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CRT)加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TACE+ SCRT(综合组),和单纯TACE(对照组)各52例,综合组先予羟基喜树碱、5-Fu、DDP和超液化碘油行TACE,2周后行SCRT,使用 8mvx线,4~8Gy/f,共照8~15次,隔日照射,使90%等剂量线包完90%的肝癌体积;对照组1、3、6月各行TACE1次,共治疗3次.结果综合组近期疗效(CR+PR)为88.6%,对照组为57.6%,综合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组、对照组的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1.1%、55.8%和38.5%,50.0%、25.0%和 19.2%,综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能耐受.结论 TACE+S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SCRT)加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na,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先予羟基喜树碱、5-Fu、顺铂和超液化碘油行TACE2周后行SCRT,使用8mv X线,4~8Gy/f,共照射8~15次,隔日照射,使90%剂量包完90%的肝癌体积.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8个月以上,6、12和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2.2%、44.4%、27.8%。其中3例到目前仍生存。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SCRT综合TACE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减轻常规分割放疗的副反应。显示出SCRT综合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结合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3DCRT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2例.结果:CR 7例(17%),PR 23例(54%),NC 8例(17%),PD 4例(11%),总有效率(CR+PR)71%.结论: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TACE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松  隋广杰  蔡莉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16-818
目的 评价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自 1999- 0 9~ 2 0 0 3- 0 3收治的 4 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 ,采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综合组 ) 2 3例 ,单独应用化疗治疗 (对照组 ) 2 6例。结果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对症治疗后缓解。疼痛缓解率综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78.2 %和 76 .9%。综合组总有效率 (CR +PR) 6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CR +PR) 30 .8% ,2组近期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综合组和对照组的 6个月和 12个月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6 % (16 / 2 3)、34.7% (8/ 2 3)和 38.4 % (10 / 2 6 )、7.7% (2 / 2 6 ) ,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化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 ,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5.
何报宁 《广西医学》2005,27(8):1206-1207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除早期小肝癌经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的效果外,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自然生存期仅3~6月,全身化疗、介入栓塞化疗及全肝放疗的效果很差。目前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热点是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综合其它治疗。现就TACE综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S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对1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先TACE后3D-CRT相结合,观察疗效及生存率,10例中单发病灶6例,多结节病灶4例。TACE 1次者5例,2~3次以上者5例。放射治疗剂量54~64GY。单次分割剂量3~5GY。结果:治疗后1年、两年的肿瘤局部有效率分别为90%、65%。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0%,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TACE结合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任丽  李迎春  谭新劲  叶奕兰  刘云  郑伟 《四川医学》2013,(10):1587-1589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一次TACE后行4次热疗;4周后行3-DCRT治疗,同时行热疗.放疗分割剂量2.6~3.0Gy/次,总剂量46~60Gy,热疗1周2次,间隔72h.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13例(24.1%);部分缓解(PR)35例(64.8%);稳定(NC)4例(7.4%);进展(PD)2例(3.7%);总有效率(CR+PR)为88.9%(48/54).治疗后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9.3%、40.7%.结论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6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30例进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先行2次TACE治疗,然后行3DCRT,总剂量45~56Gy,2~5Gy/f,3~5F/W,对照组33例单纯行TACE治疗,共4次。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RR)66.7%,对照组为(RR)36.4%;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3.3%、33%和48.5%、21.2%、9.1%。2组总有效率、1、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3D-CRT治疗,TACE灌注药物:羟基喜树碱50mg,5-氟尿嘧啶1.0~1.25,丝裂霉素(MMC)6~10mg,栓塞剂用40%超液态碘化油5~10ml和丝裂霉素(MMC)6~10mg的混悬液;三维适形放疗采用6MV-X,使用WD-CFMTPS2000(1.00A版)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90%等剂量线包绕PTV,15~20f,3~5次/周,总剂量DT 40~60Gy,在两次TACE后行3D-CRT。结果:TACE联合3D-CRT治疗,3年生存率为33%,3年局部控制率为36.6%,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3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0.
陈晓 《中原医刊》2004,31(8):2-3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HCC)合并门脉分支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4例HCC随机分为治疗组 (TACE +腹腔化疗 )和对照组 (单纯TACE治疗 ) ,每组各 3 2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62 5 %和 40 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门脉癌栓消失 +缩小率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 9 4%和 3 7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2、3年生存率 :治疗组分别为 71 9%、5 6 3 %、40 6% ,对照组分别为5 3 1%、3 7 5 %、2 1 9%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腹腔化疗双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 ,疗效优于单纯TACE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5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肝动脉化疗用4C%碘化油5~20mL 顺铂60~100mg,阿霉素40~100mg,丝裂霉素10~20mg;栓塞用1、2mm的明胶海绵。适形放射治疗每次4.0、5.0Gy,每周5次,8~14次,总剂量52.0~60.0Gy。结果 1、2和3a生存率分别为86.3%、58.8%和35.3%。结论 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2例共46个结节,病灶直径平均(4.9±0.5)cm;单纯TACE组41例共51个结节,病灶直径平均(5.1±0.6)cm。单纯TACE治疗组仅行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在TACE术后1~2周行PMCT。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瘤体完全坏死率86%,单纯治疗组瘤体完全坏死率5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术。  相似文献   

13.
