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和对全程免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方法]2009年,在威海市3个市(区)抽取7~12月龄儿童1 102名,按"0,1,6"程序接种3剂次5μg啤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HepB-SC),对其中低/无应答者分别按上述程序再次接种不同种类和剂量的乙肝疫苗,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抗-HBs水平,观察变化情况。[结果]检测儿童1 102名,3剂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为98.19%(正常应答率为84.66%、低应答率为13.52%),无应答率为1.81%;GMC为800.94mIU/ml。检测再免疫的低/无应答儿童127名(17名无应答、110名低应答),抗-HBs的GMC,再免疫前为45.72mIU/ml,1剂次再免疫后为1 373.50mIU/ml(P<0.01);3剂次再免疫后检测其中100名(14名无应答、86名低应答),抗-HBs的GMC上升为1 763.33mIU/ml,与1剂次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现行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低/无应答者按相同免疫程序再次接种3针后,抗-HBs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低)应答率及再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低)应答率,评价无(低)应答儿童再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南山区、东莞市预防接种门诊按0、1、6月龄免疫程序接种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1~6个月的婴儿中,随机选择1913名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儿童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母亲乙肝感染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史等,并采集其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选择以上研究对象中无(低)应答的109名儿童分别用10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和10μg CHO重组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再免疫,接种3针后1个月再检测抗-HBs。结果1913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低)应答率为31.42%,其中无应答率为3.24%,低应答率为28.18%。母亲HBsAg阳性或HBeAg阳性的新生儿无应答率为7.47%、18.37%,分别高于母亲阴性的新生儿(3.04%、3.05%)(均P<0.01),低体重儿的无应答率(8.06%)高于非低体重儿(3.12%)(P<0.05),母亲HBeAg阳性的新生儿抗-HBs滴度明显低于母亲阴性的新生儿(P<0.05)。无(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军队人群乙肝血清抗体的本底水平,观察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的免疫效果,为探索适合新兵、新学员的乙肝免疫程序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血清抗体初筛确定10 102名新兵为观察对象,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弱阳性者按照0、1程序接种2针乙肝疫苗,分别在2针后测抗-HBs水平;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按照0、1、6程序接种3针乙肝疫苗,分别在第2、3针后测抗-HBs水平;比较不同针次后的抗-HBs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阴性者的高应答反应。结果免疫前10 102名观察对象的血清抗-HBs检测中弱阳性者为1090人(10.8%),阴性者为3251人(32.2%)。弱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1、2针后阳转率分别为90.0%、97.8%,GMT分别为5007.75 m IU/ml和6295.77 m IU/ml;接种2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1针(P0.01)。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2、3针后采血,阳转率分别为86.1%、98.7%,高应答反应率分别为56.4%、87.5%,GMT分别为1214.41 m IU/ml和2231.57 m IU/ml;接种3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2针(P0.01)。本次试验期间,未收到三级(含)及以上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有必要在免疫前先进行抗-HBs检测,再选用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进行科学接种;血清抗-HBs弱阳性对象选用0、1两针接种程序,血清抗-HBs阴性对象选用0、1、6三针接种程序,均可获得明显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加大剂量重新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无(低)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在射洪县各幼儿园、小学随机抽取1071名5~7岁在1岁内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以接种证、卡记录为准)的儿童,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筛选出HBsAg、抗-HBs、抗-HBc3项指标全为阴性的无(低)应答者,使用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20μg乙肝疫苗(CHO细胞)疫苗,按0、1、6程序进行再免疫,并于完成全程免疫后1月采静脉血2ml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筛选出的127名无(低)应答者再免后抗体阳转率达93.70%,GMT为312.63mlU/ml,再免疫后仍有6.30%(8人)的人群呈无低应答反应。结论:对乙肝疫苗免疫无(低)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重新免疫,可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初免及低/无免疫应答者再免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HBs。结果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HepB1)及时接种率97.19%,未种者中早产、低体重儿占53.54%。初免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保护率80.75%,低、无应答分别占17.56%、1.69%。性别不同、顺产与剖腹产、早产与足月儿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父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儿童应答率较高。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低/无免疫应答者再免1剂次,有82.71%儿童达到正常应答;再免3剂次,有96.06%儿童达到正常应答。10μg汉逊酵母组GMC高于5μg啤酒酵母组。结论剖腹产、早产儿能产生良好应答。对低/无应答者,再免能取得较高应答,且3剂次效果优于1剂次。需加强孕妇筛查,制订低/无应答儿童补充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6.
