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463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阴道炎患者的病原体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463例临床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进行相关病原体的常规检查。结果:2463例阴道炎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细菌性阴道病占22.9%,霉菌性阴道炎占13.5%,滴虫性阴道炎占3.1%,霉菌、滴虫混合感染占1.1%。结论:普通妇科炎症及性传播疾病(STD)是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早诊断、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重视卫生保健和健康体检是防治妇科炎症及STD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贾艳丽 《现代保健》2012,(22):141-142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3154例受检者进行随机BV检查,并对BV阳性和阴性者进行滴虫和念珠菌感染比较。结果:BV总阳性829例(26.3%),滴虫感染451例(14.3%),念珠菌感染252例(8.0%)。BV阳性合并滴虫感染287例(9.1%),合并念珠菌感染160例(5.1%);BV阴性合并滴虫感染164例(5.2%),合并念珠菌感染91例(2.9%)。BV阳性者的滴虫和念珠菌感染率均高于B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发生率较高,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存在一定比例,应该及时检查并有效治疤降低生殖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龙聪  熊军  雷鸿斌  明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78-3980
目的:了解沙市城乡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 855例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患者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及BV检测.结果:1 855例患者中,BV单阳性428例,滴虫感染52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289例,BV合并滴虫感染25例,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70例,乡镇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患者(P<0.05).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患者188例,阳性率为18.7%;Ⅲ~Ⅳ度335例,阳性率为3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20 ~ 30岁和30 ~40岁的患者分别占BV阳性患者的29.2%和34.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妇女较城区妇女阴道炎发病率高,且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及BV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709例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各种阴道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进一步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科门诊中的检出率,确定其治疗方法,对2001年5月-21302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者6 825例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发现的BV病例给予针对性治疗,现  相似文献   

5.
曾艳 《中国保健》2010,(8):14-14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由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与某些厌氧菌混合感染收起的,曾称为非臭氧特异性阴道炎(NONSPECIFIC VAGNITIS)、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HAE—MOPHILUS VAGINITIS)。阴道嗜血杆菌也称加德纳菌。故又称为加德纳菌,故又称为加德纳菌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ITIA)。为了统一起见。1984年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6.
1999~2001年永州地区细菌性阴道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细菌性阴道病的流行情况 ,为控制BV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检测阴道分泌物的pH值、胺试验、G染色查线索细胞的方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结果 BV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P <0 .0 0 1)。而且以年龄在 2 0~ 2 9岁患病率最高 42 83 %。 结论 应加强对性活跃人群细菌性阴道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阴道病与微生态平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性阴道病曾有过许多名称,如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菌性阴道炎及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直到1984年在瑞典的专题国际会议上才正式命名其为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名称的界定,首先是因为阴道内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且以厌氧菌为主.然而,至今无法确定引起BV的特异性细菌,故笼统地称之为"细菌性".尽管患BV时,阴道内有大量的细菌生长及分泌物增加症状,却没有临床阴道炎时所表现出的阴道黏膜的炎症症状,故称之为阴道病而不称为阴道炎.因此,该病被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 对医院2284例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和BV三联法测定H2O2浓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 结果 2284例中共检出仅BV阳性451例(19.7%),滴虫感染85例(3.7%),假丝酵母菌属感染389例(17.0%),BY合并滴虫感染34例(1.5%),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02例(4.5%);患者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173例,占14.4%,Ⅲ~Ⅳ度的414例,占3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V合并滴虫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136例均在Ⅲ~Ⅳ度间;BV患者的年龄段20~30岁为29.5%,30~40岁为32.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和滴虫感染同样处于此年龄段. 结论 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同时也是育龄妇女具有潜在危险的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疾病,对阴道炎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测同时进行BV Set检验,能更好地反映出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病,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由阴道加德纳菌和一些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因其临床症状较特异性阴道炎轻,故易被漏诊.现将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的45例细菌性阴道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826例孕妇进行BV筛查,了解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对这些孕妇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取BV患者102例,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52例,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用药10d,停药1周后复查,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20.5%(169/826),不同孕周之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BV阳性者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17.5%、42%、17.5%、22.5%、21.3%、15%,明显高于BV阴性者(P<0.05)。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有效率86.5%,甲硝唑泡腾片治疗BV有效率88.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825)。结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孕周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导致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张皎  李培  袁定芬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72-2973,297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在女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和正常女性中的感染率、分布特点以及BV与ST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女性STD患者300例设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女性3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试者进行BV检测,比较两组的BV感染率,分析STD与BV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BV的感染率分别为37.00%、15.33%,除生殖器疱疹外,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均与BV感染具有相关性。结论 STD与BV具有密切的相关性,STD增加了BV的感染率,建议将BV检查列为STD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姜春善  崔铉  金春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79-4880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中的流行情况。方法:用改良多胺法对延边地区586名出国务工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同时用常规方法进行滴虫、霉菌检查。结果:58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BV(+)275例,总阳性率为46.9%,其中单纯BV(+)242例(41.3%)、BV合并滴虫(+)8例(1.3%)、BV合并霉菌(+)25例(4.3%);按年龄分组,33~35岁组BV阳性率最高,为60.3%,≤20岁组最低,为20.0%。结论: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居该人群各种阴道感染的首位,无民族差异(χ2=0.22,P>0.05),但年龄差异显著(χ2=28.72,P<0.05)。因此,建议在出国体检中常规开展BV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控制疾病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3.
