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了解发电厂工作场所粉尘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效果,为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评价粉尘测定结果超限倍数要求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发电厂进行职业卫生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工作场所个体和粉尘作业岗位进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测定、评价. 结果 测定10个个体粉尘作业岗位的TWA,合格率为60.0%;测定32个粉尘作业岗位的STEL,符合超限倍数要求25个,符合率为78.1%. 结论 该发电厂的粉尘职业危害主要在燃煤输送皮带和除尘、除灰作业岗位.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控制粉尘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某高原地区聚氯乙烯(PVC)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并进行采样分析,为高原地区同类型生产装置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采用职业病现场调查等方法对该装置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和毒物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11个检测点氯乙烯超限倍数超标,合格率为64.5%;4个工种岗位为噪声作业,其中2个工种噪声8 h等效声级超标,合格率为77.8%。结论 PVC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严重,存在氯乙烯浓度超标现象,建议企业加强设备巡检,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火电厂粉尘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对某大型火电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以及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接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合格率为89.3%(75/84),点合格率为66.3%(61/92)。输煤系统1个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超国家标准,4个点超限倍数超国家标准;该系统个体采样检测合格率为90.0%(27/30),定点采样检测合格率为61.0%(36/59)。燃烧系统3个岗位测定及22份定点煤尘和矽尘样本全部合格。除灰系统2个岗位TWA超过国家标准,2个点超限倍数超过国家标准,该系统个体采样检测合格率为83.3%(30/36),定点采样检测合格率为27.2%(3/11);除灰系统矽尘样本检测合格率为27.3%(3/11),细灰库粉尘粒径<2μm所占的比例为54.5%,对人体危害较大。2005年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及2006、2008年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均未有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发生。提示,该厂的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输送系统和除灰系统,应对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区域加强粉尘治理,做好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选煤厂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生产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设施、措施,为该选煤厂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工程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符合要求,2处代表性工作地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4.5%~7.8%。7个工种接触总粉尘浓度C_(TWA)为0.14~3.08 mg/m~3,6个工种接触呼吸性粉尘浓度C_(TWA)为0.70~2.72 mg/m~3。7个工种中1个工种接触粉尘超标,超标率为14.3%;在20个工作地点中1处接触粉尘超标,超标率为5.0%。7个工种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1.3~92.3 dB(A);3个工种超标,超标率为42.8%。工作场所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紫外辐射浓度/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总体布局基本符合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合理、有效,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综合评价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有效,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粉尘岗位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评价某玻璃制品企业改善防尘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改善前前投料工、铲车驾驶员及制箱工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超限倍数均超标;改善后上述超标岗位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超限倍数仍然超标。提示,改善防尘措施有效降低了工人接触粉尘的浓度,但仍存在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过高的现象,需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6.
对某化工企业的强氯精生产线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粉尘TWA和超限倍数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氯气和个体噪声各有一个工种接触的浓度和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未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  相似文献   

7.
新建大型煤矿粉尘危害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建大型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状况,为今后开展煤矿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家新建大型煤矿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各矿均采取了较完善的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共设点96个,超标点18个,超标率18.75%。结论新建大型煤矿现代化程度高,防尘设备完善,大部分作业环境粉尘浓度符合卫生标准。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采煤作业和岩巷掘进作业,这些作业场所是我们防尘工作的重点。在目前情况下,加强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识别电石制聚乙烯过程中粉尘危害分布情况,探讨粉尘职业危害接触限值的超标岗位和场所的危害分级及防控措施。方法 2017年9—10月,依据与粉尘相关职业卫生检测和危害分级标准、规范,对粉尘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表明,乙炔工序电石粉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检测合格率为50.00%,聚氯乙烯工序聚氯乙烯粉尘C_(TWA)检测合格率为100.00%;乙炔工序电石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L))检测合格率为47.10%,聚氯乙烯工序聚氯乙烯粉尘总尘C_(STEL)检测合格率为94.10%。粉尘接触超标岗位粉尘作业危害分级均为I级,作业场所粉尘危害分级除3#细破碎厂房危害分级为Ⅱ级,其余粉尘超标作业场所危害分级均为I级。结论电石制聚氯乙烯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性粉尘危害为电石粉尘和聚氯乙烯粉尘,且电石粉尘、聚氯乙烯粉尘浓度均存在超标的现象,其中电石粉尘接触浓度超标情况严重,需加强粉尘危害管控,持续改进粉尘危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金合  杨金龙  刘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11-2013
目的识别、分析某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煤尘、矽尘、噪声、手传振动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煤工等10个工种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11 011采面等13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不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采煤工6个工种接触噪声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岩巷、煤巷掘进工接触手传振动强度均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基本可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能够控制,但需要加强部分工作场所煤尘和噪声的控制措施,并做好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玻璃质纤维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石灰石粉尘、白云石粉尘、人造玻璃质纤维粉尘、其他粉尘、碳酸钠、甲醇、环氧氯丙烷、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硫酸、氢氧化钠、稳态噪声、高温、高频电磁场等。上料工接触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和超限倍数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中上料工C_(TWA)总尘浓度2.76 mg/m~3,呼尘浓度1.70 mg/m~3;上料工操作位检测浓度最大值为总尘19.47 mg/m~3(超限倍数38.9),呼尘5.47 mg/m~3(超限倍数27.4)。漏板焊接工和漏板技术员接触的矽尘超限倍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总尘、呼尘分别为2.1和2.7);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如上料车间袋装原料拆包上料时产生的矽尘,应进一步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采用密闭化、自动化操作,加强局部通风。  相似文献   

11.