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酵母)基因乙肝疫苗(简称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提高预防接种的阳转率提供依据。方法对560名新生采用0、1、6月方案,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测抗-HBs阴性者,采用0、1、2月方案再次进行免疫,1个月后检测抗-HBs仍阴性者,采取增加剂量(10μg/ml)再按0、1、2月方案进行接种,观察免疫接种的效果。结果初次接种一个月后,抗-HBs阳转率为77.5%,男性与女性阳转率差别不大(P>0.05);对抗-HBs阴性者,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80.16%,女性高于男性(P<0.05);对抗-HBs仍然阴性者,采取增加剂量第3次接种,阳转率为100%。结论初次全程免疫后未产生免疫应答者,经再次和第3次免疫接种后抗-HBs阳转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3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预防提供资料。方法以某学院2002年入学HBsAg检测呈阴性的1252名学生为对象,按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支3针,观察其免疫1、2、3年后血清的抗-HBs阳转率,并对免疫无应答(HBV5项指标全部阴性)的学生,加强疫苗接种(10μg/支),按免疫程序分别再接种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再检测抗-HBs。结果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检测抗-HBs阳转率为93.3%,2年后为85.2%,3年后为79.85%,与全程免疫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疫苗接种程序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达97.3%,与加强免疫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必要时需加强免疫,增加抗体应答者的远期免疫效果,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者再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抗体应答的对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120例研究对象接种1-3剂乙肝疫苗,2剂间隔1个月,分别在每剂接种1个月后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判断抗体应答情况。结果:再免疫1剂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75.8%(S/N≥2.0)和56.7%,(S/N≥10.0);对再免疫1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29人)又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1个月后又有19例抗-HBs阳转,占总数的15.8%;对再免疫2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10人)继续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个月后又有8例抗-HBs阳转,占总数的6.7%。再免疫3剂后抗体应答率达到98.3%。结论: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抗体应答者,再免疫可以诱导-HBs阳转,且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光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3001-3002
目的研究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方法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7-12月内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清,将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的分析方法(CMIA)来检验抗-HBs的平均浓度(GMC)。结果在这2589例婴儿中一共出现183例低应答者、无免疫应答者,对低应答着采用注射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113例)、对于无免疫应答者采用注射10μg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70例)进行再次接种1-3次(视情况而定),综合评比再免效果。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0.05)。啤酒酵母疫苗与汉逊酵母疫苗在1、3次再免疫的抗体阳转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啤酒酵母疫苗的平均浓度(GMC)明显低于汉逊酵母的GMC(P<0.05)[1]。结论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及父母的HBsAg阴性者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较高,汉逊酵母疫苗的再免疫效果优于啤酒酵母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者接种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接种副反应。方法 80名≥16岁的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观察组每人接种1剂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查血清抗-HBs,抗-HBs未转阳者继续接种第2剂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再查血清抗-HBs。对照组每人接种1剂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查血清抗-HBs,抗-HBs未转阳者按0、1、6月程序继续接种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第7个月再查血清抗-HBs。同时观察两组接种首剂疫苗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观察组首剂接种后抗-HBs阳转率(57.50%)高于对照组(20.00%)(P<0.01),且观察组的抗-HBs阳转率(82.50%)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者接种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是短时间内抗-HBs转阳的安全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HBV与JEV、MV同时接种的免疫应答性和反应作了研究。对0~9月龄215名婴儿随机分为Ⅰ组单独接种HBV,Ⅱ组分别接种JEV、MV,Ⅲ组HBV分别与MV、JEV同时接种,三针间隔为0、1、5个月。均作免前和免后的血清抗体测定,同时接种组的抗-HBs,JEV抗体的阳转率,GMT与单独接种无显著性差异,JEV抗体低于常规接种,MV的免疫应答性Ⅲ组低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未见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均很轻微,二组间无差别,说明MV不宜与HBV同时接种,JEV不能用HBV免疫程序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军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查找无或低应答原因。方法利用某部干部年度体检资料,调查2000--2007年间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阳转率统计分析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3830名干部在8年间从年度抗-HBs阳转率9.30%逐步提高为59.5%(P〈0.01)。由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改用基因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提高到72.96%,(P〈0.01)。大年龄组抗-HBs阳转率低于小年龄组,机关干部低于旅(团)干部,吸烟和饮酒者低于不吸烟和不饮酒者,经统计学检验,均P〈0.01。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明显低于儿童,乙肝疫苗种类应首选基因重组(CHO细胞)疫苗。