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蕾  戴恩来 《光明中医》2014,(5):935-937
本文通过介绍戴恩来教授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以阐明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中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异病同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地黄浅识     
苗治国  吕聪枝  李明 《光明中医》2012,27(1):160-161
地黄为元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地黄为新鲜地黄根茎,洗净后闷润切片晒干或烘干的生用饮片,《神农本草经》[1]中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学角度谈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药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内源性的糖皮质激素发挥"少火"样生理作用,外源性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类同于"壮火"。火旺伤阴,久则阴阳俱损,导致肾阳不足。临床中,糖皮质激素使用初期可用地黄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品,撤减期间用淫羊藿类缓补肾阳,以顺利撤除激素并防止病情的反弹。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内源性的糖皮质激素发挥"少火"样生理作用,外源性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类同于"壮火"。火旺伤阴,久则阴阳俱损,导致肾阳不足。临床中,糖皮质激素使用初期可用地黄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品,撤减期间用淫羊藿类缓补肾阳,以顺利撤除激素并防止病情的反弹。  相似文献   

5.
降糖老药"消渴丸"是我国首次入选国家863计划的研究用中成药,上市26年销量突破5亿瓶,服用人群达2000多万。消渴丸的成分是:地黄、黄芪、天花粉、葛根、五味子、山药、玉米须,及西药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  相似文献   

6.
鲜地黄与干地黄止血和免疫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目的:从止血和免疫作用方面,比较鲜地黄与干地黄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①采用阿司匹林造成小鼠凝血时间延长的模型,鲜、干地黄灌胃给药,用毛细玻管法测定凝血时间;②鲜地黄汁或鲜地黄煎液及干地黄煎液给小鼠灌胃给药10d ,观察对醋酸强的松龙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③用甲状腺素造成小鼠类阴虚模型,鲜、干地黄灌胃给药,用MTT 法测定Con A 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并测定LPS 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结果:鲜地黄汁、鲜地黄煎液和干地黄煎液均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但鲜地黄汁的作用明显强于干地黄;鲜地黄汁、鲜地黄水煎液能使类阴虚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能力明显增强。鲜地黄汁还可增强ConA 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干地黄水煎液对类阴虚小鼠的脾脏B 淋巴细胞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鲜地黄汁。结论:历史上用鲜地黄汁或鲜地黄水煎液治疗某些疾病( 如出血性疾病) 有其科学道理,在临床应用上最好遵循之。  相似文献   

7.
地黄多糖是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等单糖组成。地黄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影响了地黄多糖的得率。纯化是获取地黄多糖不可或缺的步骤,经过除蛋白、色素等操作,可以保证地黄多糖的纯度,使其后续研究更加准确。地黄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神经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治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功能,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了地黄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药理活性和载体新剂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地黄多糖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辨析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酒地黄、熟地黄)的化学特征,结合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核心功效,明确其地黄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种,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地黄不同炮制品中的共有成分和特有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地黄的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预测地黄的化学成分和核心功效的相关性。结果 在地黄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55个成分,其中26个为5种地黄炮制品共有,鲜地黄经炮制后,大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地黄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下降幅度最小。采用网络药理学对焦地黄素D、桃叶珊瑚苷、益母草苷、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连翘酯苷、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进行机制预测,富集的通路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血清素突触、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与清热作用相关。结论 干地黄的化学特征与鲜地黄最为相似,药性和功效与清胃散中地黄...  相似文献   

9.
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药材粉碎浸提,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色谱分离纯化,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地黄苷A、地黄苷D、地黄苷E、梓醇及益母草苷等。结论: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地黄苷D、密力特苷、地黄苷A、地黄苷E及益母草苷为首次得到,并提供了^13CNMR、^1HNMR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地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栽培地黄及野生地黄品种间ITS序列差异,为地黄的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CTAB法提取地黄叶片中总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采用MEGA4.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各供试地黄的ITS区序列总长度为613~614 bp,长度变异仅1 bp,其中ITS1长度为224~225 bp,G+C占60.4%~63%;ITS2长度为224~225 bp,G+C占57.1%~65.3%;5.8S长度高度保守,均为164 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北京2号地黄与其他地黄资源差异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远。野生地黄居群内差异较小,居群间没有差异。河南栽培地黄与山西、山东省栽培地黄间没有差异;野生地黄资源中神农山和青天河一带地黄与山东省栽培地黄亲缘关系最近,而河南栽培地黄和山西省栽培地黄与野生地黄没有差异。结论:不同地区地黄资源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