某火力发电厂存在的生产性粉尘现状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锐军  王萍  姜宇 《职业与健康》2009,25(2):130-132
目的了解火力发电厂粉尘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在职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所存在的粉尘作业点及粉尘岗位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其35个粉尘作业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合格率为71.4%;测试20个粉尘作业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合格率为75.0%。不合格点主要集中在输煤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结论该厂的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燃煤贮存、输送系统和除灰渣系统。但如能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保证防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个体防护等综合防治措施,粉尘危害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刘擎芝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69-1470
目的了解栾城县某铬酸盐厂的职业卫生现状,有效控制由于铬酸盐危害而导致的铬鼻病的发生。方法对该厂铬酸盐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触铬及其化合物的工人(接触组)和其它岗位的人员(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后比较其铬鼻病的患病率。结果车间铬酸盐粉尘浓度为0.054mg/m3,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铬酸盐的最高容许浓度(0.05mg/m3);健康检查接触组和对照组铬鼻病患病率分别为45.6%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结论某铬酸盐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铬酸盐粉尘,根据其对防尘除尘设施不到位现状,应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工人对铬鼻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长沙铁路片区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张佩元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56-1057
目的了解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为铁路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询问及查阅档案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铁路片有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应急配备的占100%,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率均77.0%;共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点122个,主要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和高温)、毒物3大类,总监测122个点,合格率为70.9%。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性最为突出,检测点数多(39.3%),接尘人数多(65.0%);总涉及接触人员8 006人,总健康监护率为93.9%。结论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应急设置健全,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工作有待加强。粉尘、噪声、毒物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顾永生  姜荣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39-1441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为职业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铅酸蓄电池厂的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情况以及控制措施。结果某铅酸蓄电池厂有多个环节可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铅烟、铅尘、硫酸和噪声等,经对危害因素的检测和整改,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仍应采取严格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焦化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包头市某焦化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焦炉逸散物、氨、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10种有毒物质浓度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进行测定。结果焦炉逸散物、苯系物、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监测点合格率为92%,粉尘点合格率为94%,噪声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厂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措施得力,防尘、毒和防噪声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有毒作业岗位仍有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李明  解泽华  李慧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28-1830
目的识别荆门市某磷化工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磷化工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化学毒物(氨气、硫酸、氟化氢、硫化氢、氮氧化物)、粉尘、高温和噪声是该磷化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磷化工厂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尤其应重视对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化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2010年9月对某化工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制糖车间谷物制粉岗位、乳酸钙粉碎车间粉碎岗位、精制车间乳酸钙粉碎岗位、钙粉房加钙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要求;对30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101.0 dB(A),最小声强78.0 dB(A),平均87.2 dB(A),其中21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为30.0%。[结论]某化工厂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及危害状况。方法对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结果28家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企业工作场所中粉尘游离SiO2含量中位数为38.80%,81.44%的粉尘为矽尘;粉尘检测超标率为15.98%,玻璃制造行业粉尘超标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行业水平;粉尘暴露工作岗位防尘口罩正确佩戴率为53.30%;接尘工人矽肺患者检出率为0.76%(6/786)。结论广州市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行业生产性粉尘危害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尘肺防治工作是该行业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云浮市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硫酸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硫酸生产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原料岗位和焙烧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合格率为100%,排渣岗位粉尘CTWA合格率为85.7%,二氧化硫CTWA合格率为100%,焙烧岗位二氧化硫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合格率为92.3%,三氧化硫及硫酸CTWA和CSTEL合格率均为100%,炉前风机房和二氧化硫风机房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87.5%和71.4%。结论硫酸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粉尘和化学毒物,部分除尘装置和通风排毒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存在缺陷,应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杨明辉  李全  彭文彬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90-2092
目的了解常州市某区水泥生产行业粉尘危害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尘肺的发生。方法对5家相同类型的水泥生产线,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工作场所中水泥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为66.7%,磨机、散装水泥操作处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包装岗位为Ⅱ级(中度危害作业),97名接尘工人高仟伏X线摄片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该区5家水泥厂,作业场所中水泥粉尘浓度高,职业危害严重。须对生产设备、工艺、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切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