年龄及不良生活行为对抗一HBs阳转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Vaccine》2017,35(42):5662-5665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s) have reported tha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variants ar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spontaneous hepatitis B virus (HBV) clearance, and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HLA-DP (rs9277535 and rs3077) and HLA-DQ (rs2856718 and rs7453920) have been repeatedl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spontaneous HBV clearance. However, the data on the SNP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are inconclus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four HLA SNP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risk loci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We enrolled 278 medical students who received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nd measured anti-hepatitis B surface (HBs) antibody titers 1 month after a three-dose vaccination series. We found that rs9277535 and rs3077 in HLA-DP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odds ratio [OR] = 0.31 and 0.32, P = 0.004 and 0.010, respectively). These two SNP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ti-HBs titers in an allele-dependent manner. On the other hand, rs2856718 and rs7453920 in HLA-DQ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s9277535 and rs3077 in HLA-DP ar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whereas rs2856718 and rs7453920 in HLA-DQ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immune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accine.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HBV与BCG、BAPV同时接种的免疫应答性和接种反应作了研究,对出生3天内的360名新生婴儿,随机分为I组单独接种三针10μgHBV,Ⅱ组分别接种BCGs及50μg MAPV,Ⅲ组HBV分别与BCGs、MAPV同时接种,Ⅳ组分别接种BCGi和MAPV,Ⅴ组HBV分别与BCGi、MAPV同时接种,三针间隔为0、1、5个月。均作免疫前后抗体测定或OT,同时接种组的抗-HBs及MAPV之BA抗体及OT的阳转率分别为100%、92.59%及81.82%-90.0%与单独接种组的96.49%、90.24%和79.25%-87.50%,无显著差异,未见异常反应,一般反应轻微,二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HBV可与BCG、MAPV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11年的免疫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于免疫后11年进行随访,采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开始对乙型肝炎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监测。结果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为0.54%,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8.05%(95%可信区间为85.17%~91.17%)。接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有较好的远期保护效果,免疫人群尚无再免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HB疫苗与DPT、TOPV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应答性作了研究。对0~5月龄的229名婴儿随机分为Ⅰ组单独接种HB疫苗,Ⅱ组接种DPT、TOPV疫苗,Ⅲ组HB疫苗与DPT、TOPV同时接种。三针间隔为0、1、5个月,均作免前和第三针后一个月的血清抗体测定,同时接种组的抗-HBs、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及Ⅰ、Ⅱ、Ⅲ型OPV抗体的阳转率、GMT与单独接种组无差别。未见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均很轻微,二组间无差别。表明上述几种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查血浆微小RNA在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儿童血浆中的差异表达,为寻找预测疫苗应答效应的临床指标提供线索。方法:通过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方法从参加儿童保健的儿童中确定研究对象,最终获得10名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儿童及10名应答儿童,通过微小RNA芯片技术检测应答组与无应答组中微小RNAs的表达差异,并采用RT-PCR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与应答组比较,在乙肝疫苗免疫前,无应答组有3个异常表达的微小RNA,在乙肝疫苗再免疫后,无应答组共有5个异常表达的微小RNA。这些异常表达的微小RNA多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儿童存在异常表达的微小RNA,这些微小RNA可能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控而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云南省华宁县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的效果,为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华宁县具体情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随机抽取769例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结果调查的769例健康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7.1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39%、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5.81%,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为94.56%。不同乡镇、不同年龄组间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宁县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较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显著,还要加强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巩固乙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大年龄组儿童和成人接种国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订和调整本地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7年,应用4种国产重组乙肝疫苗对烟台市部分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的小学生、初中生、成人按照0、1、6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全程接种后1个月检测血清抗-HBs。[结果]抗-HBs阳转率,106名中小学生接种5μg/剂啤酒酵母乙肝疫苗(A疫苗)的为99.06%,127名接种10μg/剂啤酒酵母乙肝疫苗(B疫苗)的为95.28%,83名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C疫苗)的为98.80%,118名接种10μg/剂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D疫苗)的为100.00%;211名成人接种D疫苗后阳转率为93.37%。接种后1个月,血清抗-HBs几何平均滴度,接种A疫苗、B疫苗、C疫苗、D疫苗的中小学生分别为1:472.59、1;773.24、1:575.87、1:613.71(P〉0.05);成人为1:1358.24,高于接种同一疫苗的中小学生(P〈0.01)。[结论]中小学生和成人接种4不同国产乙肝疫苗后的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很高,成人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好于儿童。  相似文献   

20.
治疗性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治疗性乙肝疫苗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慢性乙肝病人和HBV携带者,分为3组,A组:HBeAg阳性,ALT在正常值2倍以上的肝炎病人,经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至ALT正常后注射治疗性乙肝疫苗(重组蛋白疫苗);B组:抗-HBe阳性者;C组:单纯HBsAg阳性者。ABC3组均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6次,3组均在第9个月时检验HBV血清标志物5项。结果经过6次以上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治疗,A组HBsAg无1例转阴,血清学转换率为46.15%,B组的HBsAg转阴率为42.66%(16/38),c组为66.67%(6/9),总体HBsAg的转阴率达31.67%。结论治疗性乙肝疫苗是一种提高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在乙肝病毒的血清学转换和转阴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