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铁路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采用整群分层的方法选择36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暴露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其工龄与听力损失率、心电图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的关系。随机抽取100名其他作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测听。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检出92人,检出率25.6%,听力损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率随着工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P<0.05);心电图、血压的异常率分布在各个工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听力损失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路系统职业性噪声危害严重,应合理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性噪声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石化厂单纯接触噪声及接触噪声同时伴有高温、硫化氢混杂因素工人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噪声与其他危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某石化厂2007年242例接触噪声及相关有害因素的工人听力检查结果,按工作中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差异分成3组:单纯噪声组,噪声合并高温组,噪声合并硫化氢组。测定计算每组各工人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值,对各组的听力损失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工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三组工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存在区别(P0.05),尤其在语言频率的损失上表现明显。噪声合并硫化氢组工人在语言频率的听力损伤程度最严重,噪声合并高温组的工人次之,单纯噪声组工人在语言频率的听力损伤程度最小。结论噪声联合高温或硫化氢作用的听损率和损失程度均较单纯性噪声高,提示噪声联合高温、硫化氢作用于人耳存在联合加强作用。应对噪声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和硫化氢浓度加以控制,以减少噪声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 为该市预防与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收集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所监测的噪声作业员工为77 319人, 监测对象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8%,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28%, 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17%。男性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和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 < 0.05)。来自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员工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检出率以大型企业最低,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较低。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均以建筑行业噪声作业企业员工最高。
结论 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对中型及以下规模企业、建筑行业等重点企业的专项调查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 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火电厂噪声和高温的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选择4组组间基本均衡的现场作业工人做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噪声测试与高温测试,分析所选4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的差异。结果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高温噪声组的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比噪声组和高温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高温噪声组的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高温作业组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高温对工人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没有影响,但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可加重噪声对人耳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2017—2019年某热电企业噪声检测与工人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2017—2019年噪声接触组整体听力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异常以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伴语频任意频率听阈>25 dB两种情况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19年该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整体听力异常率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提示应加强针对噪声危害风险制定和采取管理控制措施,预防接噪人员听力损伤和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陶瓷企业作业场所职业性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探讨陶瓷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有效防控措施,为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家陶瓷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758名为噪声组,不接触噪声的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作业工人116名为对照组,进行听力测定、心电图、血压等健康检查,并对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产车间噪声超标率达67%。企业对防治职业性噪声存在布局不合理、减振降噪措施缺乏、劳动者个体防护缺失等不足。结论职业性噪声对劳动者听力、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布局生产设备,落实减震降噪措施,加强劳动者个人防护,缩短接触噪声时间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四川省噪声作业工人高频段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四川省所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体检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对其高频段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379 375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为0.09%,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检出率为1.20%,高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7.59%,语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63%,高血压检出率为12.12%,心电图异常率为16.60%。高频段听力损失人员以男性、35~60岁人群居多,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制造业和采矿业,地区分布以成都、德阳和广元为主,听力损失率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2021年四川省噪声危害暴露基数较大,听力损失检出率偏高,应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陆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808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000 Hz高频听阈听力损失人数最多;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亦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影响显著,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飞机制造业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该公司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伤现状,以期对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提出建议。方法对某飞机制造业试飞、铆工2个工种共792名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测,由专职技术人员在隔音室内对作业工人进行双耳纯音听力测定,同时对2个工种作业环境的噪声强度进行监测。结果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以高频听力损伤为主,2个工种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为24.5%、3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听力损失在性别间无差异;2工种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随工龄及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听力损伤与噪声作业有关,应当引起重视,建议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控制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烟草企业生产性噪声致工人听力损伤状况,为预防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61例为调查对象,测量工人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并进行听力检测。结果 361例噪声作业工人中有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占7.7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听力损伤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噪声作业工龄、不同噪声强度工作条件的听力损伤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amma相关分析示,随着噪声作业工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的增加,听力损伤程度加重。