2(bE2)、周期取消率、Gn用量、平均用药天数、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比较,低反应组年龄、bFSH、周期取消率、卵巢手术史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Gn用量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窦卵泡数、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受精率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孕年限、bE2、bLH、平均用药天数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bFSH、窦卵泡数、有卵巢手术史可预测卵巢低反应的发生,卵巢低反应患者Gn刚量大,临床妊娠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IVF)、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50IVF加50ICSI3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为是否扩大ICSI的应用指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个周期女性原发性不孕患者体外助孕资料,分为A组(119个IVF-ET周期)、B组(29个ICSI周期)、C组(15个50IVF加50ICSI周期),对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指标、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每获得卵受精率明显高于C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3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4细胞胚胎、细胞碎片<20的胚胎和优良胚胎比率以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为6.72(8/119),而另外两组均无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结论:ICSI不能改善女性原发不孕患者的体外助孕临床结局,ICSI的扩大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检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ICSI-ET)前常规检测宫颈分泌物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不孕症患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3年1月~2003年11月间接受宫颈分泌物UU和Mh检测后实施IVF/ICSI-ET的患者106例,根据两种支原体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UU和Mh均阴性、UU和Mh均阳性、UU阳性Mh阴性三组,比较各组间的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接受IVF/ICSI-ET治疗后的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不孕患者中宫颈分泌物UU和Mh阳性率较高,但进行IVF/ICSI-ET治疗时阳性患者的妊娠率却未受到影响,因此,术前常规检测宫颈分泌物UU和Mh是否具有特别意义以及是否投入大量抗生素治疗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获卵少周期卵体外受精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807例获卵数≤5的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临床结局。结果:ICSI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常规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常规IVF组(P<0.05),而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活产率、周期取消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着床率、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活产率常规IVF组均高于ICSI组。结论:当获卵数少时ICSI可提高正常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降低多PN率,但并不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因此,ICSI并不能优化患者周期,获卵少周期卵并不推荐ICSI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最合适的获卵数目。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2009年8月~2010年12月实施的237个IVF-ET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不同获卵数分为4组:A组≤3、B组4~9、C组10~15及D组>16个卵子,分析各组的周期数、年龄、基础FSH、平均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用量及天数、HCG注射日的E2值、优胚率和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①获卵数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②FSH值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Gn启动剂量随获卵数增加呈下降趋势,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Gn用药天数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各组Gn总剂量随获卵数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注射HCG日的血清E2值随获卵数增加而明显上升,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C组的优胚率及妊娠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D组周期取消数最高,且均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IVF-ET周期中获卵数在10~15个之间既可以降低OHSS发生,又可获得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出现临床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再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治疗,表现为临床卵巢低反应的189例患者临床资料(以获卵≤4枚为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年龄分为≤30岁、>30~35岁、>35岁3组;未妊娠接受第2次IVF-ET治疗共7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第1周期治疗中,≤30岁组、>30~35岁组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均高于>35岁组,周期取消率低于>35岁组;第2周期调整COH方案可以获得正常的卵巢反应;对于卵巢低反应的高龄患者,小剂量的生长激素可以增加其优质胚胎率。结论:在COH方案中,部分卵巢低反应患者存在卵巢反应的不一致性,应结合既往超排经历重新评估卵巢储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供精IVF-ET中较为合适的授精浓度及不同授精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供精IVF治疗的542个周期的资料,根据不同授精浓度分为3组:A组为(1.0~2.0)×10~6/ml,B组为(2.0~4.0)×10~6/ml,C组为(4.0~8.0)×10~6/ml。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并与同期供精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1)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和C组的多精受精率高于A组(5.66%、5.79%、2.69%,P0.05)。(2)通过与供精ICSI组进行比较,在供精精液可行IVF受精的情况下,ICSI并不能提高供精患者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论:供精授精浓度在(1.0~2.0)×10~6/ml时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高授精浓度只增加多精受精率而不改善临床结局,此时选择ICSI助孕并不提高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国产亮丙瑞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长方案超促排卵的降调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ICSI治疗应用长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国产亮丙瑞林(亮丙瑞林组)1.2 mg于黄体中期皮下注射进行垂体降调,116例采用达菲林(达菲林组)1.2 mg于黄体中期肌肉注射进行垂体降调。分析比较两组的降调节效果和IVF-ET的结局。结果:两组均达垂体降调标准,月经第2天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IVF-ET长方案超促排卵中,国产亮丙瑞林1.2 mg黄体中期皮下注射可达到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垂体降调节作用,与达菲林具有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