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主要包括O157∶H7和O26: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自1982年由美国首次报道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的爆发以来,EHEC的感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O157∶H7列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尽管EHEC已被研究了近20年,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反刍动物是EHEC的主要宿主,人的感染方式主要为食源性或与带菌动物接触。自1986…  相似文献   

2.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文香  陈翠萍  曾明 《卫生研究》2006,35(4):527-528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主要包括O157:H7和O26: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自1982年由美国首次报道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的爆发以来,EHEC的感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O157:H7列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尽管EHEC已被研究了近20年,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我省的动物宿主种类和菌型特征,制定相应流行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在6~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对武汉市3大养殖场、屠宰场的肉猪、奶牛及武汉7大城区的农贸商场的水产品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811份样品,进行EHEC O157∶H7检测.结果341份猪粪样品中检出1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0.29%;255份奶牛粪便样品中检出7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2.75%;其他类标本中未检出.分离的这8株阳性菌株与传统的EHEC O157∶H7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它们均发酵山梨醇,大部分菌株不分解棉子糖,也存在不分解卫茅醇的菌株,而β-葡萄糖醛酸酶试验均为阳性.在致病因子上,检测现有的几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在我省首次检出8株EHEC O157∶H7,说明其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对环境、食品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抑制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StxⅡ基因表达,并评价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及细胞毒性。方法针对EHEC O157∶H7StxⅡ基因设计引物,构建CRISPR/Cas9表达质粒pdCas9-StxⅡ并转化EHEC O157∶H7感受态细胞,采用RT-PCR及胶体金法检测StxⅡ基因表达情况,绘制菌株生长曲线,将菌株培养上清液接种Vero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测序分析显示pdCas9-StxⅡ表达质粒被成功构建;转化EHEC O157∶H7(00G097)感受态细胞后,StxⅡ基因mRNA、蛋白表达均受抑制,EHEC O157∶H7生长曲线未受影响(P值均0.05)。pdCas9-StxⅡ-00G097菌株培养上清液对细胞的毒性效应(CPE为30%)显著低于对照菌株00G097和pdCas9-00G097(CPE均80%)。结论成功构建的pdCas9-StxⅡ表达质粒能特异抑制EHEC O157∶H7StxⅡ基因表达、降低细胞毒性,为进一步研究志贺毒素StxⅡ在EHEC O157∶H7致病机理和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是重要的新发传染病,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EHEC O157∶H7可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其感染最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但尚未有可用于人的疫苗。EHEC O157∶H7的毒力因子主要有T3SS相关蛋白、志贺毒素和表面菌毛及非菌毛黏附物质等,目前研究的疫苗种类包括单个毒力因子或者多个毒力因子融合的亚单位疫苗、DNA疫苗、载体活疫苗及BG疫苗等。本文通过阐述EHEC O157∶H7主要保护性抗原,就近年来EHEC O157∶H7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疫苗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益兰  程孝连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16-1316,1319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EHEC O157 :H7)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和血清学等方法检测EHEC O157 :H7。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502份,经检测检出9株EHEC O157 :H7,检出率为0.36%。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存在着EHEC O157 :H7感染。  相似文献   

7.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最常见的血清型.目前国内外尚无EHEC O157:H7疫苗问世,因此疫苗研究对防治EHEC O157:H7有着重大意义.外膜蛋白A(OmpA)作为抗EHEC O157:H7基础疫苗为疫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文对EHEC O157:H7疫苗研究的有关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首次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我省的动物宿主种类和菌型特征,制定相应流行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在6~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对武汉市3大养殖场、屠宰场的肉猪、奶牛及武汉7大城区的农贸商场的水产品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811份样品,进行EHEC O157:H7检测。结果:341份猪粪样品中检出1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0.29%;255份奶牛粪便样品中检出7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2.75%;其他类标本中未检出。分离的这8株阳性菌株与传统的EHEC O157:H7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他们均发酵山梨醇,大部分菌株不分解棉子糖,也存在不分解卫茅醇的菌株,而β-葡萄糖醛酸酶试验为阳性,在致病因子上,检测现有的几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在我省首次检出8株EHEC O157:H7,说明其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对环境、食品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9.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分子生物学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以及O157:H7的流行菌株分析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出血性O157∶H7大肠艾希菌(EHECO157∶H7)于1982年报告并被确认为致病菌,感染该菌可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在国内外引起过爆发和流行,造成严重危害,已为世界瞩目,广泛关注。因此我市自1998年开始在食物及腹泻病患者中开展对该菌的监测工作,并于1998年~1999年在对鸡肉的监测中检测出2株EHECO157∶H7。但是我们在对腹泻病患者的粪便标本检测中,发现由于分离到的弗氏柠檬酸杆菌与EHECO157∶H7抗血清、O157单克隆抗体发生交叉凝集反应,极易引起混淆,因此要求我们利用系统生化鉴定以鉴别EH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