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造成危害,其听力损伤程度与噪声作业工龄及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通市工业企业电焊作业场所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和生产性噪声对电焊工听力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924名电焊工,通过调查问卷、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现场检测和纯音听力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 电焊工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检测超标率87.9%。纯音听力检查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8.3%,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1.6%;4 000 Hz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男女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男女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增加,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呈增高趋势(趋势χ2=13.09,P<0.05);不同工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P<0.01)。 结论 用人单位应加强噪声危害宣传教育,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切实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防治职业性噪声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作业工人纯音听力损失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不同行业的作业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暴露组726例与620例对照组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作业场所检测164个噪声作业点,噪声强度为88.3±16.1[LAeq,8 hd B(A)],其中有85个作业点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率为51.8%,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听力损失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加重(P0.05)。结论噪声能导致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应加强防护,减少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单纯接触噪声及与其他混合因素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某发动机制造厂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单纯噪声组,噪声联合高温组和噪声联合正己烷组。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噪声、高温及正己烷测试,分析各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结果噪声联合高温和噪声联合正己烷组的职业工人高频听阈损失值均高于单纯噪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2,-3.243,均P0.05)。噪声联合正己烷组正常语频听阈损失值高于单纯噪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5)。噪声联合高温组的职业性听力异常检出率为8.6%,噪声联合正己烷组为3.2%。接噪工龄≥15 a的高频听阈损失值高于接噪工龄11~15 a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P0.05)。结论噪声与高温、正己烷对劳动者听力的影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常熟市某金属材料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49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2.4%;34~48岁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达30.49%,≥8年工龄组最高,达38.7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多种危害因素工人听力损失率为27.36%,仅接触听力危害因素工人为1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危害应引起企业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某大型煤矿企业120名作业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井下掘进、采煤作业工人听力正常30人,听力损失40人,井下其他作业工人听力正常40人,听力损失10人,井下掘进、采煤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程度要明显高于井下其他作业工人,两组作业工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6.56,p<0.01)。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在掘进时噪声超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噪声危害,保护作业工人的身心健康,控制职业性噪声耳聋发生。  相似文献   

16.
段骊  王瑞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4):159-161
对654名在噪声、高温环境作业工人血压及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1400名单纯噪声作业工人,1292名单纯高温作业工人的异常改变进行了对照研究,研究同时控制了各比较组的暴露强度与暴露时间。结果高温噪声作业式人血压异常率为15.9%,显著高于单纯噪声或高温作业工人,提示噪声与高温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尤其对血压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显示了协同作用的强度与时间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某企业1 011名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分析听力损伤的相关因素。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噪声测定,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听力检测,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结果显示,噪声从业人员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7.11%。经线性趋势检验显示,听力检测结果与CNE呈线性关系,且听力损失检出率随CNE的增加而增加(Z=-4.05,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因素情况下,CNE>95dB(A)的两组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是CNE<85dB(A)的2.58与3.22倍。提示,对接触噪声人员实施个体防护是噪声防护最经济有效的措施;CNE可作为佩戴耳塞的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某纺织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调查,了解该企业噪声环境下作业对劳动者听力的影响,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汕头市某纺织厂的663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听力测定,结合职业卫生调查和作业环境中噪声监测资料对听力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平均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6.74%;听力损伤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组听力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工人的听力损伤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企业应充分重视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加强噪声的治理与防护,同时应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39家企业作业岗位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对调查企业1 004名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和217名无接触噪声作业史的职工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作业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45.01%,作业工人8小时等效声级合格率为60.66%;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为1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高频听力损失率为14.34%,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率的2.79%;男性工人听力损失率为18.40%,明显高于女性工人的10.56%;听力损失率呈随着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结论万州区企业噪声检测合格率较低,工人听力损失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性别和工龄是影响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因此,应加强作业场所噪声治理和工人的个体防护。认真搞好工龄长和男性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评估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状况,改善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了2021年1月至1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3 22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档案资料,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2%(137/3 22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1.5%(27/1 818)。男性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趋势。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不同企业规模的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结论 福州地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检查,以及在岗期间、离岗时疑似噪声聋的筛查,加强噪声行业的防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