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菟丝子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菟丝子含药血清体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菟丝子含药血清诱导培养MSCs 72h后,MTT法检测大鼠MSCs增殖情况;RT-PCR检测增殖过程中MSCs不同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骨形态蛋白-2(BMP-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MP-2蛋白表达。结果:10%菟丝子含药血清具有显著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P<0.05),并显著促进BMP-2 mRNA的表达(P<0.05)。结论:10%菟丝子含药血清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BMP-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何首乌多糖、二苯乙烯苷及何首乌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分别加入何首乌多糖、二苯乙烯苷及何首乌含药血清72 h后,MTT法检测大鼠MSCs增殖情况.结果 10-4 mol/L二苯乙烯苷及10%何首乌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增殖的影响,与空白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何首乌多糖对大鼠MSCs增殖影响不明显.结论 二苯乙烯苷及何首乌含药血清可促进大鼠MSCs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MSCs增殖、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体外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诱导同时分别以高(57 g/kg)、中(28.5 g/kg)、低(9.5 g/kg)浓度左归丸含药血清及大鼠空白血清刺激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对MSCs增殖的影响。将第3代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入大鼠空白血清)、诱导对照组(加入诱导液及大鼠空白血清)及左归丸含药血清组(加入诱导液及中浓度左归丸含药血清),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检测诱导分化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左归丸含药血清均能促进MSCs增殖(P〈0.05),其中以中浓度组最为明显(P〈0.05)。诱导第21天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诱导对照组和左归丸含药血清组MSCs中均可见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左归丸含药血清组中Ⅱ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诱导对照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第21天左归丸含药血清组蛋白多糖mRNA相对表达定量分别约是第7、14天表达量的16倍和3倍(P〈0.05),并明显高于同期诱导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能促进MSCs增殖、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基因表达,可能是其软骨保护作用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Wu YL  Yang BY  Gao JL  Chen J  Lu L  Zeng ZL  Qin ZH  Jiang RB  Li QN 《中药材》2011,34(10):1562-1565
目的:探讨制何首乌单味药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b)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血清药理学制备制何首乌单味药含药血清,采用SD新生大鼠头盖骨分离诱导成成骨细胞,应用CCK-8法、碱性磷酸酶(ALP)法,检测制何首乌含药血清对Ob增殖和分化的功能,同时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含药血清对Ob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制何首乌含药血清能促进Ob增殖,浓度10%、20%、30%促增殖作用显著(P<0.01),组间无浓度相关性;5%和10%的含药血清能下调翻译后水平ALP,但高浓度无此作用。同时,制何首乌含药血清上调成骨相关基因(OC、ALP、Cbfα1)mRNA表达(P<0.05)。结论:制何首乌单味药含药血清具有刺激体外培养Ob的增殖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上调Ob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康方含药血清促进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体外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骨康方含药血清联合诱导剂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观察MSCs诱导前后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SCs骨钙素(Osteocalcin,OC);RT-PCR方法检测MSCsOCN mRNA和Cbfα1mRNA表达。结果:联合使用高、中浓度骨康方加诱导剂能显著提高MSCs增殖和骨钙素的含量,且使Cbfα1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骨康方具有促进大鼠体外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其Cbfα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杜波  王婧 《中医杂志》2011,52(22):1951-1953
目的探讨菟丝子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代谢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菟丝子含药血清;采用改良的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分别用5%、10%、15%、20%菟丝子含药血清诱导培养成骨细胞24h、48h、72h后,MTT法检测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对硝基苯二钠基质动力学法(PNPP)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培养48h后用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mRNA的表达。结果 5%和10%菟丝子含药血清在48h和72h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提高ALP活性;在48h时10%菟丝子含药血清可促进COL-ⅠmRNA的表达。结论 10%菟丝子含药血清能够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表明其具有促进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7.
5种中药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MSCs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何首乌多糖、熟地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各中药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分别加入培养基诱导72h后,MTT法检测大鼠MSCs增殖情况。结果:1mg/mL黄芪多糖及其10%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增殖的影响,与相应浓度的空白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及其含药血清可促进大鼠MSCs增殖。  相似文献   

8.
张晓凤  樊平  田耘 《陕西中医》2015,(2):251-252
目的:探讨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作用。方法:灌胃法制备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取第三代MSCs,分别加入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体外对MSCs进行培养,至第10d,应用RT-PCR法检测两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培养10d后,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组培养的MSCs分泌HGF、BMP-7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含药血清可上调MSCs分泌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HGF、BMP-7的表达,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发挥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松果菊苷含药血清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经典成骨诱导组、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ELISA测定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ZHX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ZHX3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经典成骨诱导组和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与经典成骨诱导组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典成骨诱导组和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ZHX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组的ZHX3蛋白及mRNA表达与经典成骨诱导组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10%松果菊苷含药血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与ZHX3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炎散中活血化瘀药含药血清对成软骨诱导下兔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SOX9的影响。方法提取并培养MSCs,先分为成软骨细胞诱导剂组和未成软骨细胞诱导剂组,每组又分为不加血清组、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sFRP-3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运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Wnt5a、β-catenin,SOX9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活血化瘀含药血清抑制诱导前MSCs表达Wnt5a、β-catenin mRNA和蛋白,促进SOX9 mRNA和蛋白表达,而对诱导后的MSCs促进Wnt5a、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SOX9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消炎散中活血化瘀药含药血清可通过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变SOX9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MSCs的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11.
比较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差异。以生何首乌、制何首乌75%乙醇提取物按可比生药量(50 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动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6周后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生何首乌组大鼠血清ALT,AST,ALP,DBIL,TBIL显著性升高(P<0.05或0.01);IBIL,TBA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制何何首乌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分析显示生何首乌组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制何首乌组可见肝脏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现象。该研究发现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显著低于生何首乌,提示炮制能有效降低何首乌肝毒性;转氨酶等传统肝功能指标对生何首乌肝损伤作用不敏感,血清DBIL,TBIL含量可早期反映出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且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赤首乌和白首乌的HPLC指纹图谱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训红  陈斌  蔡宝昌  王玉玺 《中草药》2005,36(11):1704-1706
目的建立赤、白首乌HPLC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用RP-HPLC(DAD)法,梯度洗脱,测定赤、白首乌、加工炮制品及其何首乌粉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何首乌不同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而何首乌与白首乌的指纹图谱具有明显区别,何首乌炮制前后、白首乌加工前后也有差异。结论HPLC指纹图谱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赤、白首乌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以及血液生化酶在生何首乌、制何首鸟致SD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日灌胃给药30g/kg,连续给药90d,末次给药后处死,称取脏器指数,测定肝脏CYP450、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CRE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含量。结果生何首乌组肝微粒体蛋白显著性下降,CYP450含量显著增高(P〈0.01),制何首乌组无明显变化;血液生化酶中生何首乌组的血清ALT、AST显著性降低,制何首乌血清ALP显著性升高;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的血清TP、TG均显著性降低;血清BUN中二者均呈下降趋势,但生何首乌具有显著性;CREA二者均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生何首乌致肝损伤并有CYP450的明显升高。制何首鸟对CYP450无影响。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能够影响血液生化酶,生何首乌减低ALT、AST,制何首乌升高ALP,二者同时降低TG、BUN和CREA,这意味生着何首乌、制何首乌致大鼠肝物质代谢途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何首乌制剂不良反应研究进展与成因分析,为从制备工艺影响毒性表达的角度开展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含何首乌制剂的化学成分、炮制减毒、复方配伍、制备工艺、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成因分析。从成分方面,何首乌主要含有二苯乙烯类、卵磷脂、蒽醌类、鞣质、微量元素等成分,二苯乙烯苷及蒽醌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提出何首乌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从炮制方面,炮制工艺影响何首乌的成分组成,何首乌炮制前后的血药含量图谱有显著不同,致大鼠肝物质代谢途径的作用机制不同。从剂量、用法等方面,长期大量摄入何首乌可致可逆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在复方配伍方面,不同配伍是否会造成何首乌不良反应尚未达成共识。何首乌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提示,其对肝脏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现代制备工艺可能也是其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但其发生肝毒性的规律特点、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均尚不清楚。在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其炮制减毒机制方面研究基础上,应积极探索药学制备工艺对何首乌肝毒性的影响;在加强何首乌制剂安全性评价基础上,积极开展药学制备、复方配伍、药物相互作用对肝毒性的影响;探索临床合理用药模式,尽量避免患者因服用何首乌制剂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何首乌、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依据指纹图谱对两种药材进行比较,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 何首乌和夜交藤分别用甲醇和醋酸乙酯超声处理,提取液用HPLC进行测定.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65和290 nm,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0℃.结果 建立了何首乌、夜交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药材存在较大差异,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分数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不同产地何首乌、夜交藤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和质量评价,为全面有效控制何首乌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何首乌的红外光谱,找出红外谱图特征,建立何首乌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获得红外原谱,再结合二维相关技术,分析何首乌药材红外特征。结果:不同产地何首乌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谱图特征明显不同。结论: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直接、快速区别不同产地的何首乌,为中药材提供快速可靠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薄层色谱法评价不同产地何首乌的品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评价何首乌质量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甲酸(15∶5∶1),三氯甲烷-甲醇-水(6.5∶2.25∶0.42,冰醋酸调pH=4)两种不同的展开系统对何首乌有效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并定量扫描,以峰高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可以区别不同产地的何首乌,聚类分析将10个何首乌样品分为4类。结论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可快速有效地鉴别何首乌,并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优选炮制工艺.以同一批生何首乌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清蒸、高压黑豆汁蒸、常压清蒸法炮制何首乌,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为模型,细胞毒价为指标,评价不同蒸制方法、蒸制时间的何首乌炮制品肝细胞毒性,并对部分炮制品进行UPLC-MS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能有效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均可减轻何首乌的毒性,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3种方法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与其毒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何首乌经炮制可减毒,炮制方法、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及肝毒性均有影响,且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建议进一步加强何首乌炮制减毒控制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志海  蔡宇  余绍蕾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08-2409
目的分离何首乌水提液的不同药效部位,评价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陶瓷微滤膜分离何首乌水煎液药效部位,取膜分离所得上清液作受试液A,何首乌水煎液(受试液B)作阳性对照;采用环磷酰胺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受试液A高(250 mg/kg)、中(125 mg/kg)、低(65 mg/kg)剂量组和受试液B(125 mg/kg)组,从外周血象变化、红系祖细胞(BFU-E)和粒单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角度评价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何首乌水煎液和膜分离所得上清液对造血障碍动物外周血象、红系祖细胞(BFU-E)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何首乌膜分离所得上清液有改善动物造血功能障碍的作用,其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优于水煎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