周培华  萧勇  王怀碧 《西部医学》2011,23(7):1284-1286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结合γ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和单纯TACE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56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介入加γ刀放疗组(TACE+SBRT组)与单纯介入组(TACE组)。22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SBRT组34例先行碘油、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明胶海绵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1~3次后,再进行γ刀放疗,用5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处方剂量为400~450cGy/次,共计10~13次,6次/周,肿瘤边缘总剂量达45~52Gy。结果治疗后TACE+SBRT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79.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2.9%和20.6%;TACE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5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1.8%和9.1%,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E结合γ刀是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的局部治疗方式,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4.
介入疗法配合逍遥散化裁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配合逍遥散化裁较单用TACE对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41例确诊的晚期肝癌随机分为TACE加中药组(A组)和单用TACE组(B组),取两组的症状改善率、总缓解率、肝功能稳定(转氨酶和胆红素正常)率及1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症状改善率、肝功能稳定率及1年生存率优于B组。结论TACE配合逍遥散化裁可用于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 联合调强放疗 (IMRT) 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原发性肝癌 (PHC) 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TACE联合IMRT) 34例和对照组 (单纯TACE) 34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先行23次TACE治疗, 在介入治疗治疗后24周后行放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4%显著高于对照组61.8%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1 a、2 a生存率分别为76.5%、55.9%、和58.9%、32.4%, 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TACE联合IMRT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介入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耐受性良好, 无严重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行单纯TACE治疗,25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B超、CT或MRI,确定肿瘤坏死范围,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治疗后12周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预期生存率并预测平均生存期。结果:TACE组治疗前CD4+为28.68%±7.58%,治疗后为30.16%±6.33%,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E组CD8+、CD4+/CD8+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组治疗后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ACE组与综合组术后肿瘤坏死范围分别为(0.25±0.07)cm和(2.01±0.26)cm,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组术后血清AFP含量为(32.77±4.66)μg·L-1,与TACE组术后血清AFP含量(256.33±17.85)μg·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TACE组(P<0.01)。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 0例PH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MG组,2组患者相关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别,分别用碘油、丝裂霉素、吡柔比星(LP +MMC +THP)和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碘油、丝裂霉素、吡柔比星(KMG +LP +MMC +THP)治疗。对所有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AFP、CT表现(瘤体缩小情况)及副作用、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首次治疗后1个月,瘤体大小较治疗前有缩小者占70 % ,KMG组95 %。AFP水平高于正常者(2 0 μg/L) 对照组有13例,首次治疗后1个月2例下降至正常水平,6例下降在5 0 %以上,4例下降小于5 0 % ,1例没有下降反而有升高;KMG组有14例AFP高于正常,治疗后6例下降至正常水平,8例下降在5 0 %以上。KMG组患者术后发热程度、恶心呕吐和肝区疼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及持续时间较长(P <0 .0 1)。对照组和KMG组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 %、95 %和70 %、85 % (P 均>0 .0 5 ) ,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 0 %、80 % (P <0 .0 5 )。结论 KMG使用方便、安全,末梢栓塞作用强,KMG的应用提高了PHC的TACE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RFA和TACE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 )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ychemoembolization ,TACE)以及联合RFA和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 以39例经过组织学证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不适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其中接受RFA治疗者9例(RFA组) ,接受序惯性TACE治疗者2 0例(TACE组) ,接受联合RFA和TACE治疗者10例(RFA +TACE组,联合组)。结果 ①联合组肿瘤完全坏死率(92 .3% )明显高于TACE组(2 4 .0 % )和RFA组(6 0 .0 % ) (P <0 .0 5 ) ,RFA组明显高于TACE组(P <0 .0 5 )。②1年生存率联合组和RFA组显著好于TACE组(P <0 .0 5 ) ,RFA组和联合组无显著性差异。2年生存率联合组显著好于TACE组和RFA组(P <0 .0 5 ) ,而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3年生存率联合组显著好于TACE组(P <0 .0 5 ) ,而RFA组与其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联合RFA和TACE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比单纯TACE或RFA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