潘婉  覃西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56-3158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共300份,同时采用传统的Amsel标准和唾液酸酶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结果:在30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用唾液酸酶法检出BV阳性的标本是33例,阳性率为11.0%(33/300);Amsel标准检出24例,阳性率为8.0%(24/300);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BV的诊断过程中,唾液酸酶法与Amsel标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且具有简单、快速、结果易判读,特异性强,设备简单,可批量操作等优点,适用于门诊患者作为细菌性阴道病筛查和和治疗效果的监测,为临床医生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20例妊娠28~38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118例BV阳性;对60例筛查阳性孕妇予以唯阴康治疗(设为A组),睡前1枚置阴道,次晨取出,连续用药10 d;比较干预组(A组),非干预组(B组)及阴性组(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妊娠中晚期BV的检出率为22.7%,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15.0%、5.0%、5.0%、8.3%、3.3%,B组分别为20.7%、10.3%、8.6%、13.8%、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相应不良发生率均高于C组(C组分别为6.3%、3.7%、1.5%、4.5%、1.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妊娠中晚期BV的发病率较高,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BV阳性孕妇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唾液酸苷酶与脯氨酸氨基肽酶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11月13日因不孕不育来我院进行分泌物检查的29 279例标本,使用Nugent评分法鉴定细菌性阴道病,同时对每例标本进行唾液酸苷酶与脯氨酸氨基肽酶检测。 结果Nugent评分法鉴定出3938例BV阳性,阳性率为13.44%,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检出率显著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P<0.05)。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唾液酸苷酶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04%、99.85%、97.90%、92.12%,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65%、99.91%、98.20%、90.26%,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76%、99.81%、97.91%、93.42%。 结论唾液酸苷酶与脯氨酸氨基肽酶对细菌性阴道病均有辅助诊断意义,且有互补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C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生素C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甲硝唑治疗,B组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C组维生素C治疗,观察治疗1周的有效率,及停药后1周、1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周后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2.0%、94.0%、9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停药后1周的复发率分别是18.0%、14.0%、2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1月的复发率分别是30.0%、32.0%、14.0%,维生素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C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夏革清  王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790-2792
目的:评价奥硝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奥硝唑组(实验组)及甲硝唑组(对照组)病例数各25例,用药均为栓剂,剂量均为0.5 g/粒,阴道给药,1粒/次,1次/d,疗程7 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96%、80.00%,细菌清除率均为100.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硝唑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汪萍  傅丹  彭燕  顾光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51-4552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自然转归及对胎膜早破、早产的影响。方法:对662例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进行BV检查,跟踪随访至分娩,分析不同妊娠期BV发病、缓解、病程对胎膜早破、早产的影响。结果:662例妊娠期妇女中检出BV患者98例(14.80%),妊娠期BV患者胎膜早破、早产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妊娠中、晚期BV发病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P<0.01),妊娠早期BV自然缓解率明显高于妊娠中期(P<0.05)。随着妊娠期BV病程延长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增加。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应进行BV筛查,妊娠期BV患者应及时治疗、跟踪随访以减少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7月共计2480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唾液酸酶法和Amsel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480例标本用唾液酸酶法和Amsel法检测BV的阳性率分别为27.2%和26.7%。经配对χ2检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χ2=3.35,P0.05),Kappa值为0.956。以Amsel法为"金标准",唾液酸酶法检测BV的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8.5%、PPV为95.9%、NPV为99.2%。结论:唾液酸酶法检测BV的结果与Amsel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唾液酸酶法快速、简便、客观,临床上可替代Amsel法进行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人卫生习惯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为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9年3-12月到医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健康查体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的联系。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与个人的洗浴习惯如淋浴或盆浴以及外阴清洗及用药、内裤材料、经期清洗外阴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经期使用卫生护垫观察组感染率为69.2%,对照组为48.3%,经常阴道冲洗观察组感染率为50.8%,对照组为16.7%,经期使用卫生棉条观察组感染率为13.3%,对照组为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以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去除各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